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業(yè)界動態(tài):提高中譯外水平乃當務之急

字號:

(林戊蓀,中國譯協(xié)常務副會長、原國際譯聯(lián)理事、《中國翻譯》雜志主編、資深翻譯家。曾擔任《北京周報》雜志社副總編、代社長、中國外文局局長等職務。從事口、筆譯翻譯工作五十余年,主要譯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論語》等,修改、審定重要著作和文件逾百萬字。)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敵視我們,對我們驚醒經(jīng)濟和文化封鎖,所以及時地將中國的聲音傳達到全世界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外交文件一般由外交部負責翻譯,而政治和理論書籍的翻譯何出版,則由國際新聞局的編撰處(外文出版社的前身)負責?!豆餐V領》毛澤東的一些文章都是新中國早的譯作。20世紀60年代以來,《毛澤東選集》以及黨和人大會議期間發(fā)表的某些政治文件的翻譯更是這方面的精品。
    一般說,這類文件的翻譯都靠大兵團作戰(zhàn),整個工作分解為三步。首先,由中國同志(時間緊時由一批人做)譯出初稿,然后由外國同志加工潤色,再由政治上有經(jīng)驗又懂外語的負責同志后定稿。毛選的翻譯更是認真仔細,由高水平的中外專家共同討論,逐字逐句地核對定稿。這一工作程序,可以比做接力賽,也像三級火箭,缺一不可。中國同志所負擔的初稿如果文法頻頻出錯、遺漏或曲解愿意,后面的工作就會事倍功半。參與毛選翻譯工作的程鎮(zhèn)球同志曾撰文介紹國這方面的經(jīng)驗,曾在外文社和中央編譯局工作過的美國友人瓊.平卡姆寫過《中式英語之鑒》??梢哉f,這兩份材料,是理論和政治翻譯的經(jīng)驗之談,值得后人認真閱讀借鑒。應該承認,后來的領袖著作,翻譯的水平都無法與毛選英譯本比擬。 我要年薪百萬
    文學翻譯是一項公認難度較大的工作,尤其是將古文譯成外文。5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大量的近現(xiàn)代作品,而且將《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些古典文學名著譯成英文出版。經(jīng)驗證明,“中西合璧”的辦法相當成功。楊憲益的中外文修養(yǎng)是一流的,于是譯出大量高水平的譯作。沙博理早年攻讀中文,長期在北京生活工作,他對俚語比較熟悉,再有夫人鳳子的支持,充分發(fā)揮了自己所長。美國教授Moss Robert熟悉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他譯《三國演義》有獨到之處,又有外文局資深專家任家楨幫他核對,英譯本問世后成為中外廣為稱頌的精品。
    科技和其它專業(yè)的翻譯,有自己獨特的規(guī)律。一般非本專業(yè)人士無法問津,因為“局外人”對中文原文的內(nèi)容往往不甚了了,更談不上翻譯了。如,當前有許多科技論文需要在國際學術(shù)雜志發(fā)表,如果原文不是以外文寫成,翻譯的需求量可觀。辦法還是由專業(yè)人士擔任初譯,由對科技有一定了解的老翻譯或外國人潤色,由科學家本人定稿。
    中譯外的艱辛往往不為外人所知,要求譯者默默無聞和扎扎實實地工作,長期積累經(jīng)驗,才能循序漸進,攀登高峰,只有安心于日常的細節(jié)并從中得到樂趣的人才能堅持到底。翻譯還要求廣博的知識,如果沒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恒心,是無法取得這塊“金牌”的。
    其次,翻譯與外語有密切的關系,但又與其有別。外語差的任固然無法勝任翻譯工作,但外語好的人,也并非必然成為好翻譯。翻譯要求通過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準確傳遞原文的信息。做好中譯外的工作,沒有中文的底子,缺乏對原文的理解,也是無法勝任的。這是初學者往往容易忽略的一點。中譯外同時要求醫(yī)流暢的外語傳達原語的內(nèi)容和風格。不肯在外語上真正下功夫,不能精益求精,不準備“十年磨一劍”是無法有所成就的。
    再次,翻譯是跨文化的,翻譯要研究譯入語國家的文化,翻譯時對原文做必要的取舍甚至增添。
    后,也是重要的一點,中譯外工作要求大量的人才。建國初期,響應祖國的號召,大批留學生和華僑從海外歸來,成為外文局和其他單位的一個方面軍,與解放前翻譯人員,以及我們自己培養(yǎng)的大學生,形成三結(jié)合的隊伍。他們在老干部的領導下,努力工作,是中譯外的主力。從50年代起,周恩來總理和陳毅總理十分關心外語人員,包括所謂“小語種”人員的培養(yǎng)。許多語種的課程,就是那時建立的。時代和形勢均發(fā)生了變化,然而,這一“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因素”的方針,至今仍然閃耀著它的光輝。隨著漢語的普及,將會有更多的外國人掌握漢語。盡管有這一大趨勢,中譯外的工作今后還將主要依靠中國人自己來做。因此,在大學中培養(yǎng),在各類??茖W校中培養(yǎng)和在職人員邊工作邊學習的體制需要早日建立。
    我國作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大國,呼喚著比現(xiàn)在人數(shù)更多、水平更高的翻譯隊伍。從我國中譯外水平看,從我國大城市的外語標志看,從我國商品的外文介紹看,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須待改進。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正快速向我們走來,中譯外的工作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