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human caring theory in teaching of experim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ZHU Qune.Medical School of 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caring in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Methods Watson‘s theory of human caring is employed as guiding principle while new approach is adopted and new pattern of caring based on human caring theory is introduced.In addition’such new procedures as invented dialogu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re used for the old ones in the hope to apply the human caring theory in details.The new approach is implemented in teaching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of grade 2004.Results Our new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operat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a(chǎn)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human caring.Conclusion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the future and avoid dispute between them’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human caring theory earlier in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 and foster the consciousness of human caring.
[Key words] human caring theory;teaching of experiment;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dispute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人性照護理論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教授、護理理論家華生(WatsonJ)博士于1979年創(chuàng)立,經(jīng)過她不斷完善后,于1985年再次修訂發(fā)表理論著作《護理:人性科學和人性照護》[1]。她的人性照護理論包括10個人性照護因素:(1)形成人性―利他主義價值體系;(2)護士在護理實踐中為患者灌輸信心與希望;(3)培養(yǎng)對自己及他人的敏感性;(4)發(fā)展助人―信賴的關(guān)系;(5)增進并接受正、負向感受的表達;(6)護士使用系統(tǒng)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做決策;(7)增進人際間教與學的互動關(guān)系;(8)提供支持性、保護性及糾正性的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及精神的環(huán)境;(9)協(xié)助滿足人的需要;(10)允許存在現(xiàn)象的力量。她強調(diào)人性照護是護理的本質(zhì),人性照護必須是護理人員結(jié)合科學與人文知識在與患者的互動關(guān)系中按照人性照護的10個因素來完成[2]。
該理論提出之后,對臨床護理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華生的理論被用于指導臨床護理實踐,其中有名的是1988年在美國的“丹佛人性關(guān)懷護理計劃”[2]。同時,隨著中外護理理念的不斷交融,她的人性照護理論指導下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被引入國內(nèi)并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廣泛應用,如對患者不再叫床號,而是尊稱姓名或職務;以個人命名的護理組出現(xiàn);手術(shù)患者迎候制度的出現(xiàn);等級護理公示制度的出現(xiàn);早晨問好制度的出現(xiàn);輸液一針穿刺失敗道歉制度的出現(xiàn);“委屈獎”制度的出現(xiàn)等[3]。相比之下,國內(nèi)為醫(yī)療機構(gòu)輸送大量高素質(zhì)護理專業(yè)人才的高等護理教育中護理實驗教學卻要滯后得多。鑒于國內(nèi)在人性照護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運用人性照護理論,結(jié)合10個人性照護因素,改變教學方法,引入人性照護護理模式,旨在使護生轉(zhuǎn)變護理服務理念,自覺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溝通交流能力,進而認識到護理過程是護患互動過程,只有建立和諧統(tǒng)一的新型護患關(guān)系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才能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2003級、2004級三年制護理專科生,共704人,男20人,女684人。所有學生均為高中起點、全國普通招生,平均年齡21歲。
1.2方法
1.2.1分組將2003級342人設為對照組,2004級362人設為實驗組。
1.2.2教學方式第一組采用傳統(tǒng)實驗教學方法,即教師按照教材中的操作程序,運用模型進行模擬演示操作;第二組采用改革后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授課,具體方法如下。
1.2.2.1補充理論教學不足,豐富實驗報告冊的填寫在理論教學中增加華生人性照護理論內(nèi)容介紹,并重點介紹該理論在指導臨床實踐的情況,特別是在我國實施的現(xiàn)狀。實驗報告在增加護患對話、溝通交流、人性化護理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同時,實驗課加以運用,課后實驗報告冊的填寫要求護生每次實驗后按自己運用人性照護理論所進行的操作程序如實填寫,不準照抄他人或照搬教材。
