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國家司法考試《民法》真題解析:不定項及主觀題

字號:

歷年國家司法考試《民法》真題解析:不定項及主觀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2009年)
    (一)
    甲有一塊價值一萬元的玉石。甲與乙訂立了買賣該玉石的合同,約定價金11,000元。由于乙沒有帶錢,甲未將該玉石交付與乙,約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處付錢取玉石。隨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幾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購買該玉石,甲同意并當場將玉石交給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債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無奈,將玉石交付與丁抵償債務。后丁將玉石丟失被戊拾得,戊將其轉賣給己。根據(jù)上述事實,請回答91-93題。
    91.關于乙對該玉石所有權的取得和交付的表述,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甲、乙的買賣合同生效時,乙直接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B.甲、乙的借用約定生效時,乙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C.由于甲未將玉石交付給乙,所以乙一直未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D.甲通過占有改定的方式將玉石交付給了乙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核交付方式及其所有權的轉移。
    《合同法》第44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第133條規(guī)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本題中,甲乙之間的買賣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玉石的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在合同簽訂之時因乙沒有帶錢,甲未將玉石交付與乙,并約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處付錢取玉石,說明起初約定的交付的時間是合同簽訂后的第三日。所以,甲乙之間買賣合同生效的時候,玉石的所有權并沒有直接轉移給乙。因此,A項錯誤。
    隨后,甲向乙提出借用玉石把玩幾天,乙表示同意。此說明甲乙對玉石的交付方式達成了新的約定,即采用占有改定的方式進行交付,擬制交付后出賣人甲仍然占有標的物,但是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給乙。所以自該協(xié)議達成后乙取得了玉石的所有權,甲仍繼續(xù)占有該玉石。因此,BD項正確,C項錯誤。
    92.關于丙、丁對該玉石所有權的取得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將玉石交付給丙時,丙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B.甲、丙的買賣合同成立時,丙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C.丙將玉石交給丁時,丁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D.丁不能取得該玉石的所有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制度。
    本案中,甲將屬于乙的玉石賣給丙的行為屬于無權處分,買賣合同效力待定。又因丙對甲乙之間的買賣情況知情,說明丙不是善意第三人,不能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玉石的所有權,除非得到乙的追認。因此,AB項錯誤。
    丙將玉石交付給丁抵償債務的行為也屬于無權處分,但是丁對甲、乙,甲、丙之間的交易行為不知情,屬于善意第三人,可以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玉石的所有權。因此,C項正確,D項錯誤。
    93.關于該玉石的返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戊已取得了該玉石的所有權,原所有權人無權請求返還該玉石
    B.該玉石的真正所有權人請求己返還該玉石不受時間限制
    C.該玉石的真正所有權人可以在戊與己的轉讓行為生效之日起兩年內(nèi)請求己返還該玉石
    D.該玉石的真正所有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玉石的受讓人己之日起兩年內(nèi)請求己返還該玉石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拾得遺失物的返還。
    《物權法》第109條規(guī)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本案中戊是拾得遺失物的人,應當返還權利人,不能因拾得行為而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因此,A項錯誤。
    《物權法》第107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nèi)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jīng)營資格的經(jīng)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據(jù)此可知,玉石的真正所有人請求已返還玉石的請求是受時間限制的,即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nèi)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因此,B項錯誤。
    根據(jù)《物權法》第107條的規(guī)定可知,玉石的真正所有人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nèi)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而非是從戊與已的轉讓行為生效之日起計算兩年的期限。因此,C項錯誤,D項正確。
    (2008年)
    (一)
    陳某向賀某借款20萬元,借期2年。張某為該借款合同提供保證擔保,擔保條款約定,張某在陳某不能履行債務時承擔保證責任,但未約定保證期間。陳某同時以自己的房屋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登記。請回答91-93題。
    91.抵押期間,謝某向陳某表示愿意以50萬元購買陳某的房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陳某將該房屋賣給謝某應得到賀某的同意
    B.如陳某將該房屋賣給了謝某,則應將轉讓所得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C.如陳某另行提供擔保,則陳某的轉讓行為無須得到賀某同意
    D.如謝某代為償還20萬元借款,則陳某的轉讓行為無須得到賀某同意
    答案:ABD
    解析:《物權法》第191條規(guī)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jīng)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chǎn)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shù)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jīng)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chǎn),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由此,ABD的說法是正確的,當選;至于C,如果陳某另行提供擔保,其另行提供擔保和轉讓原擔保物的行為都是需要經(jīng)過賀某的同意的,C的說法錯誤,不當選。本題正確答案是ABD.
