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托福寫作三大要點

字號:

酷暑中的斯諾克上海大師賽鏖戰(zhàn)正酣?!翱磥怼鸺獜椓恕边€在對著電視出神,不期而至的手機鈴聲奏響:“老師,……”原來是學(xué)生詢問如何提高托福寫作成績。聽著那邊略帶焦慮的敘述,“神識”尚未全回的我突然問出了一個自己都莫名其妙的問題:“你會玩斯諾克嗎?”
    宇宙大道皆相同,亦相通,托福寫作和斯諾克(英式臺球,本質(zhì)與美式落袋無二)是一不是二。在這個世上想做好任何事,都要搞清楚三個對象:目的,規(guī)律,策略。無論打老蔣,還是追女友,都離不開這三件法寶。
    一、了解托福寫作。
    1.寫作成績的重要性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意思就是要想不被ETS玩死,甚至可以進一步玩死ETS, 就要先了解它。單說托福寫作:其命題出發(fā)點為何?一句話,考察外國人的真實英語水平。中國人超乎尋常的研究能力已經(jīng)令老美對托福考試的閱讀和聽力部分的測試功能失去了信心,這是新托福iBT中大量增加主觀題口語和寫作分量的核心原因?!皩懽髂氵€能像選擇題那樣蒙答案嗎?該露餡了吧”我仿佛看到美國人在大洋那邊壞笑。正因如此,我相信托福寫作成績,將越來越成為美國各大學(xué)院系衡量申請者英文能力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
    2.組成
    像臺球分斯諾克、黑8和花式九球一樣,托福寫作也分成兩部分, 各有各的要求和應(yīng)試策略,混淆不得:
    第一部分:綜合寫作(Integrated Writing)。iBT的新題型,要求在讀完一段學(xué)術(shù)性文章、再聽完一段講座錄音之后,概述講座要點,并分析其與閱讀文章的關(guān)系。說穿了,綜合寫作就是聽寫,不需要你自己的想法,把聽到的講座錄音材料重新敘述出來即可。本題可說是半道聽力題,如果沒聽懂講座內(nèi)容,那后面的寫作基本就變成無米之炊了。
    第二部分:獨立寫作(Independent Writing)。基本繼承了老托福TWE的形式,要求你針對一個題目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應(yīng)用論據(jù)和實例支持你的論點。典型的命題作文!有時你要做的描述性或定義性的工作,例如一個你喜歡的老師或城市等;但更多的題目是選擇性的(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給你一個論點,問你同意否;或者給你兩種觀點,問你同意哪個。這需要你在亮明觀點后給出邏輯論證。
    3.考點:
    托??荚囀菫橐杂⒄Z為外語的人提供的語言考試,那么它考察的重點還是語言。在托福寫作中,你可能擔(dān)心觀點不新穎,論據(jù)不充分,論證不有力,層次不清晰??捎涀。@些都不是重要的,評卷者首先要判斷的是你的語言能力! 也許你的文章在論點、理由、甚至用詞上都很平常(事實上在一個“閱盡人文”的評卷者眼中已經(jīng)很難有什么稱得上“新鮮”的東西了),但在用詞、語法、和邏輯上都沒有什么明顯的失誤,分?jǐn)?shù)照樣不會低。
    交代這一點對提升考生自信心很重要。很多學(xué)生還沒寫呢就開始擔(dān)心“想不出理由”,“舉不出例子”,心里惴惴不安,七上八下,結(jié)果很多本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都如雨后春筍。這就好像斯諾克選手在擊球時,如果過多地考慮走位問題,就可能在很簡單的球上失誤。在這里,我想告訴那些有此類“心結(jié)”的同學(xué):托福和GRE、GMAT、LSAT等不同,是語言考試,而非能力考試,首先要關(guān)心的是語言,而非其他!換句話說,如果覺得自己在托福寫作各方面都比較弱,那應(yīng)該先顧哪頭呢?對了,語言本身!
