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護士資格證內(nèi)科學輔導:糖尿病的治療

字號:

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不祥,故重點是對癥和降糖治療。強調(diào)早期治療,長期治療,綜合治療,治療個體化。
    一般治療
    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學會查尿糖,學會注射胰島素,控制飲食,配合藥物治療,參加適當?shù)捏w力活動,對Ⅱ型肥胖患者尤為重要。
    飲食治療
    要嚴格、長期執(zhí)行,配合胰島素或藥物治療,可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改善代謝紊亂。成人每日總熱量:休息狀態(tài):100~130kJ/kg 體重(25~30kcalth);輕度活動:130~150kJ/kg 體重(30~35Kcalth);中度活動:150~170kJ/kg 體重(35~40Kcalth);重度活動:>170kJ/kg 體重(>40Kcalth)。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50%~60%,蛋白質(zhì)含量成人每日約1g(兒童或消耗量大者可適當增加)占總熱量15%~20%,脂肪0.8g/kg 體重,占總熱量的30%~50%,三餐按1/5、2/5、2/5分配。
    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對于飲食治療不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要用口服降糖藥物。
    1.磺脲類直接刺激胰島素B細胞釋放胰島素,增強靶細胞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用于飲食不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輔助胰島素治療。Ⅰ型糖尿病及合并嚴重感染者、重癥患者、肝腎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常用藥有格列齊特,80~240mg/d,分1~2次口服;格列本脲2.5~15mg/d,分1~2次口服。磺脲類藥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低血糖、惡心、嘔吐、肝損害、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皮膚瘙癢及皮疹。
    2.雙胍類此類藥物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抑制糖異生,抑制或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吸收,適用Ⅱ型糖尿病。常用者有甲福明,每次250mg,每日2次口服。另外還有苯乙福明和丁福明,現(xiàn)已少用。
    胰島素治療
    1.適應證① Ⅰ型糖尿病。
    ② 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③ 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應激狀態(tài)(急性心梗、腦血管意外)。采集者退散
    ④ 手術(shù)、妊娠、分娩時。
    ⑤ Ⅱ型糖尿病經(jīng)控制飲食及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者。
    2.制劑類型和劑量目前應用的主要是豬、牛胰島素。按作用快慢和維持作用時間,分為速效、中效、長效胰島素。無論哪一型糖尿病,都要在控制飲食和一般治療的基礎(chǔ)上按使用原則進行。
    生理情況下每日胰島素分泌量約24u,胰全切除后,約要40u~50u,故重癥病例每日要給普通胰島素40u,分3~4次注射,井根據(jù)尿糖及血糖調(diào)整劑量。
    3.胰島素反應① 低血糖② 過敏反應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
    1.補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常有重度失水,可達體重10%以上。通常使用等滲氯化鈉液[用法]。初治期一般不用葡萄糖液,直至血糖降至13.9mmol/L時,可開始給5%葡萄糖液。
    2.胰島素現(xiàn)多采用小劑量(速效)胰島素治療。重癥者可給予首次沖擊量靜脈推注[用法]。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療效可靠,且簡便、安全、較少發(fā)生低血糖、低血鉀和腦水腫等嚴重副作用。
    3.糾正酸中毒輕度酸中毒經(jīng)補液及胰島素治療后可逐漸得到糾正,不必補堿。嚴重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縮力,擴張周圍血管而使血壓下降,并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抑制呼吸中樞及中樞神經(jīng)功能,故嚴重酸中毒應及早糾正[用法]。
    4.補鉀酮癥酸中毒患者常有細胞失鉀,尤其給胰島素和葡萄糖后,血鉀常明顯下降,甚至發(fā)生嚴重心律失常等。可在胰島素治療的同時即開始補鉀,待病情恢復、血鉀正常后,還應繼續(xù)口服鉀鹽數(shù)天,每日約3g~6g.
    5.防治誘因如嚴重感染等。來
    6.處理并發(fā)癥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腎功能衰竭、腦水腫等并發(fā)癥者,應根據(jù)病情及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