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
1、 作為使用人,對建筑物本身的基本要求是( )。
A、 安全
B、 功能齊全
C、 遮風擋雨
D、 空間格局合理
E、 美觀、經濟
2、 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居住建筑
B、 工業(yè)建筑
C、 農業(yè)建筑
D、 服務性建筑
E、 公共建筑
3、 住宅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習慣上不很嚴格地分為( )。
A、 普通住宅
B、 生活小區(qū)
C、 高檔公寓
D、 總統(tǒng)住宅
E、 別墅
4、 按建筑結構分類,一般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磚混結構
B、 鋼筋混凝土結構
C、 鋼結構
D、 其他結構
E、 塑料結構
5、 建筑物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建筑材料可分為( )。
A、 鋼結構
B、 木結構
C、 薄膜充氣結構
D、 其他結構
E、 鋼筋混凝土結構
6、 建筑物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結構形式來劃分可分為( )。
A、 深梁結構
B、 懸索結構
C、 砌體結構
D、 網架結構
E、 空間薄壁結構
7、 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種類主要有( )。
A、 剪力墻結構
B、 筒中筒
C、 筒體結構
D、 拱結構
E、 框價筒體結構
8、 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可將建筑構件分為( )。
A、 非燃燒體
B、 易燃燒體
C、 難燃燒體
D、 引燃燒體
E、 燃燒體
9、 按房屋完損等級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完好房屋
B、 非嚴重損壞房屋
C、 危險房屋
D、 基本完好房屋
E、 一般損壞房屋
10、 下列屬于公共建筑的是( )。
A、 倉庫
B、 辦公樓
C、 影劇院
D、 醫(yī)院
E、 商店
11、 住宅按層數分為( )。
A、 低層住宅
B、 多層住宅
C、 高層住宅
D、 中高層住宅
E、 中層住宅
12、 建筑結構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構件組成的體系,承重構件包括( )。
A、 基礎
B、 頂
C、 柱
D、 屋架
E、 梁
13、 建筑物按建筑施工方法可分為( )。
A、 現(xiàn)澆、現(xiàn)砌式建筑
B、 全裝配式建筑
C、 預制、裝配式建筑
D、 部分現(xiàn)澆現(xiàn)砌、部分裝配式建筑
E、 現(xiàn)場吊裝式
14、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 )等組成。
A、 橫向建筑構件
B、 豎向建筑構件
C、 水平建筑構件
D、 垂直建筑構件
E、 解決上下層交通聯(lián)系用的樓梯
15、 基礎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 )。
A、 毛石混凝土基礎
B、 石基礎
C、 混凝土基礎
D、 沙基礎
E、 鋼筋混凝土基礎
16、 基礎按埋置深度可分為( )。
A、 深基礎
B、 淺基礎
C、 厚基礎
D、 薄基礎
E、 不埋基礎
17、 鋼性基礎是指用( )等受壓強度大,而受拉強度小的剛性材料做成的基礎。
A、 磚
B、 石
C、 灰土
D、 混凝土
E、 三合土
18、 基礎按構造形式不同,可分為( )。
A、 樁基礎
B、 塊形基礎
C、 筏板基礎
D、 箱形基礎
E、 獨立基礎
19、 為保證地基的堅固、穩(wěn)定和防止發(fā)生不均勻沉降,地基應滿足下列要求( )。
A、 有足夠的承載力
B、 有均勻的壓縮量,以保證有均勻的下沉
C、 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D、 有足夠的硬度
E、 有足夠的厚度
20、 墻體在建筑中的作用有( )。
A、 承重作用
B、 圍護作用
C、 裝飾作用
D、 安全作用
E、 分隔作用
21、 墻體應滿足( )。
