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主要表現(xiàn)為對商品價格的干預。政府對價格的干預是通過制定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兩種方式進行的。支持價格是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制定的高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當政府認為由市場供求力量自發(fā)決定的某種產品的價格過低而不利于該行業(yè)的發(fā)展時,通常就要對該種產品實行支持價格。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農產品實行支持價格的政策,其原因就在于農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且需求的價格彈性較低,因而較低的價格并不能導致農產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致使農產品增產不增收。政府一旦對某種產品實行支持價格,就一定會導致該種產品過剩,而要消除產品的過剩,實現(xiàn)市場出清,就只能增加產品的需求(包括政府需求)或減少產品的供給。如圖1—14所示。

在圖1—14中,PE為均衡價格,PS為支持價格,Q2-Q1為實行支持價格后的產品過剩的數(shù)量。從圖1-14不難看出,如果需求曲線向右平移到a點,或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到b點,都會消除產品過剩。
限制價格是政府為了防止價格水平過高而制定的低于均衡價格的價格。對某種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為了防止物價水平的過快上漲,政府有時會對某些原材料或關鍵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為了限制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會對該行業(yè)的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為了保護公眾的利益,對于壟斷性很強的公用事業(yè)的產品或服務,政府通常也要實行限制價格;在戰(zhàn)爭時期或出現(xiàn)饑荒的時候,為了穩(wěn)定市場,政府也要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等等。對產品實行限制價格會導致該種產品的短缺,同時還可能引發(fā)黑市交易。在此情況下,為了維持產品的限制價格,政府通常會采取產品配給的方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打擊黑市交易。如圖l一15所示。

圖1—15限制價格
在圖l—15中,PE為均衡價格,PC為限制價格,Q2-Q1為實行限制價格后產品短缺的數(shù)量。圖1—15表明,如果采取限制需求的方法,使需求曲線向左平移到a點,產品的短缺狀態(tài)就會被改變,當然,這時的市場均衡是一種被非市場力量所抑制的均衡。
上述分析表明,無論政府是實行支持價格的政策,還是實行限制價格的政策,都是對市場機制作用的一種破壞。因此,在一個發(fā)達的市場經濟中,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不是一種普遍的價格形式。
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主要表現(xiàn)為對商品價格的干預。政府對價格的干預是通過制定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兩種方式進行的。支持價格是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制定的高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當政府認為由市場供求力量自發(fā)決定的某種產品的價格過低而不利于該行業(yè)的發(fā)展時,通常就要對該種產品實行支持價格。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農產品實行支持價格的政策,其原因就在于農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且需求的價格彈性較低,因而較低的價格并不能導致農產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致使農產品增產不增收。政府一旦對某種產品實行支持價格,就一定會導致該種產品過剩,而要消除產品的過剩,實現(xiàn)市場出清,就只能增加產品的需求(包括政府需求)或減少產品的供給。如圖1—14所示。

在圖1—14中,PE為均衡價格,PS為支持價格,Q2-Q1為實行支持價格后的產品過剩的數(shù)量。從圖1-14不難看出,如果需求曲線向右平移到a點,或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到b點,都會消除產品過剩。
限制價格是政府為了防止價格水平過高而制定的低于均衡價格的價格。對某種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為了防止物價水平的過快上漲,政府有時會對某些原材料或關鍵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為了限制某一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會對該行業(yè)的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為了保護公眾的利益,對于壟斷性很強的公用事業(yè)的產品或服務,政府通常也要實行限制價格;在戰(zhàn)爭時期或出現(xiàn)饑荒的時候,為了穩(wěn)定市場,政府也要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實行限制價格,等等。對產品實行限制價格會導致該種產品的短缺,同時還可能引發(fā)黑市交易。在此情況下,為了維持產品的限制價格,政府通常會采取產品配給的方法,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打擊黑市交易。如圖l一15所示。

圖1—15限制價格
在圖l—15中,PE為均衡價格,PC為限制價格,Q2-Q1為實行限制價格后產品短缺的數(shù)量。圖1—15表明,如果采取限制需求的方法,使需求曲線向左平移到a點,產品的短缺狀態(tài)就會被改變,當然,這時的市場均衡是一種被非市場力量所抑制的均衡。
上述分析表明,無論政府是實行支持價格的政策,還是實行限制價格的政策,都是對市場機制作用的一種破壞。因此,在一個發(fā)達的市場經濟中,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不是一種普遍的價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