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指標:乖離率

字號:

移動平均線的原理已經(jīng)告訴我們,股價距平均線太遠時,會重新向平均線靠攏,這是所謂的分久必合原理。但到底需要多久才會向其靠攏?有沒有一個數(shù)字來供以研判呢?這就要運用乖離率這個技術指標了。
    乖離率英文名BIAS,簡稱Y值。它是以當日移動平均數(shù)為基準,實際價格與移動平均數(shù)之間的差距,被稱為乖離程度,用乖離程度除以移動平均數(shù)得到的百分比便是乖離率。也就是說,乖離率是表示當日實際價格(或指數(shù))與平均價格之間的差距,從而也就可以用數(shù)字來表示股價線與移動平均線的距離了。 與移動平均線--對應,乖離率也有長中短期之分。一般我們選用十日乖離率,理由是十日移動平均線使用較多(注意:使用移動平均線采樣多少天,乖離率便應采用其對應的一種),公式如下(以指數(shù)為例):
    10日乖離率=當日指數(shù)-10日移動平均數(shù)/10日移動平均數(shù)×100%
    若采樣日子改變,如5日、25日,依上述公式,換為你所需要的數(shù)字即可。
    由于上海股市投機氣氛較濃,時有暴跌現(xiàn)象發(fā)生,股價若離平均線太遠,隨時都會掉頭,因此使用乖離率來研判,不失為一種簡單且較正確的方法。
    乖離率有正負之分,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的,必是正乖離率,反之則是負乖離率。隨著股價的上下波動,乖離率也會從正到負從負到正地循環(huán)。而當暴漲或狂跌時,乖離率之絕對值將放大,當放大到一定程度時,乖離率就有用武之地了。
    乖離率究竟達到怎樣的數(shù)值股價才會掉頭呢?由于各個股市的股情不同,因而亦無定論。香港的技術分析者們認為,當正乖離率值達到13%--15%時,股價是暴漲了,這時應賣出股票,而負乖離率達到-13--15%時,應乘低吸入該股。臺灣的投資者們則認為,10日負乖離率達-4.5%,是買進時機,正值達5%應賣出;25日負乖離達-7%是買進時機,正值達8%應賣出;73日負乖離達-11%應買時,正乖離達14%應賣出。而上海股市一般傾向于港派,但滬市的暴漲暴跌實在驚人,有時乖離率絕對值達30%時,仍可居高不下,跌的還要再跌,漲的還要再漲。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漲跌終究是有個度的。
    總之,乖離率的數(shù)值研判可以根據(jù)個人經(jīng)驗而定,當然也得有長期的統(tǒng)計資料為基礎。手頭有了這樣一個工具,應付暴漲暴跌就容易得多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爭奪股權時,乖離率通常將失去其意義。讀者若有興趣的話,可以算一下寶安收購延中時,延中的乖離率,雖然不小,卻也不見股價回落,在牛市中,若某個股分紅方案好,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