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會計基礎(chǔ)知識》輔導習題三(5)

字號:

三、判斷題:
    36、 企業(yè)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核算,本月領(lǐng)用甲材料200公斤,計劃單價185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1.5%,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為37555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實際成本=200×185×(1+1.5%)=37555
    37、 存貨的購貨價格是指已扣除商業(yè)折扣和現(xiàn)金折扣以后的金額。( )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存貨的購貨價格指扣除商業(yè)折扣以后的金額。
    38、 對于材料已收到,但月末結(jié)算憑證仍然未收到的業(yè)務,不能記入“原材料”賬戶進行核算。( )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這種情況應對這批材料暫估入賬,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待下月初用紅字沖銷上述分錄。
    39、 商品流通企業(yè)購入商品的實際成本只包括進價和按規(guī)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 ?。?BR>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商品流通企業(yè)購入商品的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guān)稅和其他稅金,另外對于采購過程中的雜項費用作為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jù)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于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于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yè)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fā)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40、 企業(yè)交由他人委托代銷的商品,未售出時仍屬于企業(yè)的存貨。()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代銷商品未售出前應作為委托方的存貨處理
    41、 對于約定未來購入的商品,不作為企業(yè)的存貨( )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對于約定未來購入的商品,不作為企業(yè)的存貨,也不確認有關(guān)的負債和費用
    42、 期末存貨計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的增加( )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①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的減少
    ②期末存貨計價(估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的增加
    ③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的增加
    ④期初存貨計價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應的減少
    即:期末存貨計價與當期收益同向
    期初存貨計價與當期收益反向
    43、 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 )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