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某日,陳某乘人不備在街上搶了別人一個手機(價值1000元),后來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會坐牢,馬上根據(jù)手機里面存儲的信息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但因受害人已經(jīng)報案,公安機關將陳某抓獲,陳某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爭議]
對陳某的行為定性為搶奪罪沒有爭議,但對陳某犯罪后主動歸還贓物,并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是否屬于自首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是自首。理由是:陳某在搶奪他人手機后,已經(jīng)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并馬上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主動避免了行為后果的發(fā)生。陳某在未知受害人是否報案的情況下,主動將自己置于受害人面前,任由受害人處置,應視為其具有自動投案的意思表示。陳某在歸案后,又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故其行為符合法定條件,屬于自首。
第二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不屬自首。陳某犯罪后雖有將所搶手機歸還受害人的事實存在,但其并沒有自動投案的意思表示,也沒有相應自動投案的行為,故不符合自首的法定條件。陳某歸還手機、歸案后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是犯罪情節(jié),在量刑時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分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陳某的行為不是自首。根據(jù)刑法和《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據(jù)此規(guī)定,自首應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方可成立:一是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包括直接投案和視為直接投案兩種方式,直接投案即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投案,視為自動投案即向其他有關機關投案或委托他人代為投案以及在親友規(guī)勸、陪同下投案等;二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從行為人的主觀上來說,他應當有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并自愿接受國家審判的一種認罪伏法的心態(tài)。客觀上就是表現(xiàn)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這種行為。
但在本案中,陳某雖然在搶奪手機后主動將贓物歸還給了受害人,但并沒有將自身置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也沒有自愿接受國家審判的意思表示,其行為不符合刑法和司法解釋關于自首的成立條件,故不構成自首。但這種主動交出贓物、避免他人損失的行為,是犯罪后的悔罪表現(xiàn)之一,量刑時可以考慮酌情從輕處罰。(江西省石城縣人民法院·賴見興)
某日,陳某乘人不備在街上搶了別人一個手機(價值1000元),后來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會坐牢,馬上根據(jù)手機里面存儲的信息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但因受害人已經(jīng)報案,公安機關將陳某抓獲,陳某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爭議]
對陳某的行為定性為搶奪罪沒有爭議,但對陳某犯罪后主動歸還贓物,并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是否屬于自首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是自首。理由是:陳某在搶奪他人手機后,已經(jīng)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犯罪,并馬上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主動避免了行為后果的發(fā)生。陳某在未知受害人是否報案的情況下,主動將自己置于受害人面前,任由受害人處置,應視為其具有自動投案的意思表示。陳某在歸案后,又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故其行為符合法定條件,屬于自首。
第二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不屬自首。陳某犯罪后雖有將所搶手機歸還受害人的事實存在,但其并沒有自動投案的意思表示,也沒有相應自動投案的行為,故不符合自首的法定條件。陳某歸還手機、歸案后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是犯罪情節(jié),在量刑時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分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陳某的行為不是自首。根據(jù)刑法和《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據(jù)此規(guī)定,自首應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方可成立:一是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包括直接投案和視為直接投案兩種方式,直接投案即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投案,視為自動投案即向其他有關機關投案或委托他人代為投案以及在親友規(guī)勸、陪同下投案等;二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從行為人的主觀上來說,他應當有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并自愿接受國家審判的一種認罪伏法的心態(tài)。客觀上就是表現(xiàn)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罪行這種行為。
但在本案中,陳某雖然在搶奪手機后主動將贓物歸還給了受害人,但并沒有將自身置于司法機關的控制之下,也沒有自愿接受國家審判的意思表示,其行為不符合刑法和司法解釋關于自首的成立條件,故不構成自首。但這種主動交出贓物、避免他人損失的行為,是犯罪后的悔罪表現(xiàn)之一,量刑時可以考慮酌情從輕處罰。(江西省石城縣人民法院·賴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