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SY 的應用法則 第一,在盤整局面,PSY 的取值應該在以50 為中心的附近,上下限一般 定為25 和75。PSY 取值在25~75 說明多空雙方基本處于平衡狀況。如果PSY 的取值超出了這個平衡狀態(tài),就是超賣或超買。 第二,PSY 的取值如果高得過頭了或低得過頭了,都是行動的信號。一 般說來,如果PSY<10 或PSY>90 這兩種極端低和極端高的局面出現(xiàn),就可 以不考慮別的因素而單獨采取買入和賣出行動。 第三,當PSY 的取值第一次進入采取行動的區(qū)域時,往往容易出錯,要 等到第二次出現(xiàn)行動信號時才保險。這一條本來是對全部技術分析方法都應 該說明的,但對PSY 來說尤為重要。幾乎每次行動都要求PSY 進入高位或低 位兩次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安全的。第一次低于25 或高于75 就采取買入或賣 出行動,一般都會出錯。 第四,PSY 的曲線如果在低位或高位出現(xiàn)大的W 底或M 頭也是買入或賣 出的行動信號。 第五,PSY 線一般同股價曲線相配合使用,這樣更能從股價的變動 中了解超買或超賣的情形。我們常碰到的背離現(xiàn)象在PSY 中也是適用的。 15.AR 指標又稱人氣指標或買賣氣勢指標,是反映市場當前情況下多空 雙方爭斗結果的指標之一。市場人氣旺則多方占優(yōu),買入活躍,股價上漲; 反之,人氣低落,交易稀少,人心思逃,則股價就會下降。
AR 指標選擇了以開盤價作為多空雙方事先業(yè)已接受的均衡價位,簡化了 多空雙方在爭斗中的演變過程,以價到開盤價的距離描述多方向上的力 量,以開盤價到的距離描述空方向下的力量。這樣,多空雙方在當日
的強弱程度就簡單地被描述出來了。
(1)AR 指標的計算公式和參數(shù)
多空雙方每天的強弱可用數(shù)學公式表示如下:
多方強度=H-O
空方強度=O-L
式中,H 為當日的價;L 為;O 為開盤價。
僅僅使用一天的多空雙方的強度可能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我們在對當 前多空力量對比進行研究時,應該考慮得廣泛些,包括的天數(shù)應該多一些, 以避免片面地被某一天的偶然因素所誤導。選擇多少天的多空強度進行比較 是人為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天數(shù)就是AR 指標的參數(shù)。 例如,參數(shù)為26 的AR 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P1=Σ(H-O)為26 天的多方強度的總和;P2=Σ(O-L)為26 天 的空方強度的總和。 從式中可看出,AR 表示這26 天以來多空雙方總的強度的比值。AR 越大 表示多方的強度大,AR 越小表示空方的強度大,多空雙方誰強誰弱的分界線 是100,100 以上是多方占優(yōu),100 以下是空方占優(yōu),正好是100 說明多空雙 方力量相等,誰也不占優(yōu)勢。 由此可見,人氣指標AR 利用開盤價與價和的相互關系,建立 了一段時間內多空雙方進行爭斗的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并利用這個數(shù)學模型對 股價進行預測。雖然AR 指標從結構上講并沒有完全反映股價的實際變化過 程,但是AR 指標計算簡單,意義直觀,具有很好的實用性,是分析股價走向 有力的技術指標之一。
(2)AR 指標的應用法則
對AR 的應用應該注意從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從AR 的取值上看大勢所處的狀態(tài)。前面已述,AR 指標是以100 為分界線區(qū)分多空雙方強度的。由此可知,當AR 指標的取值在100 附近徘徊 時,就說明大勢處于多空基本平衡的局面,哪一方也不占大的優(yōu)勢,都沒有 足夠的力量將對方擊垮。
