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付賬款的審計目標一般包括:
(1)確定應付賬款的發(fā)生和償還記錄是否完整;
(2)確定應付賬款期末余額是否正確;
(3)確定應付賬款的披露是否恰當。
2、應付賬款的函證。一般情況下,應付賬款不需要函證,這是因為函證不能保證查出未記錄的應付賬款,況且注冊會計師能夠取得購貨發(fā)票等外部憑證來證實應付賬款的余額。但如果(1)控制風險較高;(2)某應付賬款明細賬戶金額較大;(3)被審計單位處于財務困難階段,則應進行應付賬款的函證。進行函證時,注冊會計師應選擇較大金額的債權人,以及那些在資產負債表日金額不大,甚至為零,但為企業(yè)重要供貨人的債權人,作為函證對象。函證采用肯定形式,并具體說明應付金額。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項目,注冊會計師應采用替代審計程序。
3、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1)檢查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未處理的不相符的購貨發(fā)票(如抬頭不符,與合同某項規(guī)定不符等)及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fā)票的經濟業(yè)務;
(2)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收到的購貨發(fā)票,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3)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1)確定應付賬款的發(fā)生和償還記錄是否完整;
(2)確定應付賬款期末余額是否正確;
(3)確定應付賬款的披露是否恰當。
2、應付賬款的函證。一般情況下,應付賬款不需要函證,這是因為函證不能保證查出未記錄的應付賬款,況且注冊會計師能夠取得購貨發(fā)票等外部憑證來證實應付賬款的余額。但如果(1)控制風險較高;(2)某應付賬款明細賬戶金額較大;(3)被審計單位處于財務困難階段,則應進行應付賬款的函證。進行函證時,注冊會計師應選擇較大金額的債權人,以及那些在資產負債表日金額不大,甚至為零,但為企業(yè)重要供貨人的債權人,作為函證對象。函證采用肯定形式,并具體說明應付金額。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項目,注冊會計師應采用替代審計程序。
3、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1)檢查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未處理的不相符的購貨發(fā)票(如抬頭不符,與合同某項規(guī)定不符等)及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fā)票的經濟業(yè)務;
(2)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收到的購貨發(fā)票,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3)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