    92.如果賀某打算放棄對陳某的抵押權,并將這一情況通知了張某,張某表示反對,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賀某不得放棄抵押權,因為張某不同意
    B.若賀某放棄抵押權,張某仍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C.若賀某放棄抵押權,則張某對全部債務免除保證責任
    D.若賀某放棄抵押權,則張某在賀某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
    答案:D
    解析:《物權法》第194條第2款規(guī)定,債務人以自己的財產(chǎn)設定抵押,抵押權人放棄該抵押權、抵押權順位或者變更抵押權的,其他擔保人在抵押權人喪失優(yōu)先受償權益的范圍內(nèi)免除擔保責任,但其他擔保人承諾仍然提供擔保的除外。由此,D的說法正確。
    93.關于賀某的抵押權存續(xù)期間及張某的保證期間的說法,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賀某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
    B.賀某在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后的兩年內(nèi)仍可行使抵押權
    C.張某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D.張某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答案:AC
    解析:《物權法》第202條 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由此A正確,當選;B的說法錯誤,不當選;《擔保法》第25條規(guī)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由此C的說法正確,當選;D的說法錯誤,不當選。本題正確答案是AC.
    (二)
    甲繼承了一套房屋,在辦理產(chǎn)權登記前將房屋出賣并交付給乙,辦理產(chǎn)權登記后又將該房屋出賣給丙并辦理了所有權移轉登記。丙受丁脅迫將房屋出賣給丁,并完成了移轉登記。丁旋即將房屋出賣并移轉登記于戊。請回答94-96題。
    94.在辦理繼承登記前,關于甲對房屋的權利狀態(tài),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已經(jīng)取得了該房屋的所有權
    B.甲對該房屋的所有權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C.甲出賣該房屋未經(jīng)登記不發(fā)生物權效力
    D.甲可以出租該房屋
    答案:ACD
    解析:《物權法》第29條規(guī)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由此,A的說法正確;《物權法》第31條規(guī)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guī)定享有不動產(chǎn)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guī)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jīng)登記,不發(fā)生物權效力。由此,C的說法正確。至于D,因為房屋所有權已經(jīng)屬于甲,甲當然可以將房屋出租行使收益權,D的說法正確,當選,本題正確答案是ACD.
    (本題答案存在爭議,司法部公布的答案為ACD,但是本人認為應該是ABCD.因為,甲雖然取得了該房屋的所有權,但是,還沒有進行產(chǎn)權過戶登記之前,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95.關于甲、乙、丙三方的關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與乙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因未辦理登記而無效
    B.乙對房屋的占有是合法占有
    C.乙可以訴請法院宣告甲與丙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D.丙已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答案: BD
    解析:《物權法》第15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chǎn)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彼訟的說法錯誤。乙是基于甲的意思表示而占有該房屋的,其占有是合法占有,B的說法正確;債是具有相容性的,因此,一個標的物上可以同時存在幾個債權債務關系,甲享有繼承房屋的所有權,且已經(jīng)辦理了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的情況下,甲有權與丙簽訂買賣合同,雖然,甲存在一房二賣的情況,但是,每個買賣合同都是有效的。因此,C的說法錯誤;甲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其和丙簽訂合同出賣自己的房屋并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xù),丙因此取得房屋的所有權,D的說法正確,本題正確答案是BD.
