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5篇)

字號: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shù)不多,但言簡意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下面是整理分享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濮水垂釣
    莊子在河南濮水悠閑地垂釣。楚威王聞訊后,認為莊子到了自己的國境內,真是機會難得,于是速派兩位官員趕赴濮水。來者向莊子傳達了楚威王的旨意,邀請莊子進宮,愿將楚國的治理大業(yè)拜托給莊子。
    莊子手持釣竿聽畢楚王的意圖后,頭也不回,他眼望著水面沉思片刻,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有三千年。楚王將它的骨甲裝在竹箱里,蒙上罩中,珍藏在太廟的明堂之上供奉。請問:對這只神龜來講,它是愿意死去遺下骨甲以顯示珍貴呢,還是寧愿活著,哪怕是在泥塘里拖著尾巴爬行呢?”
    兩位來使聽完莊子的一番發(fā)問,不加思索地回答:“當然是選擇活著,寧愿在泥塘生存。”
    莊子見他們回答肯定,回過頭悠然地告訴兩位官員:“有勞兩位大夫,請回稟楚王吧,我選擇活著!”
    這篇寓言表現(xiàn)了莊子的人格高潔,不為徒有其表的名聲、權勢而放棄生命自由。人生最可貴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貴的是自由。
    2.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農(nóng)夫獻曝
    從前,宋國有個農(nóng)夫,家里很窮,一年到頭、從早到晚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地勞動,從來不曾出過遠門。他既不知道世上的富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也從未見過本鄉(xiāng)以外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
    因為家里十分貧窮,這個農(nóng)夫經(jīng)常穿著亂麻編織的衣服,艱難地熬過嚴寒的冬天。好不容易春天來了。冰雪融化了,太陽溫暖地照著大地,農(nóng)夫也因此而像田地里的禾苗一樣煥發(fā)了生機。
    有一天,天氣格外晴朗,沒有一絲風。農(nóng)夫在田地里干了半晌,覺得有些勞累,便坐在田埂上休息曬太陽。暖融融的陽光照在農(nóng)夫身上,他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的溫暖和舒服,簡直像到了云里霧里一樣,他覺得曬太陽取暖簡直是世間獨一無二的享受。他全然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暖和的高樓大廈、華宅深院,也不知道有溫軟的絲棉袍子和貴重的狐皮大衣。
    可憐的農(nóng)夫回過頭對妻子說:“曬太陽的暖和,真是舒服極了,世上只怕還沒有什么人知道這種好處。我們如果把曬太陽取暖的舒服享受獻給國君,一定會得到一筆重賞。你看怎么樣?”
    農(nóng)夫的妻子覺得丈夫說的有道理,也同意去向國君敬獻曬太陽的辦法。于是夫妻倆拋下田間的農(nóng)活回家,打算去獻計領賞??上У氖?,這夫妻二人不但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甚至連出門進城的路怎么走都不知道。
    有些人被見識所局限,常常以為自己覺得了不起的事情,別人也都會認為了不起,其實他們自以為了不起的事,可能往往都是盡人皆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3.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邾君為甲
    古時候,在現(xiàn)今山東省鄒縣一帶曾有一個國名為邾(zhu)的小國。這個國家的將士所穿的戰(zhàn)袍,一直用帛為原料。
    因為用帛縫制的戰(zhàn)袍不結實,所以邾國有個名叫公息忌的臣屬向邪君建議說:“做戰(zhàn)袍還是以絲繩作原料為好,戰(zhàn)袍耐用的關鍵之一在于縫制必須嚴實。雖然用帛縫制的戰(zhàn)袍從外觀上看也很嚴實,但是由于帛本身不大結實,我們只需一半的力氣就可以把它撕開。如果我們先把絲繩織成布,再用絲繩布制作戰(zhàn)袍,即使你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撕它,也不能把它撕破。”
    邾君覺得公息忌的話很有道理,但是擔心一時找不到這種原料,因此對公息忌說:“縫制戰(zhàn)袍的人上哪兒去弄那么多的絲繩布呢?”公息忌回答說:“只要說是國君想用絲繩布,老百姓還有生產(chǎn)不出來的道理嗎?”邾君看到改變卻國多年沿用的以帛做戰(zhàn)袍的傳統(tǒng)并不困難,于是說了一聲:“好,就按你的想法去辦吧!”隨后邾君下令全國各地的官府立即督促工匠改用絲繩布做戰(zhàn)袍。
    公息忌知道邾君的政令很快就要在各地施行起來,所以叫自己家里的人動手去搓絲繩。那些因為公息忌在君王面前露了臉而妒忌他的人,看到公息忌家里的人又走在別人前面搓起絲繩來了,于是借故到處中傷他說:“公息忌之所以要大家用絲繩布制作戰(zhàn)袍,原來是因為他家里的人都擅長制作絲繩的緣故!”
