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龜兔賽跑的精神買基金

字號:

我從2003年開始涉足股市,幾次小試牛刀后,結果卻是“炒股不成反賠把米”。我經(jīng)過反復思考后,覺得像自己這樣的工薪族,沒有資金優(yōu)勢,又沒有信息來源,炒股還不如“養(yǎng)基”省事。
    回憶起第一次買基金的經(jīng)歷,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那是2006年底,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基金,我當時可真是一頭霧水。在請教了有經(jīng)驗的同事后,我選擇了華夏紅利、上投優(yōu)勢兩只基金。
    剛買上基金那段日子里,我天天盯著凈值看,感覺基金漲得真慢。而且當時我老公還在炒股,他更是個沉不住氣的家伙,每天都在給我吹耳邊風,念叨他的股票今天漲了多少,我看著自己的基金還在原地踏步,心里那個急喲。好幾次我都想贖回,然后再重新殺回股市。但有經(jīng)驗的同事把我勸住了。隨后,同事從網(wǎng)上找了很多的基金資料給我學習,補充完知識后,我才明白基金要注重長期投資,不能經(jīng)常進行波段操作。
    從那以后,不管股指漲漲跌跌,我始終堅持不看行情抱長線。但這并不代表我買進基金就想坐享發(fā)財了,我還是很關心股市的走勢和整體的經(jīng)濟情況,只是不因一時的漲跌而患得患失。
    去年“5·30”大跌之前,身邊很多朋友炒股的收益遠遠超過了我,但我也并不眼紅,到了“5·30”大跌之后,炒股的朋友就再也沒有恢復元氣,而我的基金卻一直在穩(wěn)步賺錢。
    談到這里,我的感慨頗深:買基金實際上就是打一場持久戰(zhàn),不能爭一時的長短,應注重長期的回報。龜兔賽跑中,烏龜之所以能勝出,就是因為它具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相信,這種精神在買基金上也是適用的。
    從去年十月中旬開始,股指不斷進行調整,我的基金凈值也比以前明顯縮水。有一段時間,我也考慮要不要把之前賺的錢落袋為安,畢竟“現(xiàn)金為王”嘛。而且,我也不像原來那樣,是因為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而想贖回,而是想通過贖回規(guī)避一定的市場風險。
    但我并沒有貿(mào)然行動,而是多方了解信息,在參考了眾多專家、機構的觀點后,我覺得,2008年股市總體上來說還是牛市,只是震蕩會比去年加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像我這樣并非專業(yè)的投資者,還是應該長期持有基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