A、 具有一定的隔聲性能
B、 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C、 具有足夠的剛度
D、 滿足熱工方面的性能
E、 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22、 墻體按使用的材料,分為( )。
A、 磚墻
B、 石塊墻
C、 沙石墻
D、 小型砌快墻
E、 鋼筋混凝土墻
23、 墻體按構造方式,分為( )。
A、 實體墻
B、 承重墻
C、 空心墻
D、 復合墻
E、 縱橫墻
24、 門一般由( )組成。
A、 門框
B、 門板
C、 門扇
D、 螺釘
E、 五金
25、 門按開啟方式可分為( )。
A、 平開門
B、 彈簧門
C、 折疊門
D、 安全門
E、 轉門
26、 門按功能可分為( )。
A、 防火門
B、 安全門
C、 防盜門
D、 隔音門
E、 防風門
27、 門按所處的位置可分為( )。
A、 圍墻門
B、 入戶門
C、 內門
D、 外門
E、 外墻門
28、 內門包括( )。
A、 房間門
B、 臥室門
C、 衛(wèi)生間門
D、 廚房門
E、 客廳門
29、 窗一般由( )組成。
A、 窗框
B、 窗扇
C、 窗板
D、 玻璃
E、 五金
30、 按使用的材料,窗可分為( )。
A、 木窗
B、 雕花窗
C、 鋼窗
D、 塑鋼窗
E、 鋁合金窗
31、 按開啟方式,窗可分為( )。
A、 推拉窗
B、 平開窗
C、 旋轉窗
D、 彈簧窗
E、 折疊窗
32、 橫式旋轉窗按轉動鉸鏈或轉軸位置的不同,可分為( )。
A、 上懸窗
B、 中懸窗
C、 下懸窗
D、 垂直窗
E、 固定窗
33、 常見的地面由( )。
A、 面層
B、 墊層
C、 基層
D、 沙層
E、 石層
34、 按面層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常見的地面有( )。
A、 整體類地面
B、 拼花類地面
C、 塊材類地面
D、 涂料類地面
E、 卷材類地面
35、 整體類地面包括( )。
A、 水泥沙漿地面
B、 磚石地面
C、 細石混凝土地面
D、 木材質地面
E、 水磨石地面
36、 塊材類地面包括( )。
A、 陶瓷錦磚
B、 普通粘土磚
C、 缸磚
D、 人造石板
E、 紡織地氈地面
37、 卷材類地面,常見的有( )。
A、 塑料地面
B、 橡膠氈地面
C、 無紡織地氈地面
D、 木質地面
E、 地毯地面
38、 樓板的基本構造是( )。
A、 墊層
B、 基層
C、 面層
D、 結構層
E、 頂棚
39、 樓板結構層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 )。
A、 木樓板
B、 磚拱樓板
C、 鋼筋混凝土樓板
D、 水磨石樓板
E、 竹樓板
40、 根據梁與支撐的搭接狀況,梁可分為( )。
A、 簡支梁
B、 連續(xù)梁
C、 主梁
D、 懸臂梁
E、 木梁
41、 垂直交通設施包括( )。
A、 樓梯
B、 臺階
C、 自動扶梯
D、 坡道
E、 陽臺
42、 樓梯一般由( )構成。
A、 樓梯段
B、 休息平臺
C、 欄桿扶手
D、 臺階
E、 防滑設施
43、 樓梯按結構形式的不同,可分為( )。
A、 板式樓梯
B、 旋轉式樓梯
C、 梁式樓梯
D、 螺旋樓梯
E、 懸挑樓梯
44、 樓梯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分為( )。
A、 線澆鋼筋混凝土樓梯
B、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C、 現(xiàn)場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D、 機械裝配式樓梯
E、 預制鋼樓梯
45、 樓梯按使用性質的不同分為( )。
A、 輔助樓梯
B、 室外安全樓梯
C、 室內主要樓梯
D、 室外主要樓梯
E、 防火樓梯
46、 樓梯按樓層間樓梯的數量和上下樓層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
A、 直跑式樓梯
B、 折角式樓梯
C、 剪刀式樓梯
D、 曲線式樓梯
E、 木樓梯
47、 屋頂是由( )組成。
A、 屋面
B、 墊層
C、 承重結構
D、 頂棚
E、 保溫隔熱層
4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建筑場地的上部土層較弱、承載力較小,不適宜采用在天然地基上作線基礎時宜采用樁基礎
