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5篇)

字號:

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歡迎閱讀與借鑒。
    1.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
    活動目標:
    1、感知楊梅的外形特點
    2、了解楊梅的功效并品嘗,知道它好吃又有營養(yǎng)。
    3、嘗試楊梅汁作畫,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楊梅每人五顆,牙簽,紙,性手套,楊梅制品PPT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出主題
    請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看誰聰明。
    (引入謎語:遠看紅臉好相貌,近看一臉紅疙瘩,雖說樣兒小又小,為人解渴本領大。)
    二、了解楊梅的功效并品嘗
    1、楊梅是干嘛的呀?
    2、哦,那楊梅除了好吃以外,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嗎?
    教師小結:楊梅除了味道好以外,對我們的身體還很有好處呢,吃楊梅可以解渴,可以治療頭疼,楊梅泡酒可以治療肚子疼,楊梅可真是好寶貝。
    3、今天我們都帶來了楊梅,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吧。
    三、嘗試楊梅汁作畫
    1、楊梅除了可以吃,還可以干什么呢?
    2、老師來告訴你們,楊梅還可以用來作畫。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楊梅可以作畫呢?
    3、對啦,楊梅的汁是紫色的,我們用楊梅的汁來作畫,很漂亮的哦!
    4、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吧,帶上小手套,把楊梅的汁擠出來,然后用牙簽沾著來作畫,我們來比一比,誰畫的好看。
    四、總結
    師:我們今天知道了楊梅不僅味道很棒,而且還有很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功效。還自己動手用楊梅汁畫了畫,小朋友開心嗎?回家把今天學到的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跟我們一起長知識,好不好?
    2.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觀察和講述的習慣。
    3.初步的探尋溶解的現(xiàn)象。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初步了解飲料,品嘗過飲料。
    2、材料準備:冷水、熱水、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檸檬粉等、輕音樂的磁帶、錄音機、毛巾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兒的興趣。
    二、幼兒品嘗“小兔”制作的飲料,說說自己喝的飲料。
    提問:你喝的是什么飲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幼兒做飲料,引導幼兒邊做邊觀察。
    1、引導幼兒認識材料。
    2、提出操作的要求:
    (1)你們在做飲料的時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變化?
    (2)與你的朋友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3)要讓做飲料的房間干干凈凈。
    3、觀察幼兒的操作,進行個別指導。
    提問:你做的是什么飲料?味道怎么樣?引導幼兒講述做飲料的過程和發(fā)現(xiàn)。
    四、鼓勵幼兒互相交流,互相品嘗飲料,說說自己做飲料的發(fā)現(xiàn)。
    五、鼓勵幼兒與客人老師交流:
    請客人品嘗飲料,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親自參與活動,知道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懂得自己的身體是在不斷生長的。
    2、培養(yǎng)幼兒能夠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發(fā)展自我意識。
    二、活動準備:
    幼兒入園時的身長圖和體重表。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剛入園的身長圖和體重表,引起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1、這些圖片上的娃娃是誰?(貼有照片的幼兒外形)
    2、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體重的小稱砣)
    小結:這些都是我們剛上幼兒園時保健老師給我們量身高,稱體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個小砣就表示那時我們的身高和體重。
    (二)通過操作活動對比,讓幼兒感知其中變化,了解自己在長大。
    1、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變化?
    2、請幼兒現(xiàn)場量身高稱體重,再貼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稱砣。
    3、請幼兒在觀察對比,了解其中變化。
    小結: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在原來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長越高,說明小朋友長高了,小稱砣越來越多,說明小朋友變重了。我們長大了。
    (三)通過討論,知道我們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
    “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在幼兒園學會了哪些本領?”(從生活自理能力、學習、游戲等方面去討論)
    小結:我們長大了,學會自己吃飯,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會講故事,會念兒歌,拍皮球,玩各種游戲,今后我們還會長大,學會更多的本領。
    四、親子活動
    建議家長在家中一角,為孩子做兩顆生長樹,一棵記錄身高的變化,一棵記錄體重的變化,并定期為孩子測量。
    五、活動評價:
    1、知道自己在不斷地長大;
    2、逐步學會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4.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比較不同性質紙的吸水性。
    2、懂得進行簡單的實驗記錄,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探索紙的秘密,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已認識過各種各樣的紙、滴管的使用方法。
    物質準備:
    (1)蠟光紙、報紙、宣紙、牛皮紙。
    (2)滴管、碗、泥工板、臉盆。
    (3)記錄表、勾線筆、投影儀。
    (4)折紙小船、毛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螞蟻要到河的對岸參加比賽,可是小河上沒有橋。請小朋友幫小螞蟻想想要用什么辦法過河。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小螞蟻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多小朋友都認為可以用船來幫助小螞蟻過河。
    過渡語:老師帶來了四種不同材料的紙船,哪種紙船才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呢?
