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yè)管理師輔導:房產價格政策

字號:

(一)房產價格政策的涵義房產價格政策,是指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為管理房屋商品價格而制定的方針政策、價格標準和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房產價格的權限、手段及監(jiān)督檢查制度的總稱。房產價格政策的涵義是:
    1在房產流通領域,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基本穩(wěn)定。在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前提下,保護房屋建設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經濟權益。
    2在房產價格形式上,對居民住宅實行國家定價,對非住宅用房實行國家指導價,對企事業(yè)單位之間、私人之間的房產交易,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
    3在房產價格構成上,應當包括房屋生產的社會平均成本、應納稅金、企業(yè)利潤和正常的流通費用。
    4制定、調整實行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價的房產價格,應當接近房產價值,反映供求狀況,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則:(1)各種不同類型的房屋應當保持合理的比價關系,房產價格與其它社會商品價格之間也應當保持合理的比價關系;(2)按照房屋的不同等級規(guī)格和質量標準,實行按質論價;(3)根據房屋的座落和新舊程度等不同的條件,實行合理的地段環(huán)境差價、朝向差價、樓層差價和新舊程度差價;
    5依照上述制造和調整實行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價的范圍和要求,區(qū)別不同類型的房屋,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標準。
    以上就是房產價格政策的基本函義。
    (二)房產價格政策的作用
    城市房地產市場是我國整個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房產價格則處于房地產市場的中心地位,它是調節(jié)房屋生產和消費的有效經濟杠桿,是房產流通過程中各種經濟利益的集中體現,是房地產市場運行機制中重要的構成因素。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與合理的房產價格體系,在房屋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有利于推動房屋建設的發(fā)展。實行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建立合理的房產價格體系,對于房屋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建立了房產價格體系,使房地產開發(fā)經營企業(yè)有利可得,使房屋消費者承受得起,從而大大推動了城市房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北京為例:1978年以前,全市房屋建筑年竣工面積最多只有200~400萬平方米,1991年的竣工面積已達1千零幾十萬平方米,比1978年以前的年份增長了一倍半。
    2有利于搞活房地產流通。實行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建立合理的房產價格體系,對搞活房地產流通十分有利。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前,由于房產價格偏低,政策限制過死,房屋流通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中央明確提出了房屋商品化方針,制定了合理的價格政策,不僅有大批新建商品房進入流通領域,而且有不少舊房進入市場出售或出租,房地產市場也變得活躍起來,據統(tǒng)計,北京市1990年新建商品房成交數量和舊房成交數量與前幾年相比,均有成倍上漲。
    3有利于調節(jié)住房消費。實行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建立合理的房產價格體系,對住房消費能起到有效的調節(jié)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對職工住房實行低租金福利性的政策,住房支出在職工家庭消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目前僅占家庭月平均收入的1%左右。由于租金過低,刺激了人們對住房的過高要求。自1987年以來,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住房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煙臺、唐山等城市將每平方米住房月租金提高到1元以上,達到準成本租金水平,從而增加了居民的住房消耗支出,抑制了住房需求,使少數住房過多的居民主動退出了多余的住房。
    4有利于促進房屋建筑企業(yè)公平競爭。實行正確的房產價格政策,建立合理的房產價格體系,可以促進房屋建筑企業(yè)之間的公平競爭。對于進入流通領域的房屋都要分等定級,按質論價,在劃定等級的基礎上,實行優(yōu)質優(yōu)價。對于施工質量好、工藝水平高、選用材料適當、使用功能齊全的優(yōu)質房屋,要列入同類房屋的等級,評定的價格。對于施工質量差、工藝水平低、使用功能不全或者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的房屋,要列入同類房屋的最低等級,評定最低的價格。使付出勞動代價大者多得收益,使付出勞動代價小者少得收益,使投機取巧者不得收益。只要長期堅持這樣的價格政策,就一定會促進房屋建筑企業(yè)的公平競爭,推動房屋質量不斷提高。
    (三)制定房產價格政策的原則制定
    房產價格政策,建立房產價格體系,屬于重要的行政決策。為了保證決策正確,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1必須符合價值的原則。商品的價格必須符合價值,這是商品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制定房產價格政策,建立房產價格體系,也必須遵循房產價格必須符合房產價值的原則。只有如此,才能自覺地運用價格規(guī)律,推動房地產經濟的發(fā)展。我們應當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實現這個原則,盡快扭轉部分房產價格與價值相互背離的扭曲現象。
    2必須實行按質論價的原則。房產價格不僅有量的規(guī)定,更要有質的要求。按質論價,就要按照房屋的質來確定房產的價格。所謂房屋的質,就是指房屋在使用價值功能方面存在的差異。例如,房屋的結構、標準、用料、裝修、設備、地段環(huán)境、朝向、樓層、開間大小、附屬面積多少和施工質量如何等項條件的不同,都能說明質的差別,都會直接影響房屋的使用價值。因此,在建立房產價格體系時,必須客觀地反映房屋質的差別。具體說來,就是對于不同質的房屋,必須實行不同的價格標準,優(yōu)質優(yōu)價,低質低價,同類房屋的價格標準,必須反映房屋內在質的差別。
    3必須反映供求關系的原則。商品供求關系對價格漲落所發(fā)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房屋而言,供求關系對房產價格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房屋數量高于消費需求數量,出現供過于求,房產價格就會下降;房屋生產數量低于消費需求數量,出現供不應求,房產價格就會上升。當前,房屋供不應求是主要矛盾,因此,房產價格必須隨著房屋供求關系的變化及時調整,以正確反映房產市場的供求狀況。當房產市場出現供不應求時,應當把房產價格適當調高一些,用以鼓勵生產,限制消費,求得供求平衡。當房產市場出現供過于求時,應當把房產價格適當壓低一些,用以限制生產,鼓勵消費,求得新的供求平衡。房產價格必須反映市場狀況,也是不能違背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在制定房產價格政策時,必須遵循這一規(guī)律。
    4必須適應社會承受能力的原則。所謂房產價格的社會承受能力,包括企事業(yè)單位和職工個人兩個方面。我國是個發(fā)展中國家,生產水平還比較低,無論企事業(yè)單位或個人對于房屋消費的經濟承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房產價格的制定和調整,必須從現實情況出發(fā),以國家、企事業(yè)單位和職工個人能夠承受的價格水平為立足點,不僅對職工的居住用房應該如此,對于不盈利的或盈利不多的企事業(yè)單位的生產營業(yè)用房也應如此。為了做到這一點,而又不使房屋的生產經營者虧本,只有兩條辦法,一是控制房屋的建筑標準,降低房屋造價;二是國家和盈利企業(yè)對職工個人的住房消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適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