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傳說典故:冰雪建筑文化的涵義

字號:

盡管衣服、食物對人們的生活很重要,但這兩個因素卻可以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對人類生活而言,它們是動因素。而居住所本身卻是人們從適應環(huán)境最低條件限度出發(fā)來考慮建設的靜態(tài)因素。所以說,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環(huán)境溫度對其中最有規(guī)定性影響的因素是建筑。
     冰雪建筑文化就是生活在冰雪自然環(huán)境下的人們,在克服所處地最低溫度中,承受社會文化的變遷而對居住空間的形式、內容、結構與功能不斷改造、完善的過程和結果。
     在這個涵義中,“最低溫度”的意思有二個:一是,要低于攝氏零度以下,另一個是這個溫度承受不同地區(qū)的最低溫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國東北部漠河,極端最低氣溫達到-52.3℃,但在7、8月份,這里氣溫竟也可達到30℃左右。在建房時,人們不是考慮它的溫度,呀主要不是它所處的溫度,而是它的最低溫度環(huán)境。如果人們不能克服這一最低溫度,為了生存下云,只好向能適應的最低溫度的地方搬遷。但歷史 證明,即使在很久以前,也就是在1萬多年以前,古人就克服了環(huán)境最低溫度對生存的限制而向北挺進,直到進入北極。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人類掌握了火。所以,與其說因為有了火,人們才開始學會吃熟食,從而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倒不如說是因為有了火,人們才開始學會定居,并克服自然環(huán)境的最低溫度,向大自然開始了新的進軍,并獲得了新的資源,從而促進了人類的進化。
     冰雪建筑與其它建筑有許多不同點,這些不同點又都有各自的功能,因此構成了獨特的冰雪建筑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