11.去過天安門廣場,之后還能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天安門城樓的形象,這是指( )
A.粘合表象
B.運動表象
C.記憶表象
D.想象表象
12.魯迅筆下的“阿Q”的形象是屬于( )
A.再造想象
B.創(chuàng)造想象
C.幻想
D.一般想象
13.沿著多方向、多角度、多側面尋找答案的思維過程是( )
A.動作思維
B.聚合思維
C.發(fā)散思維
D.具體思維
14.“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之感是指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 )
A.準備階段
B.潛伏階段
C.頓悟階段
D.驗證階段
15.發(fā)生問題的刺激模式稱為( )
A.外界環(huán)境
B.問題情境
C.問題空間
D.目標狀態(tài)
16.觸類旁通指的是解決問題中的( )
A.下定義
B.概括
C.定勢
D.遷移
17.解決問題的動機水平是( )
A.弱
B.中強
C.很強
D.超強
18.按照掌握概念的途徑不同將概念分為科學概念與( )
A.單一概念
B.普遍概念
C.日常概念
D.選言概念
19.首次在1920年用實驗方法對概念進行研究的學者是( )
A.馮德
B.赫爾
C.比奈
D.斯金納
20.以下屬于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是( )
A.語言表達能力
B.視知覺廣度
C.觀察細致程度
D.寫作能力
A.粘合表象
B.運動表象
C.記憶表象
D.想象表象
12.魯迅筆下的“阿Q”的形象是屬于( )
A.再造想象
B.創(chuàng)造想象
C.幻想
D.一般想象
13.沿著多方向、多角度、多側面尋找答案的思維過程是( )
A.動作思維
B.聚合思維
C.發(fā)散思維
D.具體思維
14.“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之感是指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 )
A.準備階段
B.潛伏階段
C.頓悟階段
D.驗證階段
15.發(fā)生問題的刺激模式稱為( )
A.外界環(huán)境
B.問題情境
C.問題空間
D.目標狀態(tài)
16.觸類旁通指的是解決問題中的( )
A.下定義
B.概括
C.定勢
D.遷移
17.解決問題的動機水平是( )
A.弱
B.中強
C.很強
D.超強
18.按照掌握概念的途徑不同將概念分為科學概念與( )
A.單一概念
B.普遍概念
C.日常概念
D.選言概念
19.首次在1920年用實驗方法對概念進行研究的學者是( )
A.馮德
B.赫爾
C.比奈
D.斯金納
20.以下屬于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是( )
A.語言表達能力
B.視知覺廣度
C.觀察細致程度
D.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