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chǎn)技術》應考復習資料(16)

字號:

燃燒與火災基礎知識(上)
    【本章大綱基本要求】:
    火災防治,民用爆破器材、煙花爆竹的主要危險因素,各類火災發(fā)生的特點、發(fā)展規(guī)律及危害性,不同種類火災的防治方法和技術關鍵,民用爆破器材、煙花爆竹企業(yè)防爆工程和建筑結構等相關技術;
    【本講大綱考試內容要求】:
    1.掌握燃燒的條件和過程;
    2.熟悉火災的分類及火災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3.了解閃點、燃點、自燃點;
    4.了解閃燃、陰燃、爆燃、自燃的表現(xiàn)形式;
    5.熟悉火災發(fā)展變化及其防治途徑,阻燃的要求、分類及特點;
    【教材內容】:
    第二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第一節(jié) 防火安全基礎知識
    一、燃燒與火災
    (一)燃燒和火災的定義、條件和過程
    1.燃燒的定義
    燃燒是物質與氧化劑之間的放熱反應,它通常會同時釋放出火焰或可見光。
    2火災的定義
    《消防基本術語:第一部分》(GB 5907—1986)將火災定義為: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3燃燒和火災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同時具備氧化劑、可燃物、點火源,即火的三要素。這三個要素中缺少任何一個,燃燒都不能發(fā)生和維持。因此火的三要素是燃燒的必要條件。在火災防治中,如果能夠阻斷火三角的任何一個要素就可以撲滅火災。
    4不同可燃物的燃燒
    1、火災中氣態(tài)可燃物通常為擴散燃燒,即可燃物和氧氣邊混合邊燃燒;
    2、液態(tài)可燃物(包括受熱后先液化后燃燒的同態(tài)可燃物)通常先是蒸發(fā)為可燃蒸氣,可燃蒸氣與氧化劑再發(fā)生燃燒;
    3、固態(tài)可燃物先是通過熱解等過程產(chǎn)生可燃氣體,可燃氣體與氧化劑再發(fā)生燃燒。
    (二)火災的分類
    《火災分類》(GB 4968—1985)按物質的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如下4類:
    A類火災,是指同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chǎn)生灼熱的灰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B類火災,是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C類火災,是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D類火災,是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新增內容】: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40-2005)根據(jù)滅火器配置場所內的物質及其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5類,除上述A、B、C、D4類外,增加了E類火災。
    E類火災(帶電火災),指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如發(fā)電機、電纜、家用電器發(fā)生的火災。
    【例題】: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是___。 ( )
    A .A類火災
    B. C類火災
    C. D類火災
    D. E類火災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