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知識(二)藥劑學輔導:藥物制劑的基礎理論

字號:

藥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一、影響溶解度因素:
    1、藥物的極性和晶格引力
    2、溶劑的極性
    3、溫度
    4、藥物的晶形
    5、粒子大小
    6、加入第三種物質
    二、增加藥物溶解度的方法:
    1、 制成可溶性鹽
    2、引入親水基團
    3、加入助溶劑:形成可溶性絡合物
    4、使用混合溶劑:潛溶劑(與水分子形成氫鍵)
    5、加入增溶劑:表面活性劑 (1)、同系物C鏈長,增溶大 (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順序 (4)用量、配比
    流變學簡介
    流變學:研究物體變形和流動的科技交流科學。
    牛頓液體:一般為低分子的純液體或稀溶液,在一定溫度下,牛頓液體的粘度η是一個常數(shù),它只是溫度的函數(shù),粘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非牛頓液體:
    1、塑性流動:有致流值
    2、假塑性流動:無致流值
    3、脹性流動:曲線通過原點
     4、觸變流動:觸變性,有滯后現(xiàn)象
     粉體學
    一、粉體學:研究具有各種形狀的粒子集合體的性質的科學。
    二、粒子徑測定方法:
    1、光學顯微鏡法
    2、篩分法
    3、庫爾特計數(shù)法
    4、沉降法
    5、比表面積法
    三、比表面積的測定:
    1、吸附法(BET法)
    2、透過法 
    3、折射法
    四、粉體的流動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內磨擦系數(shù)衡量。
    1、 休止角:θ越小流動性越好,
    2、 θ<300流動性好3、 流出速度:越大,
    4、 流動性越好
    5、 內磨擦系數(shù):粒徑在100-200um,
    6、 磨擦力開始增加,
    7、 休止角也增大。θ≤300 為自由流動,θ≥400不再流動,增加粒子徑,控制含濕量,添加少量細料均可改善流動性。
    表面活性劑
    一、概念:表面活性劑:具有很強的表面活性并能使液體的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
    二、分類:
    (一)、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1、 肥皂類:高級脂肪酸的鹽,
    2、 硬酯酸、油酸、月桂酸 一般外用3、 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鈉(SDS,
    4、 葉桂醇硫酸鈉,
    5、 SLS),
    6、 乳化性強,
    7、 穩(wěn)定,
    8、 軟膏劑乳化劑。
    3、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廣泛應用的洗滌劑
    (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季銨化合物 新潔爾滅等
    (三)、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
     1、卵磷脂:對熱敏感,60℃以上變?yōu)楹稚?,易水解,制備注射用乳劑及脂質體。
    2、氨基酸型和甜菜堿型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在堿性中呈陰離子性質,起泡,去污; 在酸性中呈陽離子性質,有殺菌能力。
    (四)、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1、 脂肪酸甘油酯:HLB為3---4,
    2、 用作W/O 型。
    3、 蔗糖脂肪酸酯:不
    4、 溶于水,
    5、 可形成凝膠,
    6、 作O/W 型。
    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司盤Span,酸堿酶易水解,HLB1.8-3.8 W/O型4、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溫(Tween),粘稠狀黃色液體,對熱穩(wěn)定,增溶作用不受PH影響,是常用的增溶劑、乳化劑、分散劑和潤濕劑。 O/W 型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賣澤Myrij ,較強水溶性,O/W 型。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芐澤Brij ,較強親水性質,O/W 型。 平平加
    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Poloxamer,普朗尼克Pluronic,增溶作用弱親水、親油、潤濕、分散、起泡、消泡。Poloxamer188 (O/W 型):制備的乳劑能耐熱壓滅菌和低溫冰凍。
    三、表面活性劑的特性:
    1、 形成膠束:臨界膠束濃度CMC:表面活性劑分子締合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
    2、 親水親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分子中親水和親油基團對油或水的綜合親合力。HLB 3--6:W/O型 HLB 8--18:O/W 型 HLB 7--9:潤濕劑 HLB 13-18:增溶劑
    3、增溶作用 增溶:表面活性劑在水中達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粒性藥物在膠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顯著增加,形成透明膠體溶液,這種現(xiàn)象稱增溶。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特征值Krafft 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過某一溫度時溶解度急劇增大,這一溫度稱Krafft 點。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型):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聚氧乙烯鏈發(fā)生脫水和收縮,使增溶空間減小,增溶能力下降,表面活性劑析出,溶液混濁,這一現(xiàn)象稱起曇。這一溫度稱濁點或曇點。吐溫類有,泊洛沙姆觀察不到。