1.2.2.2運用華生人性照護理論,結(jié)合教材修改完善操作程序?qū)υ懈黜棇θ瞬僮黜椖?,在操作步驟前、中、后均設置護患對話、人性照護內(nèi)容并予以細化:(1)操作前給予患者溫馨問候,如“您好”、“早上好”、“您今天真精神”、“您今天真漂亮”等,新患者進行恰當?shù)淖晕医榻B,稱呼要有禮貌,“請”字當頭,“謝謝”結(jié)尾。然后簡單介紹病情與治療、操作目的、操作用物、操作過程與操作用物對患者可能帶來的不適與減輕方法。后征求患者是否同意,征得同意后請患者配合并詢問有無其他要求或需要,滿足其合理需求,不能滿足的需求也要進行解釋,盡量使患者滿意,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為順利完成操作打下基礎。(2)操作中動作輕柔,邊操作邊與患者溝通交流,隨時掌握患者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感,如有不適,適時指導患者,并給予恰當?shù)恼蚬膭?。如操作部位涉及患者的隱私,能更換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進行更換。不能替代者在不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基礎上,盡量減少暴露。如操作過程中有影響患者視覺、嗅覺的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等應盡量避開患者視線并避免污染患者衣物,盡早撤離。(3)操作完畢后首先謝謝患者配合,為患者妥善安排臥位,整理床單位,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對年老、記憶力差者并采用書面告知。然后征求患者服務過程中的感受、意見、建議,據(jù)此對以后的操作進行改進,對有不適者進行道歉,以表示對患者的尊重。后詢問患者有無其他需要并盡量滿足。對特殊患者(兒童、危重患者、情緒低落者等)還應結(jié)合情境恰當運用撫摸、握手等肢體語言??傊够颊咴诜杖讨懈惺艿奖蛔鹬?、理解、信任、同情。
1.2.2.3提供相對逼真的患者,為護患互動打下基礎在收集臨床各??谱o理中常用和常見的人際溝通用語、對話及人性化護理措施并編印成冊,發(fā)放到護生手中的同時,針對每項對人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均由護生扮演患者并輔以模型,與操作者配合,進行開放性對話。由于護生缺乏體驗,因此在每次對人操作的實驗前預先給患者假設不同的病種,讓護生根據(jù)具體病例及手冊中的基本內(nèi)容,上網(wǎng)、上圖書館查閱或去臨床醫(yī)院收集相關(guān)方面的知識。然后根據(jù)完善后的操作程序自行設計護患交流、不良感受、特殊提問、個別需求等,充分發(fā)揮她(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同時不斷變換病種,課前臨時配對組合,使操作者適應不同操作不同病種的人性照護與溝通。
2、結(jié)果
為了客觀評價改革后實驗教學模式的教學意義,采用兩種方法進行分析:一種是對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進行對比,結(jié)果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無明顯差異。而操作考核成績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1)。第二種方法是進行不記名問卷調(diào)查實驗組護生,以對該教學模式做出主觀評價。發(fā)出問卷362份,收回有效卷350份。具體結(jié)果為:94.86%的護生認為,通過運用該模式教學能培養(yǎng)護生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護患溝通交流能力,愿意配合教學改革;86.00%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具有吸引力,能調(diào)動護生學習積極性,促進主動性;67.14%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有助于克服膽怯心理;62.00%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自學及資料查詢能力。表1兩組護生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比較(略)
3、討論
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需要護生花更多的課外時間進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操作的參與和練習,我們實施前擔心對理論的學習造成影響,從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看,影響不明顯。而操作考試成績比較結(jié)果及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該實驗教學模式能提高護生《護理學基礎》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護患溝通交流能力,且半數(shù)以上的護生認為該模式對克服膽怯心理、自學、資料查詢、主動性等多方面有幫助。
隨著科技與護理學科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的技術(shù)、新的護理理念相繼出現(xiàn)并首先在臨床護理中加以應用,《護理學基礎》教材中雖不斷出現(xiàn)新的內(nèi)容和知識,但還是趕不上臨床護理的發(fā)展[4]。一方面,人性照護理論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5],為了培養(yǎng)適應臨床護理的新型專業(yè)人才,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人際交流環(huán)境,使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關(guān)心人、理解人、幫助人、尊敬人。而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操作對象為模型,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護患互動,引入人性照護護理模式后,改變了面對模型交流、操作的尷尬(護生操作時面無表情、言語生硬、動作粗魯或不時發(fā)笑),能使其真正轉(zhuǎn)變護理服務理念,自覺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人際溝通能力,為將來臨床護理中更好地運用人性化護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和2002年9月新的《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使醫(yī)療護理糾紛逐年上升,其中護理糾紛中投訴多的是護理服務質(zhì)量問題,而護理服務質(zhì)量中服務態(tài)度與溝通交流方面為投訴的首要原因[6~9],護理技術(shù)水平方面的投訴所占比例較?。?0~13]。鑒于當前臨床護理實際情況,有必要使護生充分認識到,在練好護理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只有自覺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護患觀念,加強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滿意的服務,才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進而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
傳統(tǒng)的護患觀念,加強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滿意的服務,才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進而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WatsonJ.Nursing:Humanscienceandhumancare.NewYork:NationalLeagueforNursing‘1985’1-3.