    二、介紹材料,引發(fā)猜想。
    師:我先來看看這幾只紙船是什么紙做的。你們覺得用報紙、宣紙、牛皮紙、蠟光紙做的小船,哪些不怕水?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為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過度語:到底哪個紙寶寶做的小船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讓我們用這些紙先動手試一試。
    三、幼兒探究操作,觀察紙張的吸水性。
    1、介紹記錄表,提出操作要求。
    師:到底哪些紙能幫小螞蟻過河?
    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滴管同時滴幾滴水在每張紙寶寶的身上,滴完之后用你們的小眼睛來看看每張紙寶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什么紙會吸水,什么紙不會吸水。
    (2)將觀察結果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在記錄表里面。
    (3)如果不小心把水灑在桌子上,記得用毛巾來擦一擦。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分享交流探索結果。
    (2)師:水滴在紙上,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那種紙不怕水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
    (3)教師小結。
    師:生活中的紙有的會吸水、有的不吸水,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滲透進去了,那這些紙會吸水的,就像宣紙和報紙一樣;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那這些紙是不吸水的,就像小朋友剛才發(fā)現(xiàn)的蠟光紙和牛皮紙一樣。
    四、游戲:不會沉的船。
    (1)游戲玩法及要求。
    師:我們把這四只小船放到水里面,你們來觀察看看后誰能帶著小螞蟻過河。
    要求:把船放在水里后,用眼睛觀察,不能用手去拿水里的小船。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告訴我,你剛剛看到哪些船沉下去了?哪只船把小螞蟻帶過河了?
    小結:原來啊,不怕水的是用牛皮紙做的小船,它把我們的小螞蟻帶過河去參加比賽了。
    【活動延伸】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東西也是用紙做的,它也不怕水呢?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再來告訴老師。
    5.幼兒園科學課件簡短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特性,知道空氣無處不在。
    2.感知空氣壓力的存在。
    3.培養(yǎng)動手、動腦的習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白紙若干張;泡泡液每組一盆,圓形紙筒每人一個,擦手用的毛巾人手一個;歡快的音樂。
    2.有吹泡泡游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魔術表演
    魔術過程中,采用幾種用手掌拿紙的方式。
    誰愿意和我一起來表演魔術?
    每人一張白紙進行魔術表演。
    二、為什么不掉
    1.集體討論。
    手掌上的紙為什么不掉?
    2.小結。
    當我們帶著我們手掌上的紙運動起來的時候周圍的空氣寶寶也跟著運動了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了我們的手掌上,所以紙就會牢牢的貼附在手掌上了!
    三、好玩的泡泡
    1.接泡泡。
    一起用白紙接泡泡。
    2.說一說。
    ①泡泡里面有什么?
    ②空氣是怎么進到泡泡里的?
    ③能用嘴巴把空氣吹進去嗎?為什么不能用嘴直接接觸泡泡液?
    教師小結:泡泡液是不能用嘴直接接觸的,因為不衛(wèi)生、有毒。
    3.分組操作。
    ①試一試把紙筒里的空氣吹到泡泡里。
    提示:第操作。
    ②讓紙筒里的空氣自己跑到泡泡里。
    提示:第二次操作。
    ③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將紙筒里的空氣吹到泡泡里的?
    ④空氣為什么會自己跑到泡泡里?
    5.小結。
    紙筒的一端沾上了肥皂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到水里。這時將紙卷桶向下壓,水寶寶們就進入到了紙卷桶里了,使紙卷桶里的空氣寶寶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后吹動樂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四、總結評價
    通過變魔術游戲了解了空氣流動會產生壓力,通過吹泡泡的游戲又了解了空氣受到擠壓也會產生壓力的科學原理。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把紙筒一端插到沙子里會不會壓出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