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pk美國學生 差距到底在哪里?

字號:

我推薦大家閱讀下面一份報道:“中美頂尖高中生對比是如此結果”。央視的10頻道2005年做過一期節(jié)目“碰撞”,我女兒和北京當年高考狀元的面對面價值碰撞,當時在場的觀眾非常投入,有人指責考入北大的這位狀元生自私時,我女兒說:你們不能要求北大學生是道德模范。美國總統(tǒng)獎的選拔標準跟北大選拔標準不同,要求不僅學習好、還得有社會責任感、做過很多社會義工(碰巧我女兒2003年參加了這個評選)。其實、哈佛、耶魯等美國也跟北大的選拔標準不一樣,成績只占錄取標準的三分之一。因為哈佛、耶魯培養(yǎng)目標是“a fine human being”。
    那么,哈佛學生的學習是否不拔尖呢?
    其實哈佛本科生多數是所在高中學術第一名得主、上大學前修完了一些大學課程。哈佛丘成桐教授談到;"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就會根據學生情況劃分不同水平,選擇好的學生去重點培養(yǎng),當本科生畢業(yè)的時候,一般就會有2到3個畢業(yè)生的學術論文可以登載在第一流的雜志上。論文水平比北京大學的教授還好。”
    讀完下面的報道可以思考一下:
    1)那一種人才是中國需要的;2)中國教育需要怎么樣調整?在拷問我們的高中畢業(yè)生時,請先拷問做父母的我們:我們又是什么樣價值觀的人?請再拷問一下我們的中學老師:我們這些老師是什么樣價值觀的人?請再拷問一下我們的社會:我們追捧什么樣價值觀的人?請再拷問一下我們教育和文化的精英分子們,我們是什么價值觀的人?有什么樣的父母、有什么樣的老師、有什么樣的社會、有什么樣的文化榜樣,就有什么樣的下一代。先修補我們這些破罐,別老罵下一代!
    中美頂尖高中生對比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邀請中美兩國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參與。其中,美國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國總統(tǒng)獎的獲得者,國內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大學錄取的優(yōu)秀學生。
    整個節(jié)目中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因為中美學生表現的強烈對比,令人震撼。
    他們幾乎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而我們選擇了財富和權力
    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別給出了智慧、權力、真理、金錢和美的選項,美國學生幾乎驚人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他們有的這樣解釋,如果我擁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應我就會擁有財富和其他東西。而中國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選擇了"美"外,沒有一個選擇真理和智慧,有的選擇了財富,有的選擇了權力。
    中國學生直奔權力和財富這樣的結果,忽視了如何實現的過程,不去思索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我們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們的觀念里已根深蒂固,社會上對於金錢的過分熱衷追逐深深地影響著他們。我們的孩子的選擇清楚地映照出了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一些劣根性。
    我們吟詩弄賦,他們腳踏實地
    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制定對非洲貧困兒童的援助計劃。首先由中國學生闡述。我們的孩子從中國悠久的歷史入手,從歌頌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到吟詠茶馬古道,然後有人彈古箏,有人彈鋼琴,有人吹簫,三個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會又是一個人深情地背誦,然後是大合唱。後對非洲的援助計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只說組織去非洲旅游,組織募捐,還去非洲建希望小學。整個感覺是一個大掃帚,後面拖個小尾巴。
    有一個留美的華裔作家發(fā)問,你們募捐,要我掏錢出來,首先你的整個援助計劃得打動我,我還要知道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錢是不是都真正發(fā)揮作用了。我們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美國高中生的方案,則是從非洲目前的實際情況,從也許我們都想不到的非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飲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實際問題入手,每一項,做什麼,準備怎麼做,甚至具體到每項的預算,而那些預算竟然準確到幾元幾分。每個人分工明確,又融成一個整體,整個計劃拿來就可以進入實施階段。
    與美國學生的成熟干練穩(wěn)重不同,從節(jié)目表現的東西來看,中國學生完全與社會實際脫鉤,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體意識,除了才藝展現,就是書本上的知識。
    經過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使人無由的悲憤:當中國學生該展現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時候,他們要追逐金錢和權力;當中國學生該立足實際,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吟詩弄賦,在實際問題的外圍不著邊際地輕輕飄浮。我們到哪里尋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