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合同之債的保全
一、債的保全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債的保全是債權人為了確保其債權的實現(xiàn)而采取的防止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的法律措施。債的保全措施有代位權與撤銷權兩項。
(二)特征
1、債的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債務人責任財產的不當減少。
責任財產是指債務人用以清償其債務的全部財產的總和,其與自由財產相對立。所謂自由財產是指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財產,法院不得扣押和強制執(zhí)行的財產。
2、債的保全是債的對外效力之一,債權人撤銷權和代位權均涉及到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的利益。
二、債權人的代位權
(一)代位權的概念
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的權利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實現(xiàn)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之權利的權利。
(二)代位權的構成要件
1、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須有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在。
2、須債權人與債務之間的債務及債務人與第三人(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均到清償期。
3、須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的權利權利
所謂怠于行使權利,是指能夠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若債務人不能行使、或者雖然行使但無結果債權人均不得行使代位權
4、須債務人怠于行使權利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
所謂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乃是指由于債務人不行使對次債務人的權利直接導致債務人不能履行對債權人的債權。若債務人能夠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債務僅是不愿意履行,此時債權人只能訴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而不得行使代位權。
(三)代位權的行使
1、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權利。
2、債權人代位權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行使。
(1)管轄法院
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4條規(guī)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guī)定提出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6條規(guī)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年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3、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范圍,以保全債權的必要范圍為限。
(四)代位權行使的效力
1、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2、次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自己對債務人的一切抗辯。
3、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4、債權人只能在本人債權額內提起代位權訴訟,也不得超出債務人權利的范圍。
三、債權人的撤銷權
(一)概念
撤銷權是指當債務人實施了減少其責任財產的處分行為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可依法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所實施之行為的權利。
(二)構成要件
1、客觀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減少財產的處分行為。減少財產的行為包括無償行為和有償?shù)菂s使總財產減少的行為,如非正常壓價行為。這些行為主要包括:贈與他人財產、非正常壓價、為原先沒有擔保的債務提供擔保、放棄債權等。
(2)該減少財產的行為損害了債權人的債權。
(3)該減少財產的行為必須是純粹財產行為,身份行為即使導致債務人的財產減少也不能進行撤銷。
(4)該減少財產行為必須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2、主觀要件
(1)對于無償行為無須主觀要件
(2)有償行為,必須債務人和第三人有詐害債權的惡意,即明知該減少財產的行為有損債權人的債權仍然實施。
(三)撤銷權的行使
1、債權人撤銷權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訴訟方式行使。
2、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4條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受讓人為第三人。
1、銷權在行使范圍上,以保全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4、除斥期間,撤銷權應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四)撤銷權的效力
1、債權人一旦行使撤銷權,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或債務人與第三人實施的民事行為就歸于無效,從而發(fā)生無效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
2、行使撤銷權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一、債的保全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債的保全是債權人為了確保其債權的實現(xiàn)而采取的防止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的法律措施。債的保全措施有代位權與撤銷權兩項。
(二)特征
1、債的保全的目的在于防止債務人責任財產的不當減少。
責任財產是指債務人用以清償其債務的全部財產的總和,其與自由財產相對立。所謂自由財產是指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財產,法院不得扣押和強制執(zhí)行的財產。
2、債的保全是債的對外效力之一,債權人撤銷權和代位權均涉及到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的利益。
二、債權人的代位權
(一)代位權的概念
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的權利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實現(xiàn)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之權利的權利。
(二)代位權的構成要件
1、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須有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在。
2、須債權人與債務之間的債務及債務人與第三人(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均到清償期。
3、須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的權利權利
所謂怠于行使權利,是指能夠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若債務人不能行使、或者雖然行使但無結果債權人均不得行使代位權
4、須債務人怠于行使權利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
所謂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乃是指由于債務人不行使對次債務人的權利直接導致債務人不能履行對債權人的債權。若債務人能夠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債務僅是不愿意履行,此時債權人只能訴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而不得行使代位權。
(三)代位權的行使
1、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對次債務人的權利。
2、債權人代位權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行使。
(1)管轄法院
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4條規(guī)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guī)定提出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6條規(guī)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年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3、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范圍,以保全債權的必要范圍為限。
(四)代位權行使的效力
1、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2、次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自己對債務人的一切抗辯。
3、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4、債權人只能在本人債權額內提起代位權訴訟,也不得超出債務人權利的范圍。
三、債權人的撤銷權
(一)概念
撤銷權是指當債務人實施了減少其責任財產的處分行為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可依法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所實施之行為的權利。
(二)構成要件
1、客觀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減少財產的處分行為。減少財產的行為包括無償行為和有償?shù)菂s使總財產減少的行為,如非正常壓價行為。這些行為主要包括:贈與他人財產、非正常壓價、為原先沒有擔保的債務提供擔保、放棄債權等。
(2)該減少財產的行為損害了債權人的債權。
(3)該減少財產的行為必須是純粹財產行為,身份行為即使導致債務人的財產減少也不能進行撤銷。
(4)該減少財產行為必須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2、主觀要件
(1)對于無償行為無須主觀要件
(2)有償行為,必須債務人和第三人有詐害債權的惡意,即明知該減少財產的行為有損債權人的債權仍然實施。
(三)撤銷權的行使
1、債權人撤銷權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訴訟方式行使。
2、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4條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受讓人為第三人。
1、銷權在行使范圍上,以保全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4、除斥期間,撤銷權應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四)撤銷權的效力
1、債權人一旦行使撤銷權,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或債務人與第三人實施的民事行為就歸于無效,從而發(fā)生無效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
2、行使撤銷權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