B、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是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層或巖層
C、 墻體和柱均是橫向承重構件,它支撐著屋頂、樓面等,并將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基礎
D、 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持作用的構件,它承擔、傳遞梁和板兩種構件傳來的荷載
E、 頂棚有稱天花板,是室內飾面之一,表面應光潔、美觀,且能起反射作用,以改善室內的亮度
49、 下面對地面面層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 居住和人們長時間停留的房間,要求地面有較好的蓄熱性和彈性
B、 實驗室要求地面耐酸堿、耐腐蝕等
C、 廚房、鍋爐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
D、 浴室、廁所要求地面耐潮濕、不透水
E、 只有在老人的起居室內要求地面有防滑、不起塵等要求
50、 建筑設備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
A、 給水
B、 通訊及樓宇智能化
C、 通風
D、 交通設施
E、 電梯
51、 按供水用途,給水系統(tǒng)可分為( )。
A、 生活給水系統(tǒng)
B、 工業(yè)給水系統(tǒng)
C、 生產給水系統(tǒng)
D、 消費給水系統(tǒng)
E、 消防給水系統(tǒng)
52、 給水系統(tǒng)的作用是供應建筑物用水,滿足建筑物對( )的要求。
A、 供水時間
B、 水質
C、 水壓
D、 水溫
E、 水量
53、 供水方式根據建筑物的( )等因素來決定。
A、 用水設備情況
B、 配水管網的水壓及消防要求
C、 性質
D、 質量
E、 高度
54、 常用的供水方式有( )。
A、 直接供水方式
B、 設置水庫的供水方式
C、 設置水箱的供水方式
D、 設置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E、 分區(qū)、分壓供水方式
55、 給水管道的材料常用( )。
A、 焊接鋼管
B、 鍍鋅鋼管
C、 無縫鋼管
D、 不銹鋼管
1、 作為使用人,對建筑物本身的基本要求是( )。
A、 安全
B、 功能齊全
C、 遮風擋雨
D、 空間格局合理
E、 美觀、經濟
2、 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居住建筑
B、 工業(yè)建筑
C、 農業(yè)建筑
D、 服務性建筑
E、 公共建筑
3、 住宅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習慣上不很嚴格地分為( )。
A、 普通住宅
B、 生活小區(qū)
C、 高檔公寓
D、 總統(tǒng)住宅
E、 別墅
4、 按建筑結構分類,一般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磚混結構
B、 鋼筋混凝土結構
C、 鋼結構
D、 其他結構
E、 塑料結構
5、 建筑物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建筑材料可分為( )。
A、 鋼結構
B、 木結構
C、 薄膜充氣結構
D、 其他結構
E、 鋼筋混凝土結構
6、 建筑物以組成建筑結構的主要結構形式來劃分可分為( )。
A、 深梁結構
B、 懸索結構
C、 砌體結構
D、 網架結構
E、 空間薄壁結構
7、 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種類主要有( )。
A、 剪力墻結構
B、 筒中筒
C、 筒體結構
D、 拱結構
E、 框價筒體結構
8、 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可將建筑構件分為( )。
A、 非燃燒體
B、 易燃燒體
C、 難燃燒體
D、 引燃燒體
E、 燃燒體
9、 按房屋完損等級可將建筑物分為( )。
A、 完好房屋
B、 非嚴重損壞房屋
C、 危險房屋
D、 基本完好房屋
E、 一般損壞房屋
10、 下列屬于公共建筑的是( )。
A、 倉庫
