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問題:
老師您好!教材中有個微妙的區(qū)別:
1、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
2、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
而“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與“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的含義按照范老師講是不一樣的。
那么我延續(xù)范老師的例子: 重要性水平確定為100萬:
1、已識別的錯報40萬,推斷的錯報80萬:這屬于“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
2、已識別的錯報95萬(尚未更正),推斷錯報190萬:這種情況是屬于“1、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還是屬于“2、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我感覺這兩個都屬于啊,可是處理方式卻不一樣,怎么辦呢?您認為呢?
老師答復:
我們這么來理解,首先,出具審計意見,不能根據(jù)推斷的錯報來出,必須是實實在在發(fā)現(xiàn)的錯報超過了重要性水平,對方又不肯調整,才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
另外,原來的審計程序有效,發(fā)現(xiàn)了比較多的錯報,那么用擴大程序的范圍來證實推斷的錯報是否是確實存在的;如果原來的程序效果不好,那么要換程序,實施追加審計程序。
然后我們簡單的按3種情況來考慮就可以了:
1、尚未更正錯報小于重要性水平,無保留。
2、超過或接近重要性水平,原來程序有效,擴大程序的范圍,建議調整。
3、接近水平,原來的程序效果不好,追加實質性程序,建議調整。
老師您好!教材中有個微妙的區(qū)別:
1、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
2、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
而“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與“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的含義按照范老師講是不一樣的。
那么我延續(xù)范老師的例子: 重要性水平確定為100萬:
1、已識別的錯報40萬,推斷的錯報80萬:這屬于“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
2、已識別的錯報95萬(尚未更正),推斷錯報190萬:這種情況是屬于“1、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還是屬于“2、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我感覺這兩個都屬于啊,可是處理方式卻不一樣,怎么辦呢?您認為呢?
老師答復:
我們這么來理解,首先,出具審計意見,不能根據(jù)推斷的錯報來出,必須是實實在在發(fā)現(xiàn)的錯報超過了重要性水平,對方又不肯調整,才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
另外,原來的審計程序有效,發(fā)現(xiàn)了比較多的錯報,那么用擴大程序的范圍來證實推斷的錯報是否是確實存在的;如果原來的程序效果不好,那么要換程序,實施追加審計程序。
然后我們簡單的按3種情況來考慮就可以了:
1、尚未更正錯報小于重要性水平,無保留。
2、超過或接近重要性水平,原來程序有效,擴大程序的范圍,建議調整。
3、接近水平,原來的程序效果不好,追加實質性程序,建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