    邾君聽了這種說法以后很不高興。他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絲繩布的生產(chǎn),還是按老規(guī)矩用帛做戰(zhàn)袍。
    邾君不注意搓絲繩和提高戰(zhàn)袍質量在目標上的一致性,僅以一些流言蜚語來決定政策的做法是十分愚蠢的。
    通過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判斷一個人的言行是否正確,不能以某個人的好惡為標準,而應該看一看它是否符合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4.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與狐謀皮
    從前有個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時又最愛吃精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羨慕別人有華麗的狐皮大衣,夢想著自己也有一件這種價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沒有錢去買這樣昂貴的狐皮大衣。怎么辦呢?他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去找狐貍商量,請它們獻出它們的皮。
    他在野地里轉悠,碰到了一只狐貍,他便十分親熱地對它說:“可愛的狐貍,你身上的皮實在漂亮??墒窃谀銈兒側龋姓l又會欣賞你漂亮的皮呢?這樣好的皮放在你身上實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獻給我,你再隨便披一件什么皮就可以了?!?BR>    他的話剛一說完,狐貍嚇得直吐舌頭,轉身就竄進山里去了。
    這個人沒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他恨不得馬上做一桌整豬整羊的佳肴,先用來祭祀,然后自己把佳肴吃掉??墒撬麤]有錢去買豬、買羊。于是,他又一轉念,跑到外面去尋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對羊說:“我現(xiàn)在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請你為我獻上你身上的肉?!?BR>    他的話還沒說完,羊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飛也似的逃進樹林里去躲起來了。
    這個人要狐獻皮、要羊獻肉的事情在狐貍群和羊群中傳開了,它們都遠遠地躲開了他。五年過去了,這個人沒有弄到一只祭祀用的羊;十年過去了,他沒有做成一件夢寐以求的狐皮大衣。因為這個人要想得到這些東西的辦法太愚蠢了。
    5.經(jīng)典寓言故事文字版:打蚊傷父
    從前有個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為生。這個人謝頂謝得早,頭發(fā)已經(jīng)全都掉光了,一顆禿頭錚亮錚亮的。
    有一天,這個人帶著兒子一起,拿上已經(jīng)染好的衣服,來到河邊,開始洗衣服。辛苦勞動了一上午,衣服總算洗完了,父子倆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時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氣酷熱難當,知了也一個勁地叫喚著。染衣人干了很久的活,覺得手也酸了,腳也麻了,身子乏了,腰也疼痛起來,再加上暑熱,他大汗淋漓,汗珠順著他的眉毛、鼻尖、胡子往下滴,身上的衣服也早就濕透了。于是,他就近在河邊找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枕著用來裝衣服的袋子躺在樹陰下,果然涼爽多了,十分舒服愜意。時間不長,就聽到染衣人的鼾聲了。
    夏天正是蚊子肆虐的時候,染衣人睡得正香,一只蚊子飛了過來,叮在他的禿頭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兒子很愛自己的父親,是個孝順的年輕人。這會兒,他看到蚊子叮在父親頭上,不禁非常生氣。他用手指著蚊子狠狠罵道:“你這個下 賤的壞蛋,竟然敢吸我父親的血!你等著,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你!”
    他先準備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轉念一想:手拍實在太輕,不能這么便宜了蚊子!這樣尋思著,他走過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來,照準父親頭上的蚊子,掄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過去。
    結果蚊子馬上飛走了,沒有被打中,他父親卻被當場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夠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沒用反而還幫倒忙。所以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應該考慮它的功能是否與問題相適應,面對同一個問題,方法絕不是越強硬越好。一旦用力過猛,還有可能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