    96.關于戊的權利狀態(tài),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戊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B.戊不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C.戊原始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D.戊繼受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
    答案:AD
    解析:雖然丁脅迫丙將房屋轉移給他,但是因為辦理了過戶登記,丁就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其將房屋轉讓給戊,戊是善意第三人,戊是基于合同,繼受取得了該房屋的所有權,A和D的說法是正確的。
    (2008年·四川)
    (一)
    張某一家共4口人:張某夫婦、兩歲的兒子及張父。張某自1992年外出打工,1993年春節(jié)托人捎給其妻王某一封信和6000元錢,其后音信皆無。1998年2月,對張某的歸來不抱希望的王某向法院申請宣告張某死亡,法院依法于1999年10月宣告張某死亡。張某和王某共有面積相同的房屋6間,現(xiàn)金6000元。2000年5月,王某將兒子送與李某收養(yǎng)。之后,王某與劉某結婚,但1年后劉某即病故。根據(jù)上述事實,請回答91-93題。
    91.張某被宣告死亡后,對上述6間房屋和6000元現(xiàn)金的正確處理是:
    A.應由王某、其子、張父平均繼承
    B.王某應分得4間房屋和4000元現(xiàn)金
    C.應全部由張父繼承
    D.應全部由其子繼承
    答案:B
    解析:張某與王某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擁有的6間房屋和6000元現(xiàn)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張某死亡后,其中3間房屋和3000元現(xiàn)金屬于王某所有,另外3間房屋和3000元現(xiàn)金是張某的遺產(chǎn),由其配偶王某、張某之子和張某之父平均分配,即每人1間房屋、1000元現(xiàn)金。因此王某共可得到4間房屋和4000元現(xiàn)金,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92.如果張父于2001年去世,遺產(chǎn)有3間房屋和4000元現(xiàn)金,且王某對張父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關于其遺產(chǎn)處理,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王某有權繼承,王某之子無權繼承
    B.王某無權繼承,王某之子有權繼承
    C.王某和其子均有權繼承
    D.王某和其子均無權繼承
    答案:C
    解析:《繼承法》第12條規(guī)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11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度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條規(guī)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因此,王某作為喪偶兒媳,對公公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張某之父的財產(chǎn),張某之子作為張某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代位繼承張某應該繼承的其父的遺產(chǎn)份額。因此張某之子和王某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都有權繼承,C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93.如張某生還并申請法院撤銷死亡宣告,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張某在被宣告死亡期間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并不因此而無效
    B.張某與王某的夫妻關系不能自行恢復
    C.張某可與李某協(xié)議解除王某之子與李某之間的收養(yǎng)關系
    D.若張某和王某共有的房屋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第三人可不予返還
    答案:ABCD
    解析:《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36條規(guī)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與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觸的,則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為準。因此,A項的說法正確。第37條規(guī)定,被宣告死亡的人與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離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本題中,王某已經(jīng)再婚,所以王某與張某之間的夫妻關系不得自行恢復。第38條規(guī)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yǎng),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銷后,僅以未經(jīng)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yǎng)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準許,但收養(yǎng)人和被收養(yǎng)人同意的除外。由此,C項的說法正確。第40條規(guī)定,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請求返還財產(chǎn),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由此,D項的說法正確。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二)
    2007年10月25日,甲向乙借款10萬元,并用自己的一輛汽車抵押,但沒有辦理抵押登記。2007年11月3日、5日,甲分別向丙、丁借款10萬元,同樣以該汽車抵押,并分別于11月7日、8日辦理了抵押登記。2007年11月15日,甲向戊借款10萬元,也用該汽車抵押,但沒有辦理登記。戊要求甲再提供其他擔保,甲的好友己交給戊一份文書,表明自己愿意為甲和戊的借款合同作保證人,戊收下后未做任何表示。2007年12月1日,甲的各項借款均已到期,但甲均未償還,乙、丙、丁、戊均對該汽車主張抵押權。另查明,甲在2007年10月29日已經(jīng)將該車租給了庚,租期2年,每月租金15000元。2008年4月,在各債權人申請強制執(zhí)行后,經(jīng)過法院拍賣,該汽車由辛拍得。根據(jù)上述事實,請回答94-96題。
    94.關于甲的汽車上各抵押權的先后順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①乙、②丙、③丁、④戊
    B.①丙、②丁、③戊、④乙
    C.①丁、②戊、③丙、④乙
    D.①丙、②丁、③乙和戊
    答案:D
    解析:本題包含兩個考點:抵押權的成立、抵押權的清償順位,重點考查后一個問題?!段餀喾ā返?88條規(guī)定,以交通運輸工具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jīng)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本題中以同一輛車作為標的物進行四次抵押,雖然有的進行了登記,有的沒有,但是登記與否都不影響抵押權本身的成立?!段餀喾ā返?99條規(guī)定,同一財產(chǎn)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chǎn)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guī)定清償:(一)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后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二)抵押權已登記的先于未登記的受償;(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本題中,乙的抵押權和戊的抵押權都沒有辦理登記,而丙的抵押權和丁的抵押權辦理了登記,因此丙的抵押權和丁的抵押權優(yōu)于乙的抵押權和戊的抵押權;又因為丙的抵押權優(yōu)先于丁的抵押權登記,所以丙的抵押權最先受償,其次是丁的抵押權。至于乙的抵押權和戊的抵押權,因為都沒有辦理登記,所以按照債權比例處于同一順序清償。本題正確答案是D.
