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數——股票指數與個股

字號:

就一般經驗而言,投資者總習慣于關注指數的漲漲落落,漲之則認定所持個股也會漲之,相反,落之則認定所持個股也會落之。著就好比帶上救生圈的氣足一些,人好似于水中的浮力就大一些,救生圈氣欠一些,人好似于水中的沉力就大一些。就這樣,指數成為日常操作中所參考的一個重要指標。人們根據指數漲漲落落而“追漲殺跌”。
     有時筆者總在想,或許錢龍軟件的指數指標的實用性就體現在這里。
     但是,在一波行情中投資者又可以發(fā)現,伴隨指數的漲漲落落,并非個股也漲漲落落,甚至出現一輪大行情中,指數的漲幅很大,而個股卻在下跌或盤整,難怪總有人抱怨,賺了指數賠了個股。同樣也時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在一輪調整行情中,指數大幅下挫,而個股卻及逆勢而上,顯然這時是賠了指數賺了個股。股市中真正的贏家只能是個股的賺取者,絕非是指數的賺取者,所以入市操作者要特別關注指數與個股的關系。
     首先,確認指數與個股的關系,也就是說,確定所介入的個股與指數的相關性。
     中國的指數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綜合指數,
     一類為成份指數。
     簡單地講,前者是把所有的股票即刻價格加權平均,后者是把某些有代表性的股票的即可價格加權平均。前者有滬市的上證指數,深市的綜合指數,后者有滬市的 30指數,深市的成份指數。投資者不論介入何種股票,先要確定它與股指為同步還是相悖。若此時30指數上漲,就一般規(guī)律為30指數的個股均會有不同幅度的上漲,此時持有這樣的個股投資者就要特別關注30指數的漲漲落落,特別是30指數中龍頭股的走勢,一旦相遇30指數的回調,這樣的個股一般是難以逃脫的。若成分指數下跌,并下跌之中各成分表現出一種抵抗性,則可以料定成指下跌有限,特別是以成指龍頭股著稱的深發(fā)展并沒有大幅下挫以及大量的拋盤,則成指股的下跌幅度更加有限。所以與指數同步的走勢。相反若與指數相悖的股票,則在操作中就要以個股來對待,而相應把指數對其的影響淡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