2.王慶華,劉化俠,楊新芳‘等。華生人性照護理論。護理研究’2004,18(12):2069-2070.
3.朱群娥。實驗教學中護士人性化護理意識的培養(yǎng)。護理研究,2005,19(10):2051.
4.楊新月?;A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jié)問題的探討。護理學雜志,2000,15(5):299.
5.陳海花。我國護理工作實施人文關(guān)懷的現(xiàn)狀。護理學報,2006,13(2):26.
6.覃麗錦。從護理投訴中分析護患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5,11(2):175.
7.陳艷姣。1989年~2000年度益陽市度護理糾紛發(fā)生原因及對策。當代護士,2002,6:26.
8.段功香,王蓉,杜娟。64例醫(yī)療護理糾紛原因剖析與防范措施。現(xiàn)代護理,2004,10(12):1153.
9.鄧筱娟。32例護理糾紛原因分析與對策。護理管理,2003,4:8.
10.孫玉華。護理糾紛47例原因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4):723.
11.周偉敏。53例護理糾紛原因分析與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2):12.
12.朱麗萍。護理糾紛39例分析及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4):781.
13.劉莼,郭麗英,夏輝,等。耳鼻咽喉科22起醫(yī)療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南方護理學報‘2005,12(5):88.
ZHU Qune.Medical School of 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caring in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Methods Watson‘s theory of human caring is employed as guiding principle while new approach is adopted and new pattern of caring based on human caring theory is introduced.In addition’such new procedures as invented dialogu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re used for the old ones in the hope to apply the human caring theory in details.The new approach is implemented in teaching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of grade 2004.Results Our new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operat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a(chǎn)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human caring.Conclusion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the future and avoid dispute between them’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human caring theory earlier in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 and foster the consciousness of human caring.
[Key words] human caring theory;teaching of experiment;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dispute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人性照護理論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教授、護理理論家華生(WatsonJ)博士于1979年創(chuàng)立,經(jīng)過她不斷完善后,于1985年再次修訂發(fā)表理論著作《護理:人性科學和人性照護》[1]。她的人性照護理論包括10個人性照護因素:(1)形成人性―利他主義價值體系;(2)護士在護理實踐中為患者灌輸信心與希望;(3)培養(yǎng)對自己及他人的敏感性;(4)發(fā)展助人―信賴的關(guān)系;(5)增進并接受正、負向感受的表達;(6)護士使用系統(tǒng)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做決策;(7)增進人際間教與學的互動關(guān)系;(8)提供支持性、保護性及糾正性的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及精神的環(huán)境;(9)協(xié)助滿足人的需要;(10)允許存在現(xiàn)象的力量。她強調(diào)人性照護是護理的本質(zhì),人性照護必須是護理人員結(jié)合科學與人文知識在與患者的互動關(guān)系中按照人性照護的10個因素來完成[2]。
