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敲開公務員的大門——六變化九關注

字號:

六大變化備受關注
     變化一
    1/3限定有基層工作經歷者一直以來,大學生都是公務員招考的主要人群,此次公務員招考將更加注重有基層工作經歷的社會人員。市人事局有關人士表示,在市區(qū)縣機關招考的公務員崗位中,將保證其中有不少于1/3的崗位面向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社會人員。
    變化二
    錄用人員將下基層鍛煉1年此次招考規(guī)定,新錄用人員除已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歷或已在街道、鄉(xiāng)鎮(zhèn)和基層、執(zhí)法一線崗位上工作的,應當在規(guī)定的試用期到基層單位或崗位實習鍛煉一年。
    變化三
    學歷層次進一步提高此次招考對象在學歷上進一步提高,除了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的部分職位可以放寬到大專學歷外,其他絕大多數(shù)崗位均要求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對本市某些緊缺急需的專業(yè)性職位,面向外省市招考的優(yōu)秀社會人員,必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變化四
    考試科目更注重能力測試盡管考試科目沒有變化,但更注重考生的行政能力測試,在一些特別的崗位還增加了技能測試,比如報考公安局公務員,還將進行體能測試和心理測試。
    變化五
    入滬手續(xù)辦理此前新錄用公務員入滬手續(xù)都由市人事局負責辦理,明年新錄用的公務員的入滬手續(xù)將由兩個單位分別辦理:如果是2004、2005年畢業(yè)生,入滬手續(xù)由市教委就業(yè)指導處負責辦理;社會人員的入戶手續(xù)則仍然由人事局辦理。
    變化六
    先錄用后試用與往年的先試用后錄用不同,今年的公務員采取先錄取再試用的方式。人事局有關人士表示,這是為了增強新任公務員的責任感,培養(yǎng)其愛崗精神。
    誰具備公務員的報考資格
    2006年上海市公務員的招考對象主要是年齡在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且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經上海市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部分職位可放寬到大專學歷;具備擬擔任職位所需資格的條件和工作能力。其中,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者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工作經歷;對本市某些緊缺急需的專業(yè)性職位,面向外省市招考優(yōu)秀社會人員,必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且符合本市人才引進條件。
    流程:2+X模式
    上??荚嚥捎谩?+X”的考試模式:“2”即綜合考試考兩門:“X”為新增設的一門崗位專業(yè)考試。
    公共科目考試的內容為《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和《申論》,筆試時間定于12月17日。專業(yè)科目分為政法、綜合管理、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信息技術等五大類,考試時間是12月18日。公共科目、專業(yè)科目考試大綱均通過上?!?1世紀人才網”和上海市職業(yè)能力考試院網站公布。
    筆試成績合格者,2006年1月上旬參加本市統(tǒng)一組織的網上職位報名,并接受招錄單位的資格審查。經審查合格的人員方可進入招錄單位的面試。經面試合格的人員由招錄單位統(tǒng)一組織到指定的本市二級甲等以上的醫(yī)療機構進行體檢??荚嚒Ⅲw檢、考核合格的擬錄用人員,試用期為一年。在試用期內還須接受國家公務員的初任培訓和職業(yè)英語、普通話的測試。
    新人報考九個“知道”
    報考公務員的考生難免會在相關政策、程序上遇到各種各樣不太理解的問題,筆者請上海市人事局就考生們在報考后經常遇到的十大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關于“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如何理解?
    答:(1)職位資格條件中明確要求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才能報考此類職位。報考職位沒有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生、在職人員等,只要符合職位要求條件的均可報考。
    (2)“基層工作經歷”是指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居委會、村委會以及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社區(qū)黨建、社區(qū)服務、信訪接待、住房動遷、注冊登記、執(zhí)法檢查、勞動生產、教學科研等一線崗位的工作經歷。自謀職業(yè)、個體經營的人員,可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
    曾在基層工作,后再進入學校就讀的應屆畢業(yè)生,也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
    (3)“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中“兩年”的計算方法是指截至2005年11月14日,報考者累計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已滿兩年。
    ■問:對海外留學人員、西部服務志愿者、應屆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選調生)有什么政策上的支持?
    答:根據規(guī)定對于海外留學人員、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中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應屆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選調生),報考本市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在同等條件下,可優(yōu)先錄用、優(yōu)先推薦、優(yōu)先調劑。
    ■問:哪里可獲取本人所需的筆試有關參考用書和
    充分準備制勝“聰明考”
    ■《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攻略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數(shù)理能力、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能力。其考核內容又包括“行政能力測試”和“公共基礎知識”兩部分。其中,職業(yè)能力測試主要考核圖形推理、演繹推理、程序推理、機械推理、判斷分析等能力。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識面及作為公務員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疾閮热莅〞r事政治、行政管理、公文基礎、行政法律(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文史常識和科技常識。包括基礎知識題和綜合分析題。
    應試策略:通過習題練習增強自身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思維推理能力,同時要緊密關注國家大事和相關熱點,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由于時間緊張,應試時不應在一道題上浪費過多時間。卷后的公共基礎知識部分題量相對較少,單題分值比較高,可以提前做這部分的試題。
    行政能力測試試題:
    1、某種商品降價20%后,若想恢復原價應提高當前價格的()A、20%B、25%C、22%D、15%公共基礎知識試題:
    1、有關知識產權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在我國,知識產權是著作權、發(fā)現(xiàn)權、發(fā)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以及專利權與商標權的名稱B、知識產權的“知識”是指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這種成果無須具有
    為人所感知的客觀形成C、“知識產權”是外來語D、“知識產權”概念、涵義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