    二、托福寫作要點之基礎(chǔ)篇
    OK, 對手已經(jīng)大致打量了一番,下面該具體商討對策了。忙活一陣子為什么?得高分啊,傻子都知道。但這個“高分”不是指28、29甚至滿分,而是在你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上盡量再提高一個檔次。比如原來只能考18分的,經(jīng)過輔導(dǎo)之后,對考試的命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有了新的認(rèn)識,在短期內(nèi)提高個3、4分是沒有問題的,再多就不敢說了。寫作班不是賣大力丸,要實事求是,各位對自己的定位和期望也應(yīng)該符合實際。
    要點之一:打好語法基礎(chǔ)。
    練習(xí)斯諾克先要打基礎(chǔ),如果連瞄準(zhǔn)都不會,出桿都搖搖晃晃,那么談桿法、走位還有什么意義呢?現(xiàn)在托福寫作的“秘笈”“模板”滿天飛,對于基礎(chǔ)薄弱的同學(xué)來說,其實沒任何用處。遣詞造句好比蓋房子,語法就是房屋的建筑規(guī)則。違反規(guī)律亂蓋一氣,房子遲早要塌。有些同學(xué)只知道一些相關(guān)單詞,但不知如何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只憑著自己的感覺把若干單詞堆在一起了事,結(jié)果是整個慘不忍睹。這樣的語法水平,還談什么論點、論據(jù)、邏輯?
    另外一種情況,是考生因為緊張、大意或分心,在考試中出現(xiàn)“明知故犯”的語法錯誤。諸如 I like swim. Jenny teach me English.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is my interest. 的簡單錯誤屢見不鮮。“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沒在意。”記住,在答卷中出現(xiàn)1+1=n(n≠2)之類的低級語法錯誤,將使你在評卷者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并將嚴(yán)重影響你的分?jǐn)?shù)。真是十個亮點,不抵一個低級錯誤。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考試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因此,在作文的時候,一定如履薄冰,即使其他方面平庸些,也要堅決杜絕語法錯誤!建議基礎(chǔ)薄弱的同學(xué)們在開始寫作練習(xí)之前先解決語法問題。
    要點之二:使用簡單、熟悉的單詞、短語,采用簡潔、自然的句式。
    斯諾克的高境界不是打出超高難度的遠臺進攻,而是將復(fù)雜的局面簡單化,使每一個球都變得很好打。托福寫作也是一樣!很多同學(xué)認(rèn)為,句子越復(fù)雜,單詞越生僻,就越能體現(xiàn)自己英語水平高,因此自作聰明地追求“高精尖”,句子越堆越長,從句越用越多,套來套去連自己也糊涂。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危險的誤解。還記得“平平凡凡才是真”和“美的東西都是簡單的”嗎?想想讀漢語文章的時候,你是喜歡讀自然、流暢的,還是喜歡冗長晦澀的?沒錯,那位即將評判你托福作文的漂亮女士一定也是同樣的感受。想想看,人家一天看幾百篇半生不熟的英語文章已經(jīng)夠辛苦了,你還有拿這種繞來繞去的東西折磨她,良心何在?
    那該怎么做?就用普通、平實的單詞和短語。“舉例”就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認(rèn)為”就用“I think”, “I believe”, 保準(zhǔn)沒錯!有人問:有些書上不是反對用 “I believe” “I think” 嗎?還有人可能會說,成千上萬的考生都這么寫了,在評卷者眼里都沒有新鮮感了,我不應(yīng)該獨出心裁一下嗎?那么我想問,“Thank you!”這句話美國人一天說幾十次,一年上萬次,你看他們厭煩了嗎?在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地方刻意出新求異,是相當(dāng)多考生的認(rèn)識誤區(qū)。
    另外,使用熟悉的用法與保持句式的多樣性并不矛盾。我并非要大家通篇用一種模式:上面用了I believe,下面就來一個in my opinion, 然后再用個 I think;前面用了because,后面就用the reason why;前面用了從句,后面就用不定式。記住,富于美感的東西都是由簡單的東西合理組合而成的。
    再說句式。從句套從句的冗長復(fù)雜句式既不美觀也不實用,實在是應(yīng)該丟棄的垃圾。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做助教時曾經(jīng)批改過本科生的期末論文。當(dāng)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些美國優(yōu)秀的大學(xué)生,文字也非常精煉,毫無拖沓晦澀之感。請看一下我的一位同學(xué)的論文片段:
    How do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ers understand the “rules”of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he limitations on their policy options? When can states set examples that influence the decision-making of others? Are decision-makers’fears that their actions may establish dangerous precedents justified or exaggerated? In reflecting on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also seeks to situate the concept of precedent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整個段落沒有一個生僻詞或復(fù)雜句式,卻將復(fù)雜、抽象的國際政治問題說得一清二楚。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文風(fēng)。
    要點三:使句子簡潔、準(zhǔn)確的技巧。
    如前所述,美國人民也憎惡拖泥帶水,那些令人厭惡的長句子也就是在GRE用以考察一個人的腦筋轉(zhuǎn)彎的能力。一個英語的非母語者制造復(fù)雜長句有一個危險,即很容易犯下嚴(yán)重的語法錯誤,甚至令native speaker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