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復習內(nèi)容:一審程序審理期間

字號:

1、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進行下列工作:
    (一)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二)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三)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
    (四)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
    (五)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2、在庭審過程中,公訴人發(fā)現(xiàn)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是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shù)不得超過兩次。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nèi)補充偵查完畢。法庭宣布延期審理后,人民檢察院在補充偵查的期限內(nèi)沒有提請人民法院恢復法庭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按人民檢察院撤訴處理。
    3、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nèi)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應當立即釋放。
    4、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nèi)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教育網(wǎng)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qū)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5、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后20日以內(nèi)審結。
    6、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后六個月內(nèi)宣判。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7、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jié)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罰款、拘留必須經(jīng)院長批準。被處罰人對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9、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nèi),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nèi),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10、對附帶民事判決或者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應當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訴、抗訴期限確定。如果原審附帶民事部分是另行審判的,上訴期限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期限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