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痙止痛 針刺:鳩尾、上脘、足三里、太沖、肝俞、內關等穴,宜配合應用。亦可用耳針肝膽、交感、神門、腎上腺等穴,或埋針,或施電興奮,均有良好效果。
常用藥物有:阿托品、654-2等一次性肌注或靜脈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痙攣所引起的絞痛。絞痛劇烈,在診斷明確時可配合應用杜冷丁、異丙嗪、苯巴比妥等。
2.驅蟲排蟲烏梅丸(湯)和膽道驅蛔湯加減等作驅蟲治療有較好效果。主藥烏梅的作用是使膽汁偏酸、增加膽汁分泌量、對蟲體有麻痹和抑制作用,使Oddi括約肌松弛。沿用至今,收效良好。也有用阿斯匹林0.5,3次/日和食醋100~150ml,加溫水服,等等。均可制蛔。排蟲可用膽道排蟲湯,效果較滿意。此外,還可用33%~50%硫酸鎂10ml,3次/日。癥狀消退后,仍須堅持利膽排蟲1~2周,同時用甲苯咪唑200mg頓服、或驅蛔靈、氧氣驅凈腸道蛔蟲,直至糞便蟲卵轉陰。
3.消炎利膽病初可暫不用抗生素,如并發(fā)膽道感染則使用抗生素。膽道排蟲湯也可抗炎,感染重時可加用清熱解毒藥。同時給予去氫膽酸、膽酸鈉、消炎利膽片等。
4.維持營養(yǎng)、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對膽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或腹痛、嘔吐頻繁或出現并發(fā)癥者,應予以禁食、輸液、給予維生素,并根據血化學補充有關電解質和維持酸堿平衡的藥物。必要時給予氨基酸、輸血、血漿等。
5.經纖維十二指腸鏡,置于圈套器將蛔蟲體套住后取出,對嵌頓在十二指腸*或鉆入膽總管內的蛔蟲均可取出。
常用藥物有:阿托品、654-2等一次性肌注或靜脈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痙攣所引起的絞痛。絞痛劇烈,在診斷明確時可配合應用杜冷丁、異丙嗪、苯巴比妥等。
2.驅蟲排蟲烏梅丸(湯)和膽道驅蛔湯加減等作驅蟲治療有較好效果。主藥烏梅的作用是使膽汁偏酸、增加膽汁分泌量、對蟲體有麻痹和抑制作用,使Oddi括約肌松弛。沿用至今,收效良好。也有用阿斯匹林0.5,3次/日和食醋100~150ml,加溫水服,等等。均可制蛔。排蟲可用膽道排蟲湯,效果較滿意。此外,還可用33%~50%硫酸鎂10ml,3次/日。癥狀消退后,仍須堅持利膽排蟲1~2周,同時用甲苯咪唑200mg頓服、或驅蛔靈、氧氣驅凈腸道蛔蟲,直至糞便蟲卵轉陰。
3.消炎利膽病初可暫不用抗生素,如并發(fā)膽道感染則使用抗生素。膽道排蟲湯也可抗炎,感染重時可加用清熱解毒藥。同時給予去氫膽酸、膽酸鈉、消炎利膽片等。
4.維持營養(yǎng)、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對膽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或腹痛、嘔吐頻繁或出現并發(fā)癥者,應予以禁食、輸液、給予維生素,并根據血化學補充有關電解質和維持酸堿平衡的藥物。必要時給予氨基酸、輸血、血漿等。
5.經纖維十二指腸鏡,置于圈套器將蛔蟲體套住后取出,對嵌頓在十二指腸*或鉆入膽總管內的蛔蟲均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