    95.關于辛、庚的法律地位,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辛買得該車后,可以立即請求庚返還該車
    B.辛買得該車后,只能在2009年10月29日后才有權請求庚返還該車
    C.抵押權人有權請求庚支付到期租金,優(yōu)先清償自己的債權
    D.抵押權人無權請求庚支付到期租金,優(yōu)先清償自己的債權
    答案:BC
    解析:《合同法》第229條規(guī)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fā)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因此本題中,雖然辛取得了該車的所有權,但根據(jù)“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在租賃期滿之前(即2009年10月29日之前)不得請求庚返還車輛,故A項的說法錯誤,B項的說法正確。庚向甲交付的租金,屬于該汽車的法定孳息,債務人到期不償還欠款,抵押權人有權請求庚支付到期租金,并有就該租金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因此,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
    96.假設戊感到抵押權訴訟過程繁瑣并且費用過高,因此在訴訟過程撤訴,并且對甲表示放棄抵押權,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由于戊收到己的文書后沒有做任何表示,因此保證合同不成立
    B.由于戊放棄了抵押權,己在其放棄的抵押權可能受償?shù)姆秶鷥?nèi),免除擔保責任
    C.由于戊放棄了抵押權,也就無權請求己承擔保證責任
    D.戊放棄抵押權,對己的保證責任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
    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guī)定,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保證合同成立。因此A項的說法錯誤?!稉7ā返?8條第2款規(guī)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因此B項的說法正確,C項和D項的說法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007年)
    (一)
    某市A鄉(xiāng)農(nóng)戶甲于2006年3月1日與乙公司訂立合同,出售自己飼養(yǎng)的活雞1萬只,乙公司應在3月21日前支付5萬元的首期價款,甲從4月1日起分批交付,交付完畢后乙公司付清余款。3月20日,乙公司得知該市的B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雞瘟,即致電向甲詢問。甲稱,盡管B鄉(xiāng)臨近A鄉(xiāng),但是應當不會傳播過來。乙公司表示等到事情比較明朗后再付款,甲堅持要求其按時付款,否則將不交貨并追究責任。3月25日,因失火導致雞棚倒塌,致甲所飼養(yǎng)的大部分雞只毀于一旦,甲當即將此事通知了乙。
    2006年3月10日,甲向丙公司訂購了一批飼料,約定4月10日至20日期間送貨上門,甲驗收后10日內(nèi)付款。甲在3月26日把雞只死亡情況通知了丙公司,要求取消交易。丙公司稱:貨物已經(jīng)備好,不同意解約,除非甲賠償其損失。請回答91-93題。
    91.關于甲與乙公司之間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乙公司雖在3月21日沒有付款,但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B.甲3月20日電話中關于將不交貨的表示構成違約
    C.甲不需承擔不能交付標的物的違約責任
    D.乙公司有權解除合同
    答案:CD
    解析:《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chǎn)、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yè)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jù)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本題中,僅僅是該市的B鄉(xiāng)發(fā)生了雞瘟,A 鄉(xiāng)并未發(fā)生雞瘟,乙公司無權以《合同法》第68條為依據(jù)行使不安抗辯權。乙公司未按照約定在3月21日前支付5萬元的首期價款,則應承擔違約責任,所以A的說法是錯誤的。《合同法》第67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本題中,乙公司應先履行義務,甲應后履行義務,乙公司不按時付款,甲可以以《合同法》第67條為依據(j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拒絕向乙公司交貨。因此B的說法是錯誤的?!逗贤ā返?17條第1款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jù)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薄逗贤ā?18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nèi)提供證明。”本題中,因失火導致雞棚倒塌,致甲所飼養(yǎng)的大部分雞只毀于一旦,這屬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能履行合同的情況,而且甲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了乙公司,因此甲可以根據(jù)不可抗力免責,C項的說法是正確的?!逗贤ā返?4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本題中,由于不可抗力致使活雞買賣合同的目的已經(jīng)無法實現(xiàn),乙公司有權解除合同,D項正確。所以本題正確選項是CD.
    92.關于甲與丙公司之間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由于甲所養(yǎng)殖的雞只于3月25日已經(jīng)大部滅失,合同自動解除
    B.甲取消交易構成違約,應對丙承擔違約責任
    C.甲有權單方解除合同,但是應賠償丙公司的損失
    D.丙有權要求甲繼續(xù)履行合同
    答案:BD
    解析:關于合同的解除,可以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不存在自動解除的情況,所以A的說法是錯誤的。根據(jù)《合同法》第94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題中,雖然由于不可抗力導致雞只死亡,但是并不妨礙飼料買賣合同的目的的實現(xiàn),[法律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甲不能因此而取消交易,否則構成違約,B的說法正確,C的說法錯誤。甲取消交易,構成違約,丙有權要求甲采用繼續(xù)履行合同的方式進行補救,因此D的說法是正確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D.