一般來說,當AR 取值在80~120 時,為盤整狀態(tài),也就是沒有明顯趨勢。 通常從形態(tài)理論的角度看,目前的股市處在持續(xù)整理的形態(tài),下一步是密切 注意股價向哪個方向突破的問題,這時形態(tài)理論的內容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了。 上面所說的80~120 只是一個經驗數(shù)字,投資者在應用AR 指標時,應該選擇 不同的參數(shù)和根據(jù)不同的股票對這個數(shù)字進行修正。對前人總結的一些數(shù)字 進行修正,是應用技術指標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第二,從AR 與股價的背離方面看趨勢。同大多數(shù)技術指標一樣,AR 指 標也有股價達到峰頂和谷底的功能,這就為我們應用背離原則提供了方 便。 一般來說,AR 到達極高并回頭時,如果股價還在上漲,這就是進行獲利 了結的信號;如果AR 達到低谷時并回頭向上,而股價還在繼續(xù)下跌,就是介 入股市的時機。
第三,AR 指標與BR 指標的結合使用。一般而言,BR 指標的取值比AR 大一些,上下波動的范圍要大一些。從圖形上看,BR 指標總在AR 指標的上 方或總在AR 指標的下方。 AR 指標可以單獨使用,而BR 指標一般應同AR 指標結合使用,這是因為, BR 指標有時上下波動得實在太大,不好掌握,而AR 指標不存在這個問題。 第四,應用AR 指標應該注意的事項。幾乎對每一個技術指標都適用的準 則如下:當指標第一次到達該采取行動的區(qū)域時,所冒的風險是很大的。技 術指標在這個時候極容易出現(xiàn)錯誤。只有等到指標第二次或更多次進入采取 行動的區(qū)域,才能大大地增加取勝的機會。 這個準則的延伸作用就是應用形態(tài)理論的內容對其進行研判。這樣,形 態(tài)理論和切線理論就能在AR 指標的應用中發(fā)揮作用了。
16.BR 指標又稱買賣意愿指標,同AR 指標一樣也是反映當前情況下多空 雙方相互較量結果的指標之一。其基本的構造思想同AR 指標是相同的。 BR 指標與AR 指標是極為相似的,區(qū)別只是一點,它們選擇的多空雙方 的均衡點不同。AR 指標是以當日的開盤價為均衡價位,而BR 指標選擇的是 前一天的收盤價。
(1)BR 指標的計算公式和參數(shù)
如前所述,在BR 指標中,多空雙方的力量是用如下的方式表現(xiàn)的:
多方強度=H-YC
空方強度=YC-L
式中,H 和L 為今日的價和;YM 為昨日(上一個交易日)的
中間價。
中間價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指標,它是由開盤價、價、和收盤價這四個價格通過加權平均得到的。加權平均中每個價格的權重可以人為選定,目前常用的中間價計算方法有以下四種:
AR 指標選擇了以開盤價作為多空雙方事先業(yè)已接受的均衡價位,簡化了 多空雙方在爭斗中的演變過程,以價到開盤價的距離描述多方向上的力 量,以開盤價到的距離描述空方向下的力量。這樣,多空雙方在當日
的強弱程度就簡單地被描述出來了。
(1)AR 指標的計算公式和參數(shù)
多空雙方每天的強弱可用數(shù)學公式表示如下:
多方強度=H-O
空方強度=O-L
式中,H 為當日的價;L 為;O 為開盤價。
僅僅使用一天的多空雙方的強度可能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我們在對當 前多空力量對比進行研究時,應該考慮得廣泛些,包括的天數(shù)應該多一些, 以避免片面地被某一天的偶然因素所誤導。選擇多少天的多空強度進行比較 是人為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天數(shù)就是AR 指標的參數(shù)。 例如,參數(shù)為26 的AR 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P1=Σ(H-O)為26 天的多方強度的總和;P2=Σ(O-L)為26 天 的空方強度的總和。 從式中可看出,AR 表示這26 天以來多空雙方總的強度的比值。