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政調解分析報告 行政調解存在的問題(3篇)

字號: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膱蟾娴姆段哪0?,希望能夠幫到你?
    行政調解分析報告 行政調解存在的問題篇一
    1、領導高度重視,健全工作機構
    結合我局實際,完善和加強了我局行政調解組織機構。成立局行政調解委員會,由黨組書記、局長姚陳云局長,黨組成員王美紅任副主任,各股室股長為成員。行政調解委員會下設局行政調解辦公室,由法規(guī)科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明確了行政調解委員會和行政調解辦公室職責。
    2、嚴格規(guī)范審計聽證程序
    為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依法行政,我局根據(jù)《審計法實施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在作出較大數(shù)額罰款的`處罰決定前,應告知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明確聽證告知程序、規(guī)范了聽證筆錄和聽證文書。
    3、建立檔案管理備案制度
    為加強本文書立卷工作,歸檔的文件材料按年度立卷,分別立卷歸檔。堅持部門收集、管理文件材料制度。我局指定文書人員,負責管理本部門的文件材料,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
    4、嚴格考核問責
    我局把行政調解工作作為綜治、維穩(wěn)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并納入目標管理。對調解工作成績突出的責任股室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對調解工作不落實,導致矛盾糾紛突出、發(fā)生重大事件的責任股室,將追究相關責任。
    20××年我局無行政爭議事項。
    嚴格執(zhí)行《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按照《國家審計準則》規(guī)范審計工作,持續(xù)不斷地加強業(yè)務學習和審計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建立長效的預警機制,促進依法行政,推動社會和解發(fā)展。
    行政調解分析報告 行政調解存在的問題篇二
    市行政調解指導中心:
    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堅持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xx”的工作主題,緊緊圍繞“重在基層、重在預防”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增添舉措,扎實推進行政調解工作。按照要求,我局認真開展了自查,自查得分為100分?,F(xiàn)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狠抓基礎,全力推進。(自查得分:28分)
    1.抓隊伍建設。一是建立機構。新成立了行政調解中心,中心下設辦公室和6個調解工作組,辦公室負責案件交辦、材料歸檔等日常工作,工作組負責承辦糾紛調解。二是儲備人才。以本部門業(yè)務骨干為主體,其他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作為特邀調解員,建成行政調解員人才庫,市本級已儲備人才31人。三是注重培訓。按照“三懂一會”(懂政治、懂法律、懂政策,會做群眾工作)的總體要求,對280名基層勞動保障行政調解員進行培訓,共培訓600余人次,提高業(yè)務水平。
    2.抓平臺建設。一是抓硬件投入。今年5月投入10萬余元將調解中心搬遷至主樓,使之更具規(guī)模和實用性,同時保障調解工作經費。二是抓軟件規(guī)范。在總結以往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了行政調解工作流程等相關制度并上墻公示,完善了《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tǒng)行政調解工作管理暫行辦法》。三是落實工作經費,兌現(xiàn)個案獎勵,保障行政調解工作正常進行。
    3.抓機制建設。一是完善了市、縣、鄉(xiāng)三級調解機制,對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實行“三三調解”。如在處理瑞德實業(yè)xxxx有限公司兩名職工因解除勞動關系與公司發(fā)生爭議問題時,初期經調解中心工作組多次調解未成功,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后我們仍未放棄調解,經副主任、主任多次調解,終于讓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并撤訴。二是對涉及部門多影響面寬的復雜疑難案件,實行聯(lián)合調解。今年以來,在處理xxxx公司與xx名職工的勞動關系糾紛問題上,會同市中級人民法院等部門進行聯(lián)合調解,妥善化解了矛盾糾紛,由公司向職工支付了46萬元的'經濟補償及加班工資。在處理xxxxxx公司與xx名職工的勞動關系的重大糾紛問題時,市、縣、鄉(xiāng)三級聯(lián)動,歷時三個月終于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消除了重大不穩(wěn)定因素。三是實行行政調解工作聯(lián)絡制度,在市、縣(區(qū))兩級人社部門分別設立了一名聯(lián)絡員,按月報送行政調解報表,隨時報送行政調解信息,及時針對反饋問題制定對策。四是實行行政調解回訪制度,行政調解中心辦公室應積極做好相關材料收集、整理和歸檔。達成調解協(xié)議一個月內,調解工作組應對當事人進行回訪,了解調解協(xié)議的落實情況,并敦促當事人按時履行調解協(xié)議。
    (二)靈活方法,柔性化解糾紛。(自查得分:50分)
    1.突出溫馨調解。一是注重環(huán)境溫馨,以“和為貴”為行政調解室大背景,凸顯人文關懷,促使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協(xié)商問題。二是注重過程溫馨,堅持公開、公正、公平,不厭其煩講政策、說道理,反復多次調解,力爭每一件糾紛在進入法律程度之前得到圓滿解決。三是注重服務溫馨,堅持熱情大方,耐心細致,不卑不亢,用語規(guī)范,增強行政調解親和力。