B、 辦公樓
C、 影劇院
D、 醫(yī)院
E、 商店
11、 住宅按層數分為( )。
A、 低層住宅
B、 多層住宅
C、 高層住宅
D、 中高層住宅
E、 中層住宅
12、 建筑結構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構件組成的體系,承重構件包括( )。
A、 基礎
B、 頂
C、 柱
D、 屋架
E、 梁
13、 建筑物按建筑施工方法可分為( )。
A、 現(xiàn)澆、現(xiàn)砌式建筑
B、 全裝配式建筑
C、 預制、裝配式建筑
D、 部分現(xiàn)澆現(xiàn)砌、部分裝配式建筑
E、 現(xiàn)場吊裝式
14、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 )等組成。
A、 橫向建筑構件
B、 豎向建筑構件
C、 水平建筑構件
D、 垂直建筑構件
E、 解決上下層交通聯(lián)系用的樓梯
15、 基礎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為( )。
A、 毛石混凝土基礎
B、 石基礎
C、 混凝土基礎
D、 沙基礎
E、 鋼筋混凝土基礎
16、 基礎按埋置深度可分為( )。
A、 深基礎
B、 淺基礎
C、 厚基礎
D、 薄基礎
E、 不埋基礎
17、 鋼性基礎是指用( )等受壓強度大,而受拉強度小的剛性材料做成的基礎。
A、 磚
B、 石
C、 灰土
D、 混凝土
E、 三合土
18、 基礎按構造形式不同,可分為( )。
A、 樁基礎
B、 塊形基礎
C、 筏板基礎
D、 箱形基礎
E、 獨立基礎
19、 為保證地基的堅固、穩(wěn)定和防止發(fā)生不均勻沉降,地基應滿足下列要求( )。
A、 有足夠的承載力
B、 有均勻的壓縮量,以保證有均勻的下沉
C、 有防止產生滑坡、傾斜方面的能力
D、 有足夠的硬度
E、 有足夠的厚度
20、 墻體在建筑中的作用有( )。
A、 承重作用
B、 圍護作用
C、 裝飾作用
D、 安全作用
E、 分隔作用
21、 墻體應滿足( )。
A、 具有一定的隔聲性能
B、 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C、 具有足夠的剛度
D、 滿足熱工方面的性能
E、 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22、 墻體按使用的材料,分為( )。
A、 磚墻
B、 石塊墻
C、 沙石墻
D、 小型砌快墻
E、 鋼筋混凝土墻
23、 墻體按構造方式,分為( )。
A、 實體墻
B、 承重墻
C、 空心墻
D、 復合墻
E、 縱橫墻
24、 門一般由( )組成。
A、 門框
B、 門板
C、 門扇
D、 螺釘
E、 五金
25、 門按開啟方式可分為( )。
A、 平開門
B、 彈簧門
C、 折疊門
D、 安全門
E、 轉門
26、 門按功能可分為( )。
A、 防火門
B、 安全門
C、 防盜門
D、 隔音門
E、 防風門
27、 門按所處的位置可分為( )。
A、 圍墻門
B、 入戶門
C、 內門
D、 外門
E、 外墻門
28、 內門包括( )。
A、 房間門
B、 臥室門
C、 衛(wèi)生間門
D、 廚房門
E、 客廳門
29、 窗一般由( )組成。
A、 窗框
B、 窗扇
C、 窗板
D、 玻璃
E、 五金
30、 按使用的材料,窗可分為( )。
A、 木窗
B、 雕花窗
C、 鋼窗
D、 塑鋼窗
E、 鋁合金窗
31、 按開啟方式,窗可分為( )。
A、 推拉窗
B、 平開窗
C、 旋轉窗
D、 彈簧窗
E、 折疊窗
32、 橫式旋轉窗按轉動鉸鏈或轉軸位置的不同,可分為( )。
A、 上懸窗
B、 中懸窗
C、 下懸窗
D、 垂直窗
E、 固定窗
33、 常見的地面由( )。
A、 面層
B、 墊層
C、 基層
D、 沙層
E、 石層
34、 按面層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常見的地面有( )。
A、 整體類地面
B、 拼花類地面
C、 塊材類地面
D、 涂料類地面
E、 卷材類地面
35、 整體類地面包括( )。
A、 水泥沙漿地面
B、 磚石地面
C、 細石混凝土地面
D、 木材質地面
E、 水磨石地面
36、 塊材類地面包括( )。
A、 陶瓷錦磚
B、 普通粘土磚
C、 缸磚
D、 人造石板
E、 紡織地氈地面
37、 卷材類地面,常見的有( )。
A、 塑料地面
B、 橡膠氈地面
C、 無紡織地氈地面
D、 木質地面
