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口述:逆風飛揚的中考“瓷”娃娃

字號:

“挫折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人,關鍵在于你的選擇”,說這話的是從小就患上先天性髖骨關節(jié)脫位癥的17歲女孩王芃芃。
    這個幾乎是在醫(yī)院長大的孩子,學習成績優(yōu)異,連續(xù)3年被評為區(qū)級三好學生、十佳少年。今年又被評為北京市感動青春優(yōu)秀中學生。今年中考,她以總分491分考入了北京育才學校。
    “瓷”娃娃一碰就倒
    從1歲半開始,王芃芃先后做過4次大手術,手術后,她的右腿仍然不方便,腳后跟完全使不上勁兒,不能像同齡人那樣無拘無束地蹦蹦跳跳,不能長時間走路,甚至“站都站不穩(wěn)”。因為右腿的原因,她幾乎沒有平衡能力,不僅不能上體育課,連正常的上樓下樓對她都成了挑戰(zhàn)。樓梯上與同學的碰撞是常事,但她卻像個“瓷”娃娃一樣,只要被碰到,就會因站不穩(wěn)而崴腳甚至摔倒。她經常拖著腫得又紅又亮的腳去上課。后來,每次上下樓的時候,班里的同學就在周圍形成一個保護圈護著她?!拔矣X得自己走路就像個老人一樣費勁兒,連書包都背不動。”她說。
    芃芃說,她平均每兩年半就要上手術臺?,F(xiàn)在的“站不穩(wěn)”還是經過了4次大手術才達到的“理想狀態(tài)”。
    11歲那年,芃芃又住院治療,那是她印象深的手術。在刺眼的無影燈下,她躺在冰冷的手術臺上,任憑醫(yī)生在她的胯上“破土動工”。當父母的呼喚將她從睡夢中驚醒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腰部以下全部纏著堅硬的石膏,一點兒也不能動??粗改附箲]的眼神,為了不讓他們更擔心,懂事的芃芃把眼淚咽了回去。她勇敢地闖過了術后抗炎的第一關,而出院后又一個難關擺在她面前——漫長的恢復鍛煉階段。由于她的下半身長時間裹在石膏里,躺在床上無法動彈,身體上的傷痛和精神上的孤獨讓這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瀕臨崩潰。這時,芃芃的父親就在床頭給她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給她講張海迪的故事。芃芃說:“他們的執(zhí)著信念和崇高品德震撼、激勵著我,讓我從悲傷和絕望中走了出來?!?BR>    別人學一遍她要學三遍
    芃芃每次手術后都要休學大半年重新學走路。雖然上一兩年課就要休學一段時間,但芃芃的功課從沒落下。每次動完手術在家休養(yǎng),她就讓父母為自己在床上放一張小桌子,用枕頭和棉被做靠背。芃芃就是這樣半靠半趴學習的,有時候一翻身傷口就會滲出血來,石膏上常常是血跡斑斑。在11歲那次手術后半年的休息時間里,她堅持完成了3門主課的學習,期末考試時,爸爸背著她進了考場。結果,3門考試成績都達到了95分以上。
    芃芃經常因生病請假,但不管是剛打完針還是正在發(fā)燒,她都會每天堅持自學完當天的功課,絕不拖到第二天。
    因為多次做全麻手術,芃芃的記憶力明顯衰退,別人一遍就能記住的東西,她要三四遍才能記住。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她就“笨鳥先飛”,課前多看多學,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功夫。課間別人休息時,她就預習下堂課的內容,晚上學到十一二點也是家常便飯。芃芃的班主任說,身體的殘疾沒有讓她變得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她只是更努力、更堅強。
    父親是避風港灣
    正當芃芃滿懷信心地在學習上穩(wěn)步前行時,一場“暴風雨”悄無聲息地向她襲來,將她推入了痛苦的谷底——父母離異了。
    面對殘缺的家庭,她開始懷疑母親是不是因為自己離開了父親,懷疑母親放棄了自己,每天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這時,父親告訴她,他和母親只是分開,但都永遠愛她。為了照顧她,當工人的父親辦了內退手續(xù)。將近60歲的父親從此又當?shù)之攱?,悉心照顧她的生活。父親一個大男人,有時比女人還心細。對芃芃情緒的起伏,父親都能及時體察。一見女兒心情不好,父親就會想辦法逗她開心。
    因為站不穩(wěn)易摔跤,父親不放心芃芃自己坐公交車出門。每天早晨,父親都騎著電動車接送她上學。,剛出門的父女倆就碰上了傾盆大雨,旁邊沒有避雨的地方,等到了學校,兩人已渾身濕透。就這樣,初中3年,芃芃一直早到校。
    初二暑假,為了準備中考沖刺,芃芃也和別的同學一樣在外面報了不少輔導班,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父親就帶著她奔波在各個輔導班之間。有時候連午飯也來不及吃,她就坐在電動車后座上啃著涼饅頭,而父親卻一直餓著。芃芃看著父親花白的頭發(fā)和佝僂的背影,常常感到一陣陣心酸。芃芃說:“父親寬厚的肩膀永遠是我避風的港灣,不管有什么困難,父親都會和我在一起。”
    “不能一直依賴,別人給我擁戴,就算風雨覆蓋,我也不怕重來。”這首《揮著翅膀的女孩》是芃芃喜歡的歌,挫折讓這個17歲的女孩學會了直面艱難的人生,并逆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