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藥學專業(yè)知識二》精典復習資料(十八)

字號:

第三節(jié) 片劑的制備工藝
    制粒是將粉末狀、塊狀、熔融塊狀或溶液狀的物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狀與大小的粒狀物的操作過程。流動性和可壓性是制備片劑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
    制粒的目的:
    改善細粉的流動性
    防止多組分藥物的離析
    防止生產(chǎn)中粉塵飛揚
    生產(chǎn)片劑有利于壓片壓力的均勻傳遞
    1濕法制粒壓片
    (1)制軟材 將已混合均勻的原輔材料,用濕潤劑或粘合劑濕潤或粘合,攪拌均勻,制成軟材。好軟材的標準:捏之成團,壓之易散。
    (2)制粒
    將制好的軟材,通過適宜的篩網(wǎng)即得所需顆粒
    (3)濕顆粒干燥
    ①干燥的概念和方法
    干燥是利用熱能去除濕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劑的操作過程。
    干燥的方法
    按操作方式 連續(xù)式和間歇式
    按操作壓力 真空干燥和常壓干燥
    按熱量傳遞方式 傳導、對流、輻射、介電加熱干燥。其中對流是最常用的干燥方式。對流干燥是將熱能以對流方式由熱氣體傳給與其接觸的濕物料,物料中的水分汽化并被熱氣流帶走。
    ②干燥設備
    A、常壓箱式干燥器
    適用于小批量的生產(chǎn)或用于干燥時間要求比較長的物料以及易生碎屑或有爆炸危險的物料。
    B、流化床干燥機
    對某些熱敏感物料亦可采用。
    C、噴霧干燥機
    對熱敏物料及無菌操作時較適合,噴霧干燥器內(nèi)送入的料液及熱空氣經(jīng)過除菌高效濾過器濾過可獲得無菌干品,如抗生素粉針的制備。
    D、紅外干燥器
    E、微波干燥器
    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
    干燥過程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是被干物料表面所產(chǎn)生的水蒸氣分壓大于干燥介質(zhì)的水蒸氣分壓。
    物料中水分的性質(zhì):①平衡水與自由水②結(jié)合水與非結(jié)合水
    ③干燥速率及影響因素
    干燥分恒速干燥階段和降速干燥階段。
    恒速干燥階段 干燥速率主要受物料外部條件的影響,取決于水分在物料表面的汽化速率,其強化途徑有提高空氣溫度或降低空氣中濕度;改善物料與空氣的接觸情況。
    降速干燥階段 干燥速率主要由物料內(nèi)部水分向表面的擴散速率所決定。其強化途徑有提高物料溫度;改善物料的分散程度。
    在物料的降速干燥階段,不正確的表述是【A】
    A.物料內(nèi)部的水份及時補充到物料的表面
    B.改變空氣狀態(tài)及流速對干燥速度的影響不大
    C.干燥速率主要由受物料內(nèi)部水份向表面的擴散速率所決定
    D.提高物料的溫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E.改善物料的分散程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