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下列關于防水混凝土施工構造要求, ( )
A.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并多留施工縫
B.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50mm的墻體上
c.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150mm
D.垂直施工縫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提示: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并少留施工縫;B應為300mm; C應為300mm。
答案:D
47.下列關于地下室卷材防水的表述中, ( )是錯誤的。
A.卷材防水層適用于受侵蝕性介質(zhì)作用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
B.防水卷材一般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并應在防水層外側砌筑120mm 厚保護墻
c.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背水面上
D.采用高分子卷材時一般只鋪一層,厚度應不小于1.5mm
提示: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面上。
答案:c
48.關于卷材防水層厚度,下列( )是正確的。
A.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單層使用時,厚度不應小于4mm
B.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雙層使用時,總厚度不應小于2mm
c.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或900折角
D.在轉角處、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應增貼1-----2層相同的卷材,寬度不宜小于250mm
提示:B應為2.4mm; C應為450或1350; D應為300mm
答案:A
49.下列關于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時采取的防水措施中, ( )是錯誤的。
A.窗井的底板和墻應做防水處理并宜與主體結構斷開
B.在窗井內(nèi)設集水井
C.窗井內(nèi)的底板,應比窗下緣低300mm
D.窗井墻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mm,窗井外地面應作散水,混凝土防水的 構造
提示: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時,窗井應與主體結構連成整體
答案:A
50.下列關于地下室混凝土防水變形縫做法, ( )是正確的。
A.用于伸縮的變形縫的寬度宜為20~30mm
B.中埋式止水帶應用鐵釘固定
c.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
D.變形縫處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200mm
提示:見本套書《建筑材料與構造》變形縫設計要點部分。
答案:c
A.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并多留施工縫
B.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50mm的墻體上
c.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150mm
D.垂直施工縫宜與變形縫相結合
提示: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并少留施工縫;B應為300mm; C應為300mm。
答案:D
47.下列關于地下室卷材防水的表述中, ( )是錯誤的。
A.卷材防水層適用于受侵蝕性介質(zhì)作用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
B.防水卷材一般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并應在防水層外側砌筑120mm 厚保護墻
c.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背水面上
D.采用高分子卷材時一般只鋪一層,厚度應不小于1.5mm
提示: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面上。
答案:c
48.關于卷材防水層厚度,下列( )是正確的。
A.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單層使用時,厚度不應小于4mm
B.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雙層使用時,總厚度不應小于2mm
c.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或900折角
D.在轉角處、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應增貼1-----2層相同的卷材,寬度不宜小于250mm
提示:B應為2.4mm; C應為450或1350; D應為300mm
答案:A
49.下列關于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時采取的防水措施中, ( )是錯誤的。
A.窗井的底板和墻應做防水處理并宜與主體結構斷開
B.在窗井內(nèi)設集水井
C.窗井內(nèi)的底板,應比窗下緣低300mm
D.窗井墻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mm,窗井外地面應作散水,混凝土防水的 構造
提示: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時,窗井應與主體結構連成整體
答案:A
50.下列關于地下室混凝土防水變形縫做法, ( )是正確的。
A.用于伸縮的變形縫的寬度宜為20~30mm
B.中埋式止水帶應用鐵釘固定
c.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
D.變形縫處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200mm
提示:見本套書《建筑材料與構造》變形縫設計要點部分。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