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今年中考政策有八大變化

字號:

南方日報訊:今年東莞市中考政策有八大變化。昨日上午,市教育局公布了《東莞市2010年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對今年的中考政策作出調整,主要包括擴大優(yōu)質普高招生規(guī)模、提高體育考試分值、調整中考加分政策等八個方面內容。
    今年東莞市中考繼續(xù)實行“兩試合一”,即初中生畢業(yè)考試與高中學校招生考試合并,稱為“學業(yè)考試”。今年中考報名時間為4月11日-14日,確認報名數據截止時間為4月15日。至于報考資格,凡是具有東莞市戶籍的初中畢業(yè)生及具有東莞初中學籍的應屆畢業(yè)生都能報名,初中重讀生不得報考面向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
    今年東莞全市初中應屆畢業(yè)生有55954人,比去年增加5000多人,其中東莞戶籍畢業(yè)生36517人,比去年減少231人。根據今年的招生任務,東莞戶籍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將達96.8%,升學總人數達到35350人。其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招生比例約為6:4,等于說普通高中招生21210人,中職學校招生14140人。對此,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何炳基表示,只要本市戶籍學生想升學讀書,都有學位可以安排。
    ■中考流程
    ◎4月11日—15日網上報名
    ◎4月20日—30日體育與健康考試
    ◎5月上旬英語口語考試
    ◎5月中旬回原籍升學的非莞籍畢業(yè)生畢業(yè)考試、特長生統一資格考試
    ◎5月22日信息技術會考
    ◎5月下旬網上填報志愿
    ◎6月19日—22日學業(yè)考試
    ◎6月下旬—7月上旬答題卡掃描、評卷及公布成績
    ◎7月各批次學校錄取
    市教育局解讀中考政策
    變化1
    中考科目調整。今年東莞市首次將歷史科列入中考科目,地理、生物和信息技術科仍作為會考科目。2011年起將地理科和生物科列入中考科目,信息技術仍作為會考科目。
    解讀:一是為了促進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夯實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知識基礎;二是適應新高考方案中“3+綜合”模式對普通高中學校選拔人才的要求。
    變化2
    擴大優(yōu)質普高招生規(guī)模。今年全市公辦普通高中共增加招收20個班,擴招學生1000人。其中屬示范性高中的東莞中學、常平中學、塘廈中學各增加2個班,石龍中學增加1個班;省、市一級學校的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市第四高級中學各增加2個班,玉蘭中學增加3個班,東城高級中學增加4個班,市第五高級中學、寮步中學各增加1個班。在此基礎上,民辦普高基本上保持去年的招生規(guī)模。
    解讀:為了緩解群眾入讀普高特別是入讀優(yōu)質普高的強烈需求,東莞市通過加快推進初高中分離進度和高中布局調整實施進度,擴充優(yōu)質普高資源的辦法,不斷加大投入,使全市公辦普高優(yōu)質學位數量有所增加。
    變化3
    擴大優(yōu)質高中名額分配比例。名額分配是指將東莞中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市第一中學、市實驗中學、市高級中學這5五大校面向全市招生計劃數(不含擇校生及面向城區(qū)招生部分)中劃出部分名額,按比例平均分配到各初中,根據考生的學業(yè)考試成績及志愿擇優(yōu)錄取。這一名額分配的比例從往年的25%提高到今年的30%。
    解讀:推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及高中階段學校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特別是在均衡各初中學校生源、調動廣大初中辦學積極性、促進教育公平方面起到很大促進作用,社會反映良好。
    變化4
    體育考試“三選一”項目有變,分值增加。今年體育考試省定必考項目不變,仍為200米跑。另一項市定項目則有所變化,市定項目是三選一,即從立定縱跳摸高、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踢毽子3個項目中,考生自主選擇一項進行考試。另外,體育考試的分值也從往年的30分提高到40分。
    解讀:促使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體質與健康,促使學校依照國家課程計劃開設體育課程,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變化5
    中考加分政策調整。在往年,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或德育方面有突出表現,受到市教育局通報表彰的學生,以及在初中階段參加由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體育、科技、文藝、學科競賽獲前三名或三等獎以上的學生,可在中考成績中增加3分。今年被調整為,除了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可加分3分外,其余的學科競賽及各類表彰在中考成績中的加分統統取消。
    解讀:一是為考生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的招生考試環(huán)境,讓所有考生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二是有利于引導學校、學生克服參加各種競賽就是為了能加分的功利性行為。同時避免學校人為地、主觀地將加分資格讓給邊緣學生。
    變化6
    增加錄取院校類別。今年錄取批次仍分為四批,第一批是面向全市招生的公辦普高的正取班(不含分片招生和鎮(zhèn)街內招生部分)和擇校班、民辦普高的“公辦班”;第二批是民辦普高的民辦班、分片招生和鎮(zhèn)街內招生的公辦普高;第三批是三二分段中等職業(yè)學校和高職院銜接招生學校,高職院五年制???、部屬和省屬中等職業(yè)學校、跨市中等職業(yè)學校,公辦中等職業(yè)學校和省市技工學校;第四批是民辦中等職業(yè)學校。
    解讀:今年第三批是首次增加了三二分段中職學校和高職院銜接招生學校,這類學校的招生政策及招生計劃待省正式公布后再另行通知。
    變化7
    簡化報名程序。從今年開始,市中招辦會先把學籍管理平臺中的畢業(yè)生數據導入到中考管理平臺,實現學籍數據與報名、錄取數據等的無縫對接,提高報名數據的準確性??忌恍枭暇W校對及完善個人信息即可。
    解讀:減輕學校工作壓力,縮短考生報名時間。
    變化8
    調整歷史、地理、生物學科的考試時間。往年,這三科的考試時間一般是安排在5月下旬,今年將安排在6月下旬,與中考一并舉行。
    解讀:由于歷史、地理、生物學科將列入中考科目,因此初三年級學生參加的歷史科和初二年級學生參加的地理、生物科考試時間將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