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建筑工程評估基礎》混凝土輔導(2)

字號:

(二)混凝土組成材料及其要求(掌握)
    普通混凝土(簡稱混凝土)的基本組成材料為水泥、水、砂子、石子,另外還經常加入外加劑和摻合料。在這些組成材料中,碎石起骨架作用,砂填充石子的空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包裹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的空隙
    1.水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膠結作用,所以是最重要的材料。水泥的品種主要根據(jù)工程性質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選擇。水泥強度等級應與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匹配。在同等混凝土強度下,水泥強度等級過高或過低會導致混凝土內水泥用量的過少或過多。
    2.砂和石子。考試論壇
    (1)砂:砂的顆粒直徑在0.15-5.0mm之間。建筑用砂的質量要求:
    ①含雜質量少。雜質多,泥土粘結力遠小于水泥,會大大降低混凝土強度。
    ②有良好的級配(級配是指砂子不同粒徑的組合情況),砂級配對混凝土的影響很大,如果都用大粒徑,會造成顆粒間孔隙加大,而這些孔隙要由水泥去填充,加大了水泥用量。相反,如都用小顆粒細砂,單位體積砂子顆粒數(shù)增多,而每個顆粒都需水泥去包裹,同樣會加大水泥用量。只有當大顆粒砂子的架空孔隙由中顆粒砂去填充,中顆粒砂的架空孔隙由小顆粒砂去填充,才達到砂子孔隙率最小,需要由水泥包裹的砂子總面積小的效果,這就是良好的級配。良好的級配既節(jié)省水泥,又可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2)石子:混凝土常用的石子有碎石和卵石,碎石堅硬易粘結牢靠,卵石易拌合,但強度偏低。對石子的要求和砂子一樣,要有良好的級配和含雜質少。另外,要求石子的強度應為混凝土的I.5倍以上,并且針、片狀石子含量不得超過1.5%(針、片狀石子過多,會降低混凝土強度)。
    3.水:混凝土的拌合及養(yǎng)護用水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要求不含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雜質。
    4.外加劑。摻量不大于水泥質量的5%(特殊情況除外)。
    混凝土外加劑按其主要功能分為四類: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
    (2)調節(jié)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抗凍劑和阻銹劑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
    (三)混凝土配合比(掌握)
    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四種主要組成材料用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混凝土中各種材料的用量(kg)來表示的,例如水泥300kg,砂690kg,石子1200kg,水190kg;
    另一種是以水泥的質量為1,用各材料間的質量比來表示,如上述數(shù)據(jù)可寫成:水泥:砂:石:水:=1:2.3:4.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