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zhàn)案例解析(二)

字號:

(6)目前在青年人中有這么一種現(xiàn)象。由于進入社會后所處的情況不同,導致兩個以前要好的同學,甚至是無話不說的密友成為陌生人。有的學者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同代代溝”。你對這種現(xiàn)象有什么看法?
    出題思路:智能性問題。由于學生畢業(yè)后,工作、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歷、自身素質、經(jīng)濟收入、價值觀的不同,以及同學、朋友間原本感情基礎的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同代代溝”現(xiàn)象。通過考生對這種現(xiàn)象的分析及評價,考察其綜合分析能力。注意不要對考生的價值傾向做好或壞的評判。
    評分參考標準:
    好:考生能比較全面深入地分析“同代代溝”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并做出客觀的評價。有獨到的見解和很強的說服力。
    中:能看到“同代代溝”問題產(chǎn)生的部分原因,說理清楚。
    差:對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分析不清;或泛泛而談,無條理,沒有針對性。
    (7)有報紙報道:“為慶祝香港回歸,南京有一位6歲的女孩,在香港回歸前夕將圓周率的值背到1997位”。請問,你對此有何看法?
    出題思路:智能性問題。通過考生對社會上的事件的分析和判斷,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既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小女孩記憶力驚人、社會關注香港回歸等;同時也看到不好的一面:成年人過分炫耀孩子的虛榮心,新聞報道的導向可能不利于兒童的發(fā)展等。
    評分參考標準:
    好:能深刻全面地分析事情產(chǎn)生的起因和可能帶來的影響,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并有很強的說服力。
    中: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且言之成理。
    差:僅泛泛而談,或沒有自己明確的見解;或者持偏激的觀點而沒有相應的論據(jù)支持。
    (8)招聘大學生工作中有一句順口溜:“本地男生第一、外地男生第二、本地女生第三、外地女生最后”。請問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出題思路:智能性問題。考察綜合分析能力。大學生招聘工作中確實存在著這種地區(qū)和性別歧視的問題??忌鷳J識到這一問題的客觀存在,同時應對這種做法的弊端,比如不利于體現(xiàn)競爭公平、不利于人才的選拔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法。
    評分參考標準:
    好:能客觀分析造成地區(qū)、性別歧視的原因,充分說明這種做法所帶來的弊端,提出的解決方法切實可行。
    中:從一個方面比如地區(qū)或性別歧視進行分析,方法簡單或缺乏可行性。
    差:認為這種做法正確,或觀點片面或偏激,論證無條理或空洞無物。
    (9)自從電影《秋菊打官司》上映后,“討個說法”一詞已被大眾接受。有報紙報道:有一位老太太因合資企業(yè)的廠房擋住其住處的陽光,與廠方交涉卻毫無結果之后,憤而訴諸法律討說法。幸好法律公正,判老太太勝訴。但老太太僅要求1元錢賠償,結果企業(yè)廠房依然擋著老太太的窗戶不見天日。請問你怎么看待老太太討說法這件事。
    出題思路:智能性問題。通過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老太太敢于討說法且能討到說法,固然是法制進步及法制觀念提高的體現(xiàn),但僅出于義憤、為爭口氣而打官司,有法律而不按法律辦事,不充分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依然是法律意識不夠高的表現(xiàn)。
    評分參考標準:
    好:能看到問題的深刻實質,并能進行充分的說明。
    中:對問題有一定的認識,但不夠深刻,如:能看到老太太法律意識提高的一面,但對老太太不能利用法律充分維護自己權益的一面沒有足夠的認識;能自圓其說。
    差:就事論事,沒有看到事件揭示的深層意義。
    (10)與前幾年相比,最近一兩年來,文憑熱在社會上又開始有了明顯的升溫。尤其是一些高校年輕教師和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對于文憑更加熱衷。請問,你對這一現(xiàn)象有何認識?這一現(xiàn)象有何社會影響?
    出題思路:智能性問題。通過了解考生對平時接觸到的問題的看法,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應全面分析這一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從正面來看,首先,社會對知識和學歷重視程度在增加;其次,年輕人自我發(fā)展的意識更為強烈,愿意多學知識和技能,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個人有更好的發(fā)展等。然而,從反面來看,也不排除當前一些高校廉價學歷泛濫、客觀上存在著在職者取得較高學歷比較容易的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一方面整個教師及公務員隊伍素質有所提高,職務晉升的條件更加規(guī)范化;另一方面,使晉升制度刻板化,可能造成埋沒人才,造成部分人不安心工作等。
    評分參考標準:
    好:能從正反兩方面分析這一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及影響,論述清楚,有說服力。
    中:能從兩個方面考慮問題,能列出有關的原因及影響,但不夠全面。
    差:僅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原因及影響,或泛泛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