AR 越大 表示多方的強度大,AR 越小表示空方的強度大,多空雙方誰強誰弱的分界線 是100,100 以上是多方占優(yōu),100 以下是空方占優(yōu),正好是100 說明多空雙 方力量相等,誰也不占優(yōu)勢。 由此可見,人氣指標AR 利用開盤價與價和的相互關系,建立 了一段時間內多空雙方進行爭斗的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并利用這個數(shù)學模型對 股價進行預測。雖然AR 指標從結構上講并沒有完全反映股價的實際變化過 程,但是AR 指標計算簡單,意義直觀,具有很好的實用性,是分析股價走向 有力的技術指標之一。
(2)AR 指標的應用法則
對AR 的應用應該注意從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從AR 的取值上看大勢所處的狀態(tài)。前面已述,AR 指標是以100 為分界線區(qū)分多空雙方強度的。由此可知,當AR 指標的取值在100 附近徘徊 時,就說明大勢處于多空基本平衡的局面,哪一方也不占大的優(yōu)勢,都沒有 足夠的力量將對方擊垮。
一般來說,當AR 取值在80~120 時,為盤整狀態(tài),也就是沒有明顯趨勢。 通常從形態(tài)理論的角度看,目前的股市處在持續(xù)整理的形態(tài),下一步是密切 注意股價向哪個方向突破的問題,這時形態(tài)理論的內容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了。 上面所說的80~120 只是一個經驗數(shù)字,投資者在應用AR 指標時,應該選擇 不同的參數(shù)和根據(jù)不同的股票對這個數(shù)字進行修正。對前人總結的一些數(shù)字 進行修正,是應用技術指標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第二,從AR 與股價的背離方面看趨勢。同大多數(shù)技術指標一樣,AR 指 標也有股價達到峰頂和谷底的功能,這就為我們應用背離原則提供了方 便。 一般來說,AR 到達極高并回頭時,如果股價還在上漲,這就是進行獲利 了結的信號;如果AR 達到低谷時并回頭向上,而股價還在繼續(xù)下跌,就是介 入股市的時機。
第三,AR 指標與BR 指標的結合使用。一般而言,BR 指標的取值比AR 大一些,上下波動的范圍要大一些。從圖形上看,BR 指標總在AR 指標的上 方或總在AR 指標的下方。 AR 指標可以單獨使用,而BR 指標一般應同AR 指標結合使用,這是因為, BR 指標有時上下波動得實在太大,不好掌握,而AR 指標不存在這個問題。 第四,應用AR 指標應該注意的事項。幾乎對每一個技術指標都適用的準 則如下:當指標第一次到達該采取行動的區(qū)域時,所冒的風險是很大的。技 術指標在這個時候極容易出現(xiàn)錯誤。只有等到指標第二次或更多次進入采取 行動的區(qū)域,才能大大地增加取勝的機會。 這個準則的延伸作用就是應用形態(tài)理論的內容對其進行研判。這樣,形 態(tài)理論和切線理論就能在AR 指標的應用中發(fā)揮作用了。
16.BR 指標又稱買賣意愿指標,同AR 指標一樣也是反映當前情況下多空 雙方相互較量結果的指標之一。其基本的構造思想同AR 指標是相同的。 BR 指標與AR 指標是極為相似的,區(qū)別只是一點,它們選擇的多空雙方 的均衡點不同。AR 指標是以當日的開盤價為均衡價位,而BR 指標選擇的是 前一天的收盤價。
(1)BR 指標的計算公式和參數(shù)
如前所述,在BR 指標中,多空雙方的力量是用如下的方式表現(xiàn)的:
多方強度=H-YC
空方強度=YC-L
式中,H 和L 為今日的價和;YM 為昨日(上一個交易日)的
中間價。
中間價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指標,它是由開盤價、價、和收盤價這四個價格通過加權平均得到的。加權平均中每個價格的權重可以人為選定,目前常用的中間價計算方法有以下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