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綜合輔導: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問答(1)

字號:

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響,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哪些因素會誘發(fā)滑坡?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5)開挖坡腳;(6)蓄水排水;(7)堆填加載;(8)劈山放炮,亂砍亂伐。
    滑坡發(fā)生有什么規(guī)律?
    下列地帶是滑坡的易發(fā)和多發(fā)地區(qū):(1)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qū),山區(qū)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3)易滑(坡)巖、土分布區(qū)。(4)暴雨多發(fā)區(qū)及異常的強降雨區(qū)。
    滑坡發(fā)生前有什么前兆?
    (1)大滑動前,在滑坡前緣坡腳處,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復活現象,或出現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鉆孔)水位突變等類似的異?,F象。(2)在滑坡體中,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3)大滑動之前,在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上?。ㄍ蛊穑┈F象。(4)臨滑前,有巖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5)滑坡體四周巖體(土體)出現小型崩塌和松弛現象。(6)如果在滑坡體上有長觀位移量,那么大滑動之前無論是水平移量還是垂直移量,均會出現加速變化的趨勢,這是明顯的臨滑現象。(7)滑坡后緣的裂縫急劇擴張,并從裂縫中冒出熱氣(或冷氣)。(8)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態(tài)。如豬、狗、牛驚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亂竄不進洞。樹木枯萎或歪斜等。
    如何預防滑坡?
    (1)在工程選址中盡量避開已有或易于發(fā)生地質災害的地段。(2)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注意避免因開挖、棄土、排水而誘發(fā)崩塌滑坡。
    當發(fā)現斜坡開裂進入加速變形階段或接到臨滑警報后,應采取什么緊急措施?
    (1)組織危險區(qū)的居民及有關設施立即疏散搬遷。(2)派人上山晝夜巡視,封閉路經危險區(qū)的路口,禁止閑人進入危險區(qū),制定警報信號,在快速滑動(崩塌)開始前及時發(fā)出警報信號。(3)滑坡發(fā)生后,派人到滑坡后緣調查,分析、確認不會繼續(xù)滑坡后,解除警報。
    什么叫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縫分割的巖土體,因根部空虛,折斷壓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穩(wěn)定,突然脫離母體向下傾倒、翻滾,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稱為崩塌。
    哪些因素會誘發(fā)崩塌?
    (1)采掘礦產資源;(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4)堆(棄)渣填土;(5)強烈振動。
    崩塌發(fā)生有什么規(guī)律?
    發(fā)生崩塌的時間大致有以下規(guī)律:(1)降雨過程之中或稍滯后。這是出現崩塌最多的時間。(2)強烈地震過程之中。(3)開挖坡腳過程之中或滯后一段時間。(4)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5)強烈的機械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發(fā)生有什么前兆?
    (1)崩塌的前緣掉塊、墜落,小崩小塌不斷發(fā)生。(2)崩塌的坡腳出現新的破裂形跡,嗅到異常氣味。(3)不是偶聞巖石的撕裂摩擦錯碎聲。(4)出現熱、氡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5)動植物出現異常現象。
    崩塌災害預防與應急措施有哪些?
    跟滑坡的預防與應急措施相同。
    什么叫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
    哪些因素會誘發(fā)泥石流?
    (1)不合理開挖;(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棄石;(3)濫伐亂墾。
    怎樣識別泥石流?
    能否產生泥石流可以從下列幾種現象來識別:(1)中游溝身常不對稱,參差不齊,往往凹岸發(fā)生沖刷坍塌,凸岸堆積成延伸不長的石堤,或凸岸被沖刷凹岸堆積,有明顯的截彎取直現象。(2)溝槽經常大段地被大量松散固體物堵塞,構成跌水。(3)由于多次規(guī)模不同的泥石流下切淤積,溝的中下游常有多級階地,在較寬闊地帶常有垅崗狀堆積物。(4)下游堆積扇的軸部一般較高聳,稠度大的堆積物其扇角小,呈丘狀。(5)堆積扇上溝槽不固定,扇體上雜亂分布著垅崗狀、舌狀、島狀堆積物。(6)堆積的石塊均具尖銳的棱角,無方向性,無明顯的分選層次。
    泥石流發(fā)生有什么規(guī)律?
    (1)季節(jié)性:泥石流的爆發(fā)主要受連續(xù)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的誘發(fā)。(2)周期性:泥石流的發(fā)生受雨、洪、地震的影響,而雨、洪、地震總是周期性地出現。(3)泥石流的發(fā)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連續(xù)降雨稍后。(4)鏈生性的群發(fā)性:滑坡、崩塌常成為泥石流的固體物源,但泥石流在流動過程中又強烈沖刷、侵蝕岸坡,觸發(fā)滑坡、崩塌發(fā)生,故常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循環(huán)產生。
    如何預防泥石流?
    (1)新建工程場址不宜選在泥石溝的形成區(qū)(匯水區(qū)除外)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2)若工程正在泥石溝內建設,首先應對已建工程搬遷和泥石流進行工程防治的技術、經濟對比論證,優(yōu)選可行方案,然后,組織實施優(yōu)選方案(搬遷或者進行工程防治),避讓或治理泥石流災害。(3)對采礦棄渣、工程建設棄土,要規(guī)劃選擇可靠的堆放場地,不能在山坡、溝谷中隨意亂堆亂放;對大規(guī)模的棄渣、棄土,在溝谷中要修建尾礦壩、淤泥壩、梯田等,截蓄棄渣、棄土。(4)避免人為因素誘發(fā)老滑坡復活和新的崩塌、滑坡產生。(5)提高山區(qū)新建水庫工程質量,對泥石流溝內水庫,要經常進行檢查、維護、防止壩下的壩肩滲漏,杜絕潰壩;雨季,在保證水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確定蓄水高度,合理調蓄,防止?jié)斡|發(fā)泥石流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