    93.假設甲所養(yǎng)的雞并未因失火導致雞棚倒塌所滅,但當?shù)卣疄榉乐挂咔楸l(fā),自3月21日起對甲的養(yǎng)殖場實行管制,禁止雞鴨外運,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即全部撲殺,乙知情后沒有支付首期價款,關于甲、乙之間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雖然乙公司在3月21日前沒有付款,也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B.甲有權以乙未付首期價款為由拒絕履行相應的交貨義務
    C.如果雙方協(xié)商解除合同,甲應當適當賠償乙公司的損失
    D.如果雙方協(xié)商解除合同,乙公司應當適當賠償甲的損失
    答案:AB
    解析:《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chǎn)、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yè)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jù)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北绢}中,由于當?shù)卣畬椎酿B(yǎng)殖場實行管制,禁止雞鴨外運,乙公司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因此A項正確。《合同法》第67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 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北绢} 中,乙公司應先履行義務,甲應后履行義務,乙公司不按時付款,甲有權以《合同法》第 67 條為依據(j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拒絕向乙公司交貨,因此B項正確。另外,由于本題中合同無法履行是由于不可抗力(政府管制)導致的,雙方當事人均無須承擔賠償責任,因此CD兩項錯誤。本題正確答案是AB.
    (二)
    2007年4月2日,王某與丁某約定:王某將一棟房屋出售給丁某,房價20萬元。丁某支付房屋價款后,王某交付了房屋,但沒有辦理產(chǎn)權移轉登記。丁某接收房屋作了裝修,于2007年5月20日出租給葉某,租期為2年。2007年5月29日,王某因病去世,全部遺產(chǎn)由其子小王繼承。小王于2007年6月將該房屋賣給杜某,并辦理了所有權移轉登記。請回答94-96題。
    94.如王某生前或王某死后其繼承人小王欲出賣房屋前向丁某請求返還房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王某無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B.王某有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C.小王無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D.小王有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答案:AC
    解析:《合同法》第135條規(guī)定:“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并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在本案中,王某與丁某達成了房屋買賣的協(xié)議,王某應承擔將房屋交付給丁某以及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給丁某的義務,因此王某無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故A項正確,B項錯誤。小王作為王某的繼承人,應承受王某的權利及義務,小王同樣無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故C項正確,D項錯誤。
    95.如杜某向丁某、葉某請求返還房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杜某無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B.杜某有權請求丁某返還房屋
    C.杜某無權請求葉某返還房屋
    D.杜某有權請求葉某返還房屋
    答案:BC
    解析:我國法律并未一概禁止“一物二賣”,從本題提供的信息來看,小王與杜某之間不存在惡意串通,二者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應為有效,加之雙方業(yè)已辦理了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可以認為杜某 已合法有效取得房屋的所有權。杜某可以基于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要求丁某返還房屋。因此A項錯誤,B項正確。王某依據(jù)買賣合同將房屋交付給丁某后,丁某將其出租給葉某,丁某與葉某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有效?!逗贤ā返?29條規(guī)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fā)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北M管小王通過繼承取得房屋的所有權,繼而杜某通過買賣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均不影響葉某的租賃權,杜某無權請求 葉某返還房屋。因此C項正確,D項錯誤。
    96.關于小王和杜某間的房屋買賣,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交付標的物是房屋買賣合同的有效要件
    B.小王須將所繼承的房屋登記在自己的名下,才能將其所有權轉移給杜某
    C.房屋所有權轉移自記載于不動產(chǎn)登記薄時發(fā)生效力
    D.該房屋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該房屋登記資料
    答案:BCD
    解析:《合同法》第135條規(guī)定:“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并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笨梢姡桓稑说奈锊⒎欠课葙I賣合同的有效要件,而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出賣人小王應當履行的一項合同義務。因此A項錯誤?!段餀喾ā返?9條規(guī)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笨梢?,小王于2007年5月29日成為房屋的所有權人。但《物權法》第31條規(guī)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guī)定享有不動產(chǎn)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guī)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jīng)登記,不發(fā)生物權效力。”因此B項正確?!段餀喾ā返?4條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模杂?載于不動產(chǎn)登記簿時發(fā)生效力。”因此C項正確?!段餀喾ā返?8條規(guī)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笨梢奃項正確。
    (2006年)
    (一)
    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甲急欲銷售其開發(fā)的某住宅區(qū)的最后1套別墅,遂打電話向乙、丙、丁發(fā)出售房要約,并聲明該要約的有效期為1個月。要約發(fā)出后第10日,甲與乙簽訂買賣合同并交付該別墅,乙支付了全部房款,但未辦理產(chǎn)權變更登記。第21日,甲與不知情的丙簽訂買賣合同并辦理了產(chǎn)權變更登記。第25日,甲又與不知情的丁簽訂了買賣合同。第26日,該別墅被意外焚毀。請回答91-93題。
    91.下列關于甲、乙、丙之間關系的何種表述是正確的?
