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輔導---頜骨疾病

字號:

一、頜骨骨髓炎
    1.概述
    頜骨骨髓炎:是指發(fā)生于頜骨骨膜、骨密質及骨髓的炎癥。
    常見病原菌:化膿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為主)通常是混合性細菌感染。
    感染途徑:牙源性感、非牙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一)急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1.臨床表現(xiàn)
    起病急,局部和全身癥狀明顯;病變局部疼痛,出現(xiàn)多個牙松動;下唇麻木;張口受限;上頜竇炎;皮膚和粘膜發(fā)紅,腫脹。
    2.病理變化:
    ①炎性滲出②骨吸收③死骨形成
    (二)慢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臨床表現(xiàn):竇道流膿經久不愈
    病理變化:骨髓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死骨形成。明顯骨吸收。有反應性新生骨。
    (三)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
    臨床表現(xiàn):常見于青壯年,無自覺癥狀。x-ray:病灶牙根尖周圍局限性不透光區(qū)。
    病理(1)不規(guī)則骨小梁新生。(2)骨髓腔窄小,含疏松纖維組織及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四)結核性骨髓炎
    1.病因:多為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經血行感染侵入頜骨。
    2.臨床表現(xiàn)
    類似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上下頜骨內有膿腫形成(冷膿腫),或形成瘺管,骨質破壞。
    3.病理
    (1)骨髓腔內形成結核性肉芽組織,中央為干酪樣壞死物,周圍有上皮樣細胞,朗漢斯巨細胞,淋巴細胞及纖維組織。壞死組織液化形成膿腫。
    (2)有時見到死骨形成。
    (3)結核結節(jié)周圍的骨組織有骨吸收。
    (4)繼發(fā)感染,則形成結核性膿腫。
    二、骨纖維異常增殖癥(fibrousdysplasiaofbone)又稱骨纖維結構不良。
    (一)臨床表現(xiàn):
    常見于青少年,發(fā)展慢,病程長,青春期后可停止,也可緩慢發(fā)展;上頜骨多見;X線照片
    表現(xiàn)邊緣不清、呈毛玻璃狀的病損。
    分型
    Ⅰ。單骨性骨纖維異常增殖癥
    Ⅱ。多骨性骨纖維異常增殖癥
    (1)Jaffe-Lichtenstein型
    存在兩處以上的病變,伴有皮膚的色素沉著。
    (2)McCune-Albright型
    皮膚的色素沉著和性早熟等內分泌異常是本病的特征,常伴有垂體前葉的腺瘤。
    多骨性骨纖維異常增生癥合并皮膚色素沉著及性早熟者稱為Albright綜合征或褐色斑綜合征。
    4.病理變化:
    肉眼:頜骨膨脹,剖面骨皮質變薄,骨髓腔被灰白色的結締組織代替,可見出血和囊性變。松質骨、皮質骨界限不清。
    鏡下:
    (1)病變區(qū)纖維組織增生,其中含有幼稚的骨小梁。
    (2)骨小梁形態(tài)一、粗細不等,類似“C”,“V”,“L”等英文字母。
    (3)骨小梁周圍無層板狀結構,排列紊亂,周圍有較厚的骨樣組織。
    (4)可見散在的成骨細胞。
    (5)增生的纖維組織內富含血管,有時可見軟骨島及破骨細胞。
    三、家族性巨頜癥(cherubism)
    又稱家族性頜骨纖維異常增殖癥或家族性頜骨多囊性病。病因不明,有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一)臨床表現(xiàn)
    1.幼兒期發(fā)病,男性較多見
    2.病變多侵犯下頜骨,呈對稱性腫大,下頜牙槽突膨脹。上頜也可被侵犯。常導致牙列不整,乳牙移位。
    3.X線顯示頜骨對稱性膨脹,有多囊性密度減低區(qū)。
    (二)病理變化
    1.肉眼:纖維結締組織代替骨組織,質軟,剖面灰白色,有點狀紅褐色區(qū)。
    2.鏡下
    (1)骨組織被纖維組織代替。
    (2)纖維中富含血管、血管壁薄,周圍常見嗜酸性膠原物質環(huán)繞。
    (3)纖維纖細,排列疏松,其間有大量多核巨細胞,多核巨細胞常圍繞血管壁。
    (4)后期有成骨現(xiàn)象。
    四、郎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