    四、表面活性劑的生物學性質:
    1、 表面活性劑對藥物吸收的影響:增加或減少
    2、 表面活性劑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質變性
    3、 表面活性劑的毒性:陽>陰>非 吐溫20>60>40>80
    4、 表面活性劑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鈉產生損害,
    5、 吐溫類小。
    五、表面活性劑應用:增溶、乳化劑、潤濕劑、助懸劑、起泡劑和消泡劑、去污劑、消毒劑或殺菌劑。
    -
    藥用高分子
    一、高分子的結構:基本結構:重復單元;鏈結構、聚集態(tài)結構。
    二、高分子的應用性能:
    1、相對分子質量大
    2、溶脹與溶解(無限溶脹)
    3、溶膠和凝膠:凝膠:觸變性、彈性、粘性
    4、玻璃化轉變:玻璃態(tài)與高彈態(tài)之間的轉變。 玻璃化溫度Tg:發(fā)生該轉變的溫度。
    5、粘流溫度:粘流態(tài):近似于液體的狀態(tài) ,通常是材料的加工狀態(tài)。 粘流溫度:這一溫度的轉變,是熱溶材料的最低加工溫度。
    三、常用高分子材料:
    (一)、淀粉類:
    1、淀粉:不溶水,水中分散,60-70℃溶脹,作稀釋劑、粘合劑、崩解劑。
     2、預膠化淀粉:水中分散,溶脹,片劑、膠囊劑的填充劑、崩解劑。
    3、羧甲基淀粉鈉CMSNa ,水中分散,溶脹,體積增加300倍。作崩解劑
    (二)、纖維素及其衍生物:
    1、 微晶纖維素MCC:白色多孔易流動,
    2、 吸2---3倍
    3、 水而
    4、 膨脹。片劑優(yōu)良的輔料,填充劑、崩解劑、干燥粘合劑,吸收劑
    2、纖維素酯類衍生物:醋酸纖維素CA:作緩釋劑包衣材料或混合壓片作阻滯劑。不溶解不溶脹 醋酸纖維素酞酸酯CAP: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腸溶包衣材料。
    3、纖維素醚類衍生物: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 :易溶水,作粘合劑,增稠,助懸,片劑的崩解劑。 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CC-Na :易溶水,良好的流動性和吸水溶脹性,作片劑崩解劑。 甲基纖維素鈉MC :良好水溶性,冷水中溶脹并溶解,作粘合劑,助懸劑和增稠劑。 羥丙基纖維素HPC:一般用L-HPC,水中不溶,吸水溶脹,優(yōu)良片劑崩解。 羥丙甲纖維素HPMC:冷水中易溶,低粘度:粘合劑、助懸。高粘度:骨架片填充及阻滯劑乙基纖維素EC:不溶水,緩釋劑的包衣及阻滯劑。
    4、纖維素醚的酯衍生物:羥丙甲纖維素酞酸HPMCP,醋酸羥丙甲纖維素琥珀酸酯HPMCAS:腸溶包衣材料。
     (三)、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1、 明膠:酸法A型,
    2、 堿法B型 冷水中溶脹,
    3、 40℃加快溶脹及溶解。作片劑粘合劑,包衣片隔離衣,與甘油制成的凝膠作栓劑水溶性基質。
    4、 殼多糖及脫乙酰殼多糖:作緩釋劑的阻滯劑 ,
    5、 脫乙酰殼多糖可制成控釋藥膜。
    (四)、丙烯酸類高分子:
    1、 卡波末:水中分散,
    2、 低濃度增粘、助懸,
    3、 凝膠是軟膏劑基質,
    4、 緩釋劑的阻滯劑。
    5、 丙烯酸樹脂:包衣材料,
    6、 阻滯劑,
    7、 藥膜材料。
     (五)、乙烯類高分子:
    1、 聚乙烯醇PVA:水溶性好,
    2、 水溶性膜材,
    3、 增粘、輔助乳化、潤濕等。
    4、 聚維酮為PVP:溶水和乙醇,
    5、 醇液作片劑粘合劑,
    6、 適對水和熱敏感的藥物。交聯(lián)聚維酮CPVP:水中溶脹,優(yōu)良崩解劑。
    7、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水不8、 溶,9、 控釋制劑膜材。
     (六)、其他合成高分子材料:
    1、 聚乙二醇PEG:溶水和大多極性溶劑,
    2、 600以下液態(tài)作注射劑的溶劑,
    3、 半固體作軟膏劑、栓劑等基質,作片劑增塑劑、致孔劑、打光劑、粘合劑、潤滑劑等。
    4、 聚乳酸PLA:可降解的埋植
    5、 劑材料。 
    藥物制劑的穩(wěn)定性
    一、概述: 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是指藥物制劑從制備到使用期間保持穩(wěn)定的程度。
    二、制劑中藥物的化學降解途徑:水解和氧化
    三、影響因素及穩(wěn)定化方法:
    (一)、制劑因素 : 1、PH值 2、廣義酸堿催化 3、溶劑 4、離子強度 5、表面活性劑 6、處方中輔料    
    (二)、環(huán)境因素: 1、溫度 2、濕度和水分 3、光線 4、空氣中的氧 5、金屬離子 6、包裝材料   
    (三)、藥物制劑穩(wěn)定化的其他方法:
    1、 改進藥物劑型或生產工藝:
    (1)、制成固體劑型 (2)、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3)、采用直接壓片或包衣工藝2、 制成難溶性鹽
    四、固體藥物制劑穩(wěn)定性:
    1、 特點:降解反應類型多,
    2、 物理化學,
    3、 速度一般較慢,
    4、 表里不
    5、 一,6、 不
    7、 均勻。
    8、 藥物晶型與穩(wěn)定的關系:氨芐青霉素鈉C型。
    9、 固體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硬酯酸鎂不
    10、 作乙酰水楊酸片劑的潤滑劑。
    11、 固體藥物的降解中的平衡現(xiàn)象:平衡后溫度與降解速度不12、 用Arrhenius, 用Van t Hoff 方程
    五、藥物穩(wěn)定性試驗方法:
    1、影響因素試驗 :適于原料藥考察,一批。 ≤5mm 疏松≤10mm 高溫、高濕、強光試驗
    2、加速試驗:原料藥與藥物制劑:三批 預測藥物穩(wěn)定性,為申報臨床研究和申報生產提供資料
    3、長期試驗:原料藥與藥物制劑:三批 制定藥物的穩(wěn)定性提供依據(jù)。6個月數(shù)據(jù)用于新藥申報臨床研究,12個月申報生產。 前三個主用于新藥申報
    4、經典恒溫法:對藥物水溶液的預測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簡便法:特別對固體藥物的穩(wěn)定性試驗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