    A.甲、乙之間買賣合同有效
    B.甲、丙之間買賣合同無效,因該合同損害乙的利益
    C.甲不應向丙承擔不能交付房屋的違約責任,因為房屋系意外焚毀
    D.丙應負擔房屋被焚毀的風險
    答案及解析:A 甲與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沒有其他合同生效的阻礙事由,所以合同是成立且生效的,所以A項是正確的。甲與丙之間的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丙為善意第三人,甲和丙之間簽訂的合同也是成立且生效的,所以B項是錯誤的。《合同法》第107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合同法對于違約適用的是嚴格責任,除不可抗力可以免除違約責任之外,只要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甲應當向丙承擔不能交付房屋的違約責任,所以C項是錯誤的。《合同法》第142條規(guī)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丙沒有占有房屋。丙不負擔房屋被焚毀的風險,所以D項是錯誤的。
    92.下列關于甲、丁之間買賣合同的何種表述是正確的?
    A.合同因欺詐而可撤銷
    B.合同因自始履行不能而無效
    C.合同因無權處分而效力待定
    D.如果合同被撤銷,則甲應向丁承擔締約過錯責任
    答案及解析:ACD .我過《合同法》規(guī)定因欺詐簽訂的合同為可撤銷的合同,甲對合同被撤銷有過錯,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所以A、D兩項是正確的。甲與丙間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且辦理了產(chǎn)權變更登記,所以丙已取得房屋的所有權,甲之后與丁訂立買賣合同時不具有處分權,故其與丁之間的合同因無權處分而成為效力待定合同,所以C項是正確的。同時,甲在與丁訂立合同時隱瞞了房屋所有權已轉移的事實,構成欺詐,所以該合同可撤銷,丁撤銷合同后可要求甲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93.下列關于乙的權利義務的何種表述是正確的?
    A.若房屋未焚毀,丙有權要求乙搬離房屋
    B.若房屋未焚毀,法院應確認該房屋為乙所有
    C.乙對房屋的占有為善意、自主占有
    D.乙應向丙賠償因房屋焚毀而造成的損失
    答案及解析:AC .盡管甲與乙之間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且乙已經(jīng)取得房屋的占有,但是依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的所有權須登記才能轉讓,所以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丙是房屋的所有權人,所以若房屋未焚毀,丙有權要求乙搬離房屋,所以A項是正確的,B項是錯誤的。乙是根據(jù)合同占有房屋,并不知甲將房屋賣給他人并進行過戶登記的情況,所以C項是正確的。乙對占有的房屋負有注意義務,由于房屋是意外焚毀,乙沒有過錯,故不應向丙賠償因房屋焚毀而造成的損失,所以D項是錯誤的。
    (2005年)
    (一)
    馬俊1991年去世,其妻張樺1999年去世,遺有夫妻共有房屋5間。馬俊遺有傷殘補助金3萬元。張樺1990年以個人名義在單位集資入股獲得收益1萬元。雙方生有一子馬明,1995年病故。馬明生前與胡芳婚后育有一子馬飛。張樺長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由表侄常生及改嫁兒媳胡芳養(yǎng)老送終。5間房屋于2001年11月被拆遷,拆遷單位與胡芳簽訂《危舊房改造貨幣補償協(xié)議書》胡芳領取作價補償款、提前搬家獎勵款、搬遷補助費、貨幣安置獎勵費、使用權補償款共計25萬元。請回答以下81-84題。
    81.下列各項中何者屬于遺產(chǎn)?
    A.提前搬家獎勵款
    B.搬遷補助費
    C.貨幣安置獎勵費
    D.使用權補償款
    答案:CD
    考點:遺產(chǎn)的范圍
    詳解:《繼承法》第3條規(guī)定:“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chǎn)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chǎn)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chǎn)?!睋?jù)此,本題中,馬俊1991年去世,其妻張樺1999年去世,遺有的夫妻共有房屋5間屬于遺產(chǎn)范圍,該5間房屋因拆遷而獲得的作價補償款、貨幣安置獎勵費和使用權補償款屬于遺產(chǎn)范圍;而提前搬家獎勵款和搬遷補助費是對房屋居住人的獎勵和補助,因此不屬于遺產(chǎn)范圍??梢姡珻項和D項為正確選項。
    評論:遺產(chǎn)是被繼承人生前所有的財產(chǎn),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后取得財產(chǎn)不屬于遺產(chǎn),本題考察遺產(chǎn)的性質。
    82.馬俊的傷殘補助金、張樺集資入股收益的性質應如何確定?