    2.靈活方式方法。針對不同群體、不同案件,采取不同的調解方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3.堅持主動調解。為避免不服仲裁裁決、行政復議、信訪答復結果引起的長期訴訟,切實保障職工權益的及時兌現(xiàn),我們提前介入各類糾紛,逐步建立起以行政調解為前,集中調解為手段的人力資源糾紛調處機制。今年以來,我局調解147件,調解成功142件,調解成功率96.6%。
    (三)加強指導,構建網絡。(自查得分:22分)我局嚴格實行指導調解考評制度,將指導區(qū)縣行政調解工作規(guī)范到日常工作中,并根據(jù)指導行政調解工作成果對的個人進行獎懲。目前,鄉(xiāng)鎮(zhèn)勞動保障所設立了調解室,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設立了調解中心,形成以基層勞動保障站所為依托,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主體,覆蓋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三級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調解網絡,人員、經費得到了保證,確保“小糾紛不出鄉(xiāng)、大糾紛不出縣、突出問題不出市”的目標。通過大力開展行政調解工作,我局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多數(shù)糾紛在5日以內得以化解,一些重大疑難案件的調解最長時限也沒有超過兩個月。勞動爭議案件明顯減少,來信來訪、舉報投訴案件也呈下降。今年以來,全市人社系統(tǒng)共調解551件,調解成功512件,調解成功率92.9%。
    行政調解分析報告 行政調解存在的問題篇三
    今年,我辦的行政調解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法制辦的指導下,按照建設法治政府和平安的要求,充分發(fā)揮行政調解工作職能,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限度地化解各類行政糾紛、社會矛盾糾紛,將糾紛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tài)。
    為充分發(fā)揮行政機關的調節(jié)作用,強化調解意識,履行調解職能,減少矛盾糾紛激化,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行政管理環(huán)境。我辦領導高度重視,將依法行政調解工作列入辦議事日程,及時召開辦務會,專題研究落實行政調解工作各項任務。成立了以主任為組長的行政調解領導小組,負責行政調解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同時下設行政調解辦公室。
    我辦堅持以信訪和辦理各項工作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宣傳《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以及本部門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權意識,自覺把調解作為解決矛盾糾紛的主要途徑。
    在經過與人民調解認真的分析對比之后,我辦初步擬定了開展行政調解工作的制度、程序,對開展行政調解的受案范圍、條件、原則做作了規(guī)定。要求行政調解人員嚴格執(zhí)行《首問責任制》、《辦結制》、《責任追究制》,案件落實到人、責任落實到人。建立信息報送聯(lián)絡制度,明確一名信息聯(lián)絡員,專門負責收集行政調解有關信息和數(shù)據(jù)。堅持既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又相互銜接、整體聯(lián)動的原則,對不愿進行行政調解或未達成協(xié)議的`,我辦積極引導當事人運用行政復議、裁決等方式進行解決。實現(xiàn)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大調解有機銜接。
    一是以預防、化解矛盾糾紛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嚴防矛盾糾紛激化,即使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二是積極發(fā)揮行政調解職能,強化盡職盡責和服務意識,堅持實行辦領導接訪制度和接待登記制度,對群眾的來訪,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想辦法解決,對于確實不能解決的也堅持向群眾耐心、細致地做好說服和解釋工作。三是嚴格落實接待登記制度,對群眾的每一件來信來訪事項均認真進行登記,做好記錄,并交由相關責任人限期辦理,及時向來信來訪群眾告知辦理結果,積極進行調解和疏導,力求在我辦內解決爭議。四是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每月一次排查不穩(wěn)定信息上報制度,認真梳理了我辦存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并針對性地制定了有效處置方案,有效防止了非正常上訪、重復上訪、集體上訪,以及群眾事件的發(fā)生。
    (一)宣傳工作不夠深入廣泛。由于對行政調解宣傳的不夠廣泛深入,群眾對行政調解還缺乏認識,致使其缺乏群眾基礎。
    (二)觀念更新不夠,對行政調解工作方法、以及與其他糾紛化解方式之間的區(qū)別和銜接認識不足,影響行政調解工作效率。
    (三)行政調解人員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糾紛調解需要辦案人員具有較高的業(yè)務能力,我辦行政調解工作人員經驗不足,精通法律、提供高效優(yōu)質服務的人才還較少。
    下一步,我辦將認真按照縣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對行政調解工作的安排,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行政調解工作,力爭行政調解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行政調解工作的組織領導,制訂完善相關制度和工作措施,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宣傳,引導群眾依靠行政調解途徑解決糾紛爭議。
    三是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行政調解辦案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繼續(xù)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