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審計師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練習題(20)

字號:

判斷題
    1.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在充分就業(yè)條件下不明顯,在非充分就業(yè)條件下則相對明顯。
    【答案】錯誤。
    2、政府轉移支付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
    【答案】錯誤。
    【解析】政府購買有著商品和勞務的實際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會需求和社會購買力,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而政府轉移支付是通過政府將收入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全社會的總收入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不計入國民收入的一部分。
    3、通貨膨脹是指某種商品物價水平的持續(xù)上漲。
    【答案】錯誤。
    【解析】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的持續(xù)普遍上漲。
    4.賒銷是擴大銷售的有力手段之一,企業(yè)應盡可能放寬信用條件,增加賒銷量。
    【答案】錯誤。
    【解析】賒銷雖然能擴大收入,但也會相應增加成本,并不是一定賒銷越多越好。
    5.在除息日之前,股利權從屬于股票;從除息日開始,新購入股票的人不能分享本次已宣告發(fā)放的股利。
    【答案】正確
    【解析】在除息日之前,股利權從屬于股票,持有股票者享有領取股利的權利;從除息日開始,新購入股票的人不能分享最近一期股利。因此,在除息日之后的股票交易,其交易價格可能有所下降。
    6.當企業(yè)的經營杠桿系數等于1時,則企業(yè)的固定成本為零,此時企業(yè)沒有經營風險。
    【答案】錯誤
    【解析】當企業(yè)的經營杠桿系數等于1時,則企業(yè)的固定成本為零,此時企業(yè)沒有經營杠桿效應,但并不意味著企業(yè)沒有經營風險。因為經營風險反映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程度,即使沒有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它的變動也是客觀存在的。
    7.企業(yè)對于本期發(fā)現屬于以前年度的重大會計差錯,只需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無需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
    【答案】錯誤
    【解析】企業(yè)除了對會計差錯進行會計處理外,還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內容:(1)重大會計差錯的內容、包括重大會計差錯的事項、原因和更正方法。(2)重大會計差錯的更正金額,包括重大會計差錯對凈損益的影響金額以及對其他項目的影響金額。
    8.企業(yè)接受外幣資本投資時,如合同約定匯率高于收到外幣當日匯率,則外幣資本按合同約定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與接收到外幣當日匯率折合的人民幣金額之差,應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錯誤。
    【解析】應計入資本公積。
    9.納稅人用于公益、救濟型的捐贈,在年應納稅所得額5%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答案】錯誤。
    【解析】納稅人用于公益、救濟型的捐贈,在年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10.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發(fā)起設立的方式,于2005年3月28日成立,至2008年3月28日前,該公司發(fā)起人持有的股份不得轉讓。
    【答案】錯誤。
    【解析】應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即2006年3月28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