    A.傷殘補助金和集資收益均為個人財產(chǎn)
    B.傷殘補助金為個人財產(chǎn),集資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
    C.傷殘補助金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集資收益為個人財產(chǎn)
    D.傷殘補助金和集資收益皆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
    答案:B
    考點:夫妻共同財產(chǎn)、個人財產(chǎn)
    詳解:婚姻法第18條規(guī)定,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屬于個人財產(chǎn)。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集資收益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本題中,馬俊的傷殘補助金為個人財產(chǎn),集資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
    評論:夫妻共同財產(chǎn)和個人財產(chǎn)的界定,是婚姻法的基本考點。
    83.下列關于常生可否得到補償?shù)恼f法何者正確?
    A.應當?shù)玫窖a償,分配數(shù)額應當小于法定繼承人
    B.應當?shù)玫窖a償,分配數(shù)額可以等于或大于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
    C.如常生明知法定繼承人分割遺產(chǎn)而未提出請求,即喪失遺產(chǎn)分配權
    D.如常生要求參與分割遺產(chǎn),應在繼承開始后1年內(nèi)提出請求
    答案:BC
    考點:繼承人
    詳解:《繼承法》第14條規(guī)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shù)倪z產(chǎn)?!薄独^承法》意見第31條規(guī)定: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chǎn)的人,分給他們遺產(chǎn)時,按具體情況可多于或少于繼承人。注意,B的表述是“可以”,故正確,而A的表述是“應當”,故錯誤。該意見第32條規(guī)定: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chǎn)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chǎn)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本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的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chǎn)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在二年以內(nèi)起訴的,應予受理。故C正確。D錯誤。
    評論:關于盡到贍養(yǎng)義務應當分得遺產(chǎn)的人,以前很少考到,容易被忽略,是一個冷門考點。關于“應當”、“可以”的語言陷阱,則是詞考一以貫之的花樣。
    84.下列關于胡芳及其子女遺產(chǎn)繼承權的說法何者正確?
    A.胡芳對張樺盡了主要瞻養(yǎng)義務,應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B.馬飛對張樺的遺產(chǎn)享有代位繼承權
    C.胡芳再婚后所生子女對張樺的遺產(chǎn)享有代位繼承權
    D.馬飛對馬俊的遺產(chǎn)享有轉繼承權
    答案:ABD
    考點:第一順序繼承人、代位繼承、轉繼承
    詳解:根據(jù)繼承法第12條,盡到贍養(yǎng)義務的兒媳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據(jù)此,A項正確?!独^承法》第11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為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戶著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睋?jù)此,馬明(于1995年病故)系張樺(于1999年去世)之子先于張樺死亡,因此,馬飛作為被繼承人張樺的孫子,對張樺的遺產(chǎn)享有代位繼承權。可見,C項說法錯誤?!度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zhí)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chǎn)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chǎn)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瘪R明作為馬俊的法定繼承人,在馬俊的遺產(chǎn)分割前死亡,因其未放棄繼承,其繼承馬俊遺產(chǎn)的權利應當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馬飛??梢?,D項說法正確。
    評論:本題迷惑之處在于兩個被繼承人死亡時間不同,而繼承人在期間身亡,則為代位繼承和轉繼承同時適用奠定了條件。這需要考生細心注意。
    (二)
    甲對乙享有60萬元債權,丙、丁分別與甲簽訂保證合同,但未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和方式。戊以價值30萬元的房屋為乙向甲設定抵押并辦理了登記。請回答以下85-88題。
    85.下列關于乙、丙、丁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丙、丁的保證都為連帶責任保證
    B.丙、丁對乙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但彼此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C.若丙與丁事后約定各自擔保乙的30萬元債務,該約定未經(jīng)甲的同意不能生效
    D.若丁代乙清償了全部債務,應首先向乙追償,若乙不能償還再要求丙分擔責任
    答案:AD.
    考點:連帶保證的保證責任承擔
    詳解:未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和方式的,推定為共同連帶保證,故A正確?!稉7ā匪痉ń忉尩?9條: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據(jù)此,B項表述錯誤。第20條: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向債務人不能追償?shù)牟糠郑筛鬟B帶保證人按其內(nèi)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梢酝瞥?,共同保證人應先向債務人追償,不足部分再向其他保證人追償。據(jù)此,D項表述正確;C項表述錯誤。
    86.下列關于丙、丁、戊關系的表述何者正確?