該理論提出之后,對臨床護理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華生的理論被用于指導臨床護理實踐,其中有名的是1988年在美國的“丹佛人性關(guān)懷護理計劃”[2]。同時,隨著中外護理理念的不斷交融,她的人性照護理論指導下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被引入國內(nèi)并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廣泛應用,如對患者不再叫床號,而是尊稱姓名或職務;以個人命名的護理組出現(xiàn);手術(shù)患者迎候制度的出現(xiàn);等級護理公示制度的出現(xiàn);早晨問好制度的出現(xiàn);輸液一針穿刺失敗道歉制度的出現(xiàn);“委屈獎”制度的出現(xiàn)等[3]。相比之下,國內(nèi)為醫(yī)療機構(gòu)輸送大量高素質(zhì)護理專業(yè)人才的高等護理教育中護理實驗教學卻要滯后得多。鑒于國內(nèi)在人性照護方面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運用人性照護理論,結(jié)合10個人性照護因素,改變教學方法,引入人性照護護理模式,旨在使護生轉(zhuǎn)變護理服務理念,自覺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溝通交流能力,進而認識到護理過程是護患互動過程,只有建立和諧統(tǒng)一的新型護患關(guān)系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才能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2003級、2004級三年制護理專科生,共704人,男20人,女684人。所有學生均為高中起點、全國普通招生,平均年齡21歲。
1.2方法
1.2.1分組將2003級342人設為對照組,2004級362人設為實驗組。
1.2.2教學方式第一組采用傳統(tǒng)實驗教學方法,即教師按照教材中的操作程序,運用模型進行模擬演示操作;第二組采用改革后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授課,具體方法如下。
1.2.2.1補充理論教學不足,豐富實驗報告冊的填寫在理論教學中增加華生人性照護理論內(nèi)容介紹,并重點介紹該理論在指導臨床實踐的情況,特別是在我國實施的現(xiàn)狀。實驗報告在增加護患對話、溝通交流、人性化護理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同時,實驗課加以運用,課后實驗報告冊的填寫要求護生每次實驗后按自己運用人性照護理論所進行的操作程序如實填寫,不準照抄他人或照搬教材。
1.2.2.2運用華生人性照護理論,結(jié)合教材修改完善操作程序?qū)υ懈黜棇θ瞬僮黜椖?,在操作步驟前、中、后均設置護患對話、人性照護內(nèi)容并予以細化:(1)操作前給予患者溫馨問候,如“您好”、“早上好”、“您今天真精神”、“您今天真漂亮”等,新患者進行恰當?shù)淖晕医榻B,稱呼要有禮貌,“請”字當頭,“謝謝”結(jié)尾。然后簡單介紹病情與治療、操作目的、操作用物、操作過程與操作用物對患者可能帶來的不適與減輕方法。后征求患者是否同意,征得同意后請患者配合并詢問有無其他要求或需要,滿足其合理需求,不能滿足的需求也要進行解釋,盡量使患者滿意,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緒,為順利完成操作打下基礎。(2)操作中動作輕柔,邊操作邊與患者溝通交流,隨時掌握患者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感,如有不適,適時指導患者,并給予恰當?shù)恼蚬膭?。如操作部位涉及患者的隱私,能更換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進行更換。不能替代者在不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基礎上,盡量減少暴露。如操作過程中有影響患者視覺、嗅覺的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等應盡量避開患者視線并避免污染患者衣物,盡早撤離。(3)操作完畢后首先謝謝患者配合,為患者妥善安排臥位,整理床單位,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對年老、記憶力差者并采用書面告知。然后征求患者服務過程中的感受、意見、建議,據(jù)此對以后的操作進行改進,對有不適者進行道歉,以表示對患者的尊重。后詢問患者有無其他需要并盡量滿足。對特殊患者(兒童、危重患者、情緒低落者等)還應結(jié)合情境恰當運用撫摸、握手等肢體語言??傊够颊咴诜杖讨懈惺艿奖蛔鹬?、理解、信任、同情。
1.2.2.3提供相對逼真的患者,為護患互動打下基礎在收集臨床各??谱o理中常用和常見的人際溝通用語、對話及人性化護理措施并編印成冊,發(fā)放到護生手中的同時,針對每項對人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均由護生扮演患者并輔以模型,與操作者配合,進行開放性對話。由于護生缺乏體驗,因此在每次對人操作的實驗前預先給患者假設不同的病種,讓護生根據(jù)具體病例及手冊中的基本內(nèi)容,上網(wǎng)、上圖書館查閱或去臨床醫(yī)院收集相關(guān)方面的知識。然后根據(jù)完善后的操作程序自行設計護患交流、不良感受、特殊提問、個別需求等,充分發(fā)揮她(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同時不斷變換病種,課前臨時配對組合,使操作者適應不同操作不同病種的人性照護與溝通。
2、結(jié)果
為了客觀評價改革后實驗教學模式的教學意義,采用兩種方法進行分析:一種是對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進行對比,結(jié)果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無明顯差異。而操作考核成績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1)。第二種方法是進行不記名問卷調(diào)查實驗組護生,以對該教學模式做出主觀評價。發(fā)出問卷362份,收回有效卷350份。具體結(jié)果為:94.86%的護生認為,通過運用該模式教學能培養(yǎng)護生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護患溝通交流能力,愿意配合教學改革;86.00%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具有吸引力,能調(diào)動護生學習積極性,促進主動性;67.14%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有助于克服膽怯心理;62.00%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自學及資料查詢能力。表1兩組護生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比較(略)
