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復習:注射劑的制備—注射液的質(zhì)量檢查

字號:

-
    1.澄明度檢查
    澄明度檢查實質(zhì)上是異物檢查,對確保用藥安全和改進生產(chǎn)工藝都相當重要。注射液中的異物包括:炭黑、碳酸鈣、氧化鋅、纖維、紙屑、玻璃屑、橡皮屑、細菌、霉菌、芽胞及晶粒等。主要是生產(chǎn)中使用的原輔料、容器、用具及生產(chǎn)環(huán)境空氣潔凈度不好所致。這些異物若注入人體后,較大的微粒可以堵塞毛細血管形成血栓;當侵入肺、腦、腎等組織時也會引起這些組織栓塞和巨噬細胞的包圍及增殖,生成肉芽腫,危害健康。澄明度檢查的裝置應按《中國藥典》規(guī)定特制專用:①光源:采用長57cm、直徑3.8cm,20W的熒光燈;②式樣:傘棚式;③背景:檢查背景為不反光黑色背景,底部為不反光的白色。
    檢查方法:取供試品,置檢查燈下距光源約20cm處。先與黑色背景,次與白色背景對照。用手挾持安瓿頸部,輕輕反復倒轉(zhuǎn),使藥液流動,在與供試品同高的位置并相距15~20cm處,用目檢視,不得有可見渾濁與不溶物(如纖維、玻璃屑、白點、白塊、色點等)?;鞈乙夯蛄碛幸?guī)定者不在此范圍內(nèi)。
    2.裝量檢查
    注射液的標示量為2ml或2ml以下者取供試品5支,2ml以上至10ml者取供試品3支,10ml以上者取供試品2支。開啟時避免藥液損失,將內(nèi)容物分別用干燥的注射器(預經(jīng)標化)抽盡,在室溫下檢視。測定油溶液或混懸液的裝量時,應先加溫搖勻,再用干燥注射器抽盡后,放冷至室溫檢視。每支注射液的裝量均不得少于其標示量。
    3.鑒別
    根據(jù)該注射液所含有效成分的特有性質(zhì)進行鑒別反應,以確定其真?zhèn)巍?BR>    4.pH值測定
    一般應4.0~9.0之間,個別特定品種按其質(zhì)量標準執(zhí)行。
    5.無菌檢查
    任何注射液在滅菌后或無菌分裝后都應抽樣進行無菌檢查。一般檢查的微生物為需氧細菌、厭氧細菌及霉菌三種。具體檢查方法應按《中國藥典》附錄中“無菌檢查法”項下的規(guī)定進行。
    6.熱原檢查
    凡供靜脈注射用的或一次注射量3ml以上者,都應進行熱原檢查。注射劑量一般按家兔每公斤體重1~2ml計算,靜脈滴注液可按人體劑量(ml/kg)的3~10倍計算。具體檢查方法按《中國藥典》附錄中“熱原檢查法”項下規(guī)定執(zhí)行。
    7.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
    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療效和用藥安全,所以注射液都應有含量測定的方法及標準,特別是含毒性成分的注射劑更不可缺少。但是,至今尚有某些中藥注射劑的有效成分不明確,只能暫時用下述方法控制:①采用生物檢定的方法,利用藥物的療效或藥理作用(例如:抗菌、瀉下、強心、升壓、降壓、降血糖、收縮子宮、止咳、平喘、祛痰等)加以控制;②選擇通常認為有生理活性的物質(zhì)(如:生物堿、黃酮甙、揮發(fā)油等)作為定性或定量控制的指標。
    8.安全試驗
    安全試驗的項目有: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及長期毒性試驗、溶血試驗、局部刺激性試驗及過敏性試驗等等。衛(wèi)生部《新藥審批辦法》及有關(guān)的配套文件中,對新研制的注射劑有明確的要求、規(guī)定和方法,應嚴格遵照執(zhí)行。對具體品種而言,可根據(jù)藥物性質(zhì)、作用用途、功能主治、用藥方法及用藥劑量等具體情況,參照藥政管理有關(guān)規(guī)定,選擇必做的項目進行試驗。
    9.雜質(zhì)檢查
    ①鞣質(zhì)檢查
    取注射液lml,加新鮮配制的1%雞蛋清生理鹽水溶液5mL.放置10分鐘,不得出現(xiàn)渾濁或沉淀。
    ②蛋白質(zhì)檢查
    取注射液lml,加新鮮配制的30%磺基水楊酸試液lml混合,不得顯渾濁。如注射液含有遇酸能產(chǎn)生沉淀的成分,如:黃芩素、蒽醌類等,則可改加鞣酸試液1~3滴。
    ③草酸檢查
    草酸進入血液,可使血液脫鈣,產(chǎn)生抗血凝作用。生成的草酸鈣結(jié)晶,可引起血栓,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中藥注射劑,特別是靜脈注射液應進行此項檢查。
    ④檢查方法:取注射液lml,加3%氯化鈣試液1~2滴,放置10分鐘,不得出現(xiàn)渾濁成沉淀。
    其他
    除上述檢查外,鉀離子濃度在一般靜脈注射液中應控制在22%(mg/ml)以下;重金屬按常規(guī)檢查,一般不得超過20×10-6;熾灼殘渣試驗時,l~5ml裝的注射液,依藥典法檢查一般應在0.7%~1.5%的范圍內(nèi)。
    《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規(guī)定,注射劑檢查項目為:注射液的裝量(粉針查裝量差異)、澄明度、熱原、無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