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MBA國際管理高才的搖籃

字號:

對于很多想攻讀MBA的職場人士來說,現(xiàn)在的選擇面越來越廣,可以選擇在國內(nèi)讀本土的MBA,也可以選擇讀中外合作項目的MBA,甚至可以辭職,遠赴重洋,但選擇面越廣越容易讓人困惑,通往MBA的道路雖然眾多,可到底哪一條適合自己? “土特產(chǎn)”和“洋特產(chǎn)”哪一個更適合自己?
    “土特產(chǎn)”其實不“土”
    MBA這個項目是從國外學習和引進的,但是中國的高校并沒有完全照搬國外的培養(yǎng)模式,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情況的MBA之路。
    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國內(nèi)高校MBA的分層狀況越來越明顯,MBA的發(fā)展在各所學校的發(fā)展并不均衡,有些學校擁有一流的師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培訓模式;而有些學校并不具備,在教學上依然以傳授知識和課堂教學為主,實際案例分析和課外服務較少。因此不同的學生在不同學校學到的方法和理念是各不相同的,受益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要選擇本土MBA,應該充分準備、如參加考前輔導,盡量爭取進入有品牌效應或?qū)I(yè)特色鮮明的院校。
    中外MBA,兼收并蓄
    目前,滬上有很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上海交通大學-法國馬賽商學院AEMBA(金融和全球管理兩大方向),同濟大學上海國際工商管理碩士(SIMBA),復旦大學挪威BI商學院MBA等。這些合作辦學項目有著鮮明的特色:
    ■在國際上排名較為靠前
    據(jù)同濟大學SIMBA市場總監(jiān)孫嵐介紹說,同濟大學SIMBA在2008年英國《金融時報》排名第37名。而交大-馬賽AEMBA項目是一個中外兩所商學院均獲得EQUIS和AMBA兩大權威認證的中外合作項目。EQUIS是歐洲嚴格的質(zhì)量認證體系,以學院的整體業(yè)績?yōu)橐罁?jù),同時考量其教學水平、學術資源、研究貢獻、學生服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AMBA是一家具有30多年歷史的、專門從事MBA的質(zhì)量認證的獨立機構。AMBA認證是針對商學院MBA項目的國際認證體系,注重體現(xiàn)商務和管理實踐的發(fā)展。
    ■授課教師多為外籍教師
    中外合作的明顯的優(yōu)勢之一是能整合國內(nèi)和國外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像上海交大-馬賽AEMBA項目,18門課程的授課教師中外籍教師占到17位,來自法國、英國、美國、波蘭、印度等國家。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國籍的教師帶來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并且近半的教授有豐富的實際商務工作經(jīng)驗。SIMBA 的教授來自于全球一流的商學院,包括法國 ENPC 大學、同濟大學、倫敦商學院、英國劍橋大學、華威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瑞士 IMD、荷蘭鹿特丹商學院等。
    ■注重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日益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走向海外,比如海爾、華為、吉利等;而同時,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yè)傾向于雇傭本土的人才。因此,既了解本土市場,又了解海外市場運作的管理人才顯得尤為緊俏和緊缺。中外合作辦學的MBA注重的就是培養(yǎng)這一類的人才。在案例解析時,教授不僅注重分析國內(nèi)案例,也注重分析國外案例。法國馬賽商學院中國區(qū)主管王華教授表示,對于國內(nèi)的案例,學生往往會憑直覺進行判斷,這就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教授講解案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國外案例由于學生比較陌生,反而往往會拋開感性的因素,理性分析。
    ■學員多來自外企
    據(jù)調(diào)查,上海交大馬賽學院學員中有超過85%的人來自外企;而從國別來說,有15%的學員是外籍學員。而同濟大學SIMBA學院的學員也大都來自世界500強企業(yè)。
    海外讀MBA:投資成本需計算
    留學海外的費用要比國內(nèi)高得多,并且,國內(nèi)MBA或者中外合作辦學MBA都是可以在職攻讀,而到國外留學就意味著放棄現(xiàn)在的工作。這樣比較下來,遠赴重洋的成本顯然要高得多。
    但是依然有很多職場白領“前仆后繼”,飄洋過海去求學,這樣做到底值不值?王華教授表示,國外的MBA從理念到師資到整個辦學流程都較先進。從理念來說,國外的MBA專業(yè)更為細化,顯示出緊貼市場需求的理念,開辦了諸如奢侈品管理、葡萄酒管理、國際海事管理等專業(yè)方向,這為管理者開拓職業(yè)“藍海”頗有幫助。
    從師資上來說,國外的MBA的授課教師,尤其是歐洲商學院的教師,不僅具有較強的學術背景還具有豐富的商場實踐經(jīng)驗。而國外MBA的整個辦學流程也較為成熟和完善。在中國案例教學雖已經(jīng)普遍開展,但多數(shù)學校案例教學比重偏小,適用的教學案例資源不足。在教學內(nèi)容上,許多院校比較重視基礎理論課程和職能管理課程,而對培訓MBA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領導能力所需的“軟”課程和整合性課程開發(fā)不夠。
    中國學生在國外讀書能夠更深切的體會國外的文化背景,感受不同思維模式的沖突與碰撞。值得一提的是,到國外讀MBA的學生的工作年齡多為3到5年。以馬賽商學院為例,在馬賽商學院讀書的外國學生的工作年齡普遍短于本地學生。這可能是因為,工作年限越短,留學的機會成本也就越低。而工作年限越久也就越難以放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在職讀MBA更為明智一些。
    TIPS:中外MBA報讀須知
    報讀中外MBA,除了管理經(jīng)驗、學費等基本的門檻外,對語言還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大多中外合作辦學的MBA的授課語言是英語。如同濟大學SIMBA。上海交大馬賽學院也是如此,只不過考慮到學生的英文水平,會在課堂上配備同聲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