3、討論
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需要護生花更多的課外時間進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操作的參與和練習,我們實施前擔心對理論的學習造成影響,從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看,影響不明顯。而操作考試成績比較結(jié)果及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該實驗教學模式能提高護生《護理學基礎》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護患溝通交流能力,且半數(shù)以上的護生認為該模式對克服膽怯心理、自學、資料查詢、主動性等多方面有幫助。
隨著科技與護理學科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的技術(shù)、新的護理理念相繼出現(xiàn)并首先在臨床護理中加以應用,《護理學基礎》教材中雖不斷出現(xiàn)新的內(nèi)容和知識,但還是趕不上臨床護理的發(fā)展[4]。一方面,人性照護理論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5],為了培養(yǎng)適應臨床護理的新型專業(yè)人才,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人際交流環(huán)境,使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關(guān)心人、理解人、幫助人、尊敬人。而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操作對象為模型,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護患互動,引入人性照護護理模式后,改變了面對模型交流、操作的尷尬(護生操作時面無表情、言語生硬、動作粗魯或不時發(fā)笑),能使其真正轉(zhuǎn)變護理服務理念,自覺培養(yǎng)人文關(guān)懷品德和人際溝通能力,為將來臨床護理中更好地運用人性化護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和2002年9月新的《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使醫(yī)療護理糾紛逐年上升,其中護理糾紛中投訴多的是護理服務質(zhì)量問題,而護理服務質(zhì)量中服務態(tài)度與溝通交流方面為投訴的首要原因[6~9],護理技術(shù)水平方面的投訴所占比例較?。?0~13]。鑒于當前臨床護理實際情況,有必要使護生充分認識到,在練好護理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只有自覺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護患觀念,加強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滿意的服務,才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進而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
傳統(tǒng)的護患觀念,加強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滿意的服務,才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進而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WatsonJ.Nursing:Humanscienceandhumancare.NewYork:NationalLeagueforNursing‘1985’1-3.
2.王慶華,劉化俠,楊新芳‘等。華生人性照護理論。護理研究’2004,18(12):2069-2070.
3.朱群娥。實驗教學中護士人性化護理意識的培養(yǎng)。護理研究,2005,19(10):2051.
4.楊新月?;A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jié)問題的探討。護理學雜志,2000,15(5):299.
5.陳海花。我國護理工作實施人文關(guān)懷的現(xiàn)狀。護理學報,2006,13(2):26.
6.覃麗錦。從護理投訴中分析護患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5,11(2):175.
7.陳艷姣。1989年~2000年度益陽市度護理糾紛發(fā)生原因及對策。當代護士,2002,6:26.
8.段功香,王蓉,杜娟。64例醫(yī)療護理糾紛原因剖析與防范措施。現(xiàn)代護理,2004,10(12):1153.
9.鄧筱娟。32例護理糾紛原因分析與對策。護理管理,2003,4:8.
10.孫玉華。護理糾紛47例原因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4):723.
11.周偉敏。53例護理糾紛原因分析與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2):12.
12.朱麗萍。護理糾紛39例分析及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4):781.
13.劉莼,郭麗英,夏輝,等。耳鼻咽喉科22起醫(yī)療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南方護理學報‘2005,1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