    A.若甲放棄對戊的抵押權,則丙、丁只對甲的30萬元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B.若甲要求丙、丁承擔保證責任,丙、丁可主張先訴抗辯,要求甲先行使對戊的抵押權
    C.甲可以在丙、丁、戊中任意選擇一人,要求承擔擔保責任
    D.若甲、戊之間的抵押被宣告無效,丙、丁應對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答案:ACD
    考點:人保物保的競存、物保消滅對人保的影響
    詳解:《擔保法》第28條規(guī)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nèi)免除保證責任?!睋?jù)此,A項表述正確?!度嗣穹ㄔ宏P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8條第一款規(guī)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證人或者物的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或者物的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承擔了擔保責任的擔保人,可以想債務人追償,也可以要求其他擔保人清償其應當分擔的份額。”據(jù)此,B項表述錯誤;C項表述正確。該條第2款規(guī)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物的擔保合同被確認五無效或者被撤銷,或者擔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滅失而沒有代位物的,保證人仍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保證責任。”據(jù)此,D項表述正確。
    87.若甲對乙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一年,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事后無權要求甲返還
    B.丙若對甲進行清償,則無權對乙進行追償
    C.甲不能對戊的房屋行使抵押權
    D.倘甲催告乙還款,乙在催款通知上簽字,訴訟時效將因中斷而重新起算
    答案:AB(《物權法》頒布以后正確答案應為ABC)
    考點:時效屆滿的效果
    詳解: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8條規(guī)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薄睹裢ㄒ庖姟返?71條規(guī)定:“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笨梢娂讓σ业亩鴤鶛嘁呀?jīng)超過了訴訟時效,就成為了自然之債,乙可以選擇清償或者不清償,但一旦清償,就不可請求甲返還。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根據(jù)《擔保法解釋》第35條規(guī)定: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摘取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擔保法》第31條的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但是由于超過訴訟時效的債務是自然之債,債務人有權拒絕賠償,因此如果擔保人丙對甲進行清償,則事后物權要求甲返還。據(jù)此,B的說法正確。《擔保法解釋》第12條第2款規(guī)定:”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nèi)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案鶕?jù)該條規(guī)定,甲可以對戊的房屋行使抵押權,可見題中C項說法錯誤。但是新出臺的《物權法》第202條規(guī)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為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可見《物權法》該條規(guī)定廢止了《擔保法解釋》第12條第2款的規(guī)定,認為甲對乙的主債權已經(jīng)超過了訴訟時效,所以甲也不能行使其對戊的房屋的抵押權。按照《物權法》的說法,原題目中C選項也是正確的。《民法通則》第140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可見,訴訟時效中斷是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要求同意履行義務而發(fā)生的法律事實。本題中,甲對乙的債券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一年,乙在催款通知上簽字,并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故D項說法錯誤。
    88.若乙的朋友己與乙達成協(xié)議,由其代替乙向甲還款,下列說法何者正確?
    A.該協(xié)議在通知甲后發(fā)生效力
    B.如甲同意該協(xié)議,則丙、丁不再承擔保證貢任
    C.甲同意該協(xié)議,戊無論同意與否均應繼續(xù)承擔抵押擔保責任
    D.若甲、戊都同意該協(xié)議,甲對戊的抵押權不因債務轉移而受影響
    答案:BD
    考點:債務承擔對擔保責任的影響
    詳解:《合同法》第84條規(guī)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jīng)債權人同意?!睋?jù)此,A項說法正確?!度嗣穹ㄔ宏P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9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jīng)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 仍應當歲為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睋?jù)此,B項說法正確。該解釋第72條規(guī)定:“主債權被分割或者部分轉讓的,各債權人之間可以就其享有的債權份額行使抵押權。主債務被分割或者部分轉讓的,抵押人仍以其抵押物擔保數(shù)個債務人履行債務。但是,第三人提供抵押的,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未經(jīng)抵押人書面同意的,抵押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擔保責任?!睋?jù)此,本題中,抵押人戊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擔保責任,故C項說法錯誤;若甲、戊都同意該協(xié)議,戊對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仍承擔擔保責任,甲對戊的抵押權不因債務轉移而受影響,故D項說法正確。
    評論:債務承擔對擔保責任的影響,也是司考的一個常見考點,本題特色在于將保證責任與抵押權一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