E、 地毯地面
38、 樓板的基本構造是( )。
A、 墊層
B、 基層
C、 面層
D、 結構層
E、 頂棚
39、 樓板結構層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 )。
A、 木樓板
B、 磚拱樓板
C、 鋼筋混凝土樓板
D、 水磨石樓板
E、 竹樓板
40、 根據梁與支撐的搭接狀況,梁可分為( )。
A、 簡支梁
B、 連續(xù)梁
C、 主梁
D、 懸臂梁
E、 木梁
41、 垂直交通設施包括( )。
A、 樓梯
B、 臺階
C、 自動扶梯
D、 坡道
E、 陽臺
42、 樓梯一般由( )構成。
A、 樓梯段
B、 休息平臺
C、 欄桿扶手
D、 臺階
E、 防滑設施
43、 樓梯按結構形式的不同,可分為( )。
A、 板式樓梯
B、 旋轉式樓梯
C、 梁式樓梯
D、 螺旋樓梯
E、 懸挑樓梯
44、 樓梯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分為( )。
A、 線澆鋼筋混凝土樓梯
B、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C、 現(xiàn)場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D、 機械裝配式樓梯
E、 預制鋼樓梯
45、 樓梯按使用性質的不同分為( )。
A、 輔助樓梯
B、 室外安全樓梯
C、 室內主要樓梯
D、 室外主要樓梯
E、 防火樓梯
46、 樓梯按樓層間樓梯的數量和上下樓層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
A、 直跑式樓梯
B、 折角式樓梯
C、 剪刀式樓梯
D、 曲線式樓梯
E、 木樓梯
47、 屋頂是由( )組成。
A、 屋面
B、 墊層
C、 承重結構
D、 頂棚
E、 保溫隔熱層
4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建筑場地的上部土層較弱、承載力較小,不適宜采用在天然地基上作線基礎時宜采用樁基礎
B、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是承受由基礎傳下來的荷載的土層或巖層
C、 墻體和柱均是橫向承重構件,它支撐著屋頂、樓面等,并將這些荷載及自重傳給基礎
D、 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持作用的構件,它承擔、傳遞梁和板兩種構件傳來的荷載
E、 頂棚有稱天花板,是室內飾面之一,表面應光潔、美觀,且能起反射作用,以改善室內的亮度
49、 下面對地面面層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 居住和人們長時間停留的房間,要求地面有較好的蓄熱性和彈性
B、 實驗室要求地面耐酸堿、耐腐蝕等
C、 廚房、鍋爐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
D、 浴室、廁所要求地面耐潮濕、不透水
E、 只有在老人的起居室內要求地面有防滑、不起塵等要求
50、 建筑設備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
A、 給水
B、 通訊及樓宇智能化
C、 通風
D、 交通設施
E、 電梯
51、 按供水用途,給水系統(tǒng)可分為( )。
A、 生活給水系統(tǒng)
B、 工業(yè)給水系統(tǒng)
C、 生產給水系統(tǒng)
D、 消費給水系統(tǒng)
E、 消防給水系統(tǒng)
52、 給水系統(tǒng)的作用是供應建筑物用水,滿足建筑物對( )的要求。
A、 供水時間
B、 水質
C、 水壓
D、 水溫
E、 水量
53、 供水方式根據建筑物的( )等因素來決定。
A、 用水設備情況
B、 配水管網的水壓及消防要求
C、 性質
D、 質量
E、 高度
54、 常用的供水方式有( )。
A、 直接供水方式
B、 設置水庫的供水方式
C、 設置水箱的供水方式
D、 設置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E、 分區(qū)、分壓供水方式
55、 給水管道的材料常用( )。
A、 焊接鋼管
B、 鍍鋅鋼管
C、 無縫鋼管
D、 不銹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