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題(30題,每題0.5分)
1、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
2、對孤寡老人的救濟是社會優(yōu)撫。()
3、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犁花開”是對春風的描寫。()
4、稅收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主要的公共收入來源。()
5、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強不息 ()
6、綠色GDP是和環(huán)境資源有關的什么... ()
二、單項選擇題(30題,每題1分)
1.( D )是第四產業(yè)
A、環(huán)境保護 D、信息產業(yè)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 C )
A國體B組織形式C政體D
3、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4、我們閱讀《江澤民文選》要把握的核心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5、“蹄卸鐵,則馬不能跑,則士兵不能打仗,則軍隊會失敗,則國家會滅亡”(說明:原話記不清楚了,反正就這意思。),說明的是(B )觀點。
A,一定的量變引起質變 B,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 C D
6、關于“剪刀差”的問題()
工業(yè)產品的價格高于價值,則農產品的價格低于價值
7、我國在2007年的GDP要增長()%。
A6,B8,C9,D10
8、十一五期間,按照“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xié)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
A生活寬裕 B 生活富裕
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是(C)
A、競爭機制B、供求機制 C、價格機制 D、
10、中國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的標志( 五四運動 )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出自( 孟子 )
12、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
三、多項選擇題 (10題,每題1.5分)
1、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yǎng)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
A,有文化 B懂技術 C有理想 D會經營
2、以下能說明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的是( )
A、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B、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C、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D、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3、我國的基本國策有()
A、改革開放B、計劃生育 C、科教興國 D、男女平等
4、一鎮(zhèn)政府在不經村民的同意下,擅自毀壞農民的莊稼地,后農民起訴至縣法院,這說明()
A、行政機關應該依法行政 B、行政機關不依法行政就會損害人民利益
C、法院應依法審理行政案件 D、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的有法律監(jiān)督權
5. 法律的使用原則( )
A正確 B合法 C及時 D從輕
四案例分析(2題,每題5分)
1、花溪村靠山少田30多名黨員輪流坐莊,人均收入400,群眾上訪告狀意見很大;花港村和花溪村的自然條件一樣,在村支書李剛的帶領下,先興修水利,解決了吃飯問題,然后跑運輸致富,..對比這兩個村,給你將來到基層從事工作的有什么啟示?.
2、有兩家人因為宅基地的緣故打起來了,一場械斗眼看就要發(fā)生如果你是村干部,你怎么處理?
五 論文(30分)
給的資料是網絡上村官論壇的幾個觀點,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是“大材小用”,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是個跳板,是多一個選擇,以獲取更好的機會,也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的角色轉換很難等等
以"青春的選擇"為題寫一篇不少800字議論文?
1、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
2、對孤寡老人的救濟是社會優(yōu)撫。()
3、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犁花開”是對春風的描寫。()
4、稅收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主要的公共收入來源。()
5、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強不息 ()
6、綠色GDP是和環(huán)境資源有關的什么... ()
二、單項選擇題(30題,每題1分)
1.( D )是第四產業(yè)
A、環(huán)境保護 D、信息產業(yè)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 C )
A國體B組織形式C政體D
3、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4、我們閱讀《江澤民文選》要把握的核心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5、“蹄卸鐵,則馬不能跑,則士兵不能打仗,則軍隊會失敗,則國家會滅亡”(說明:原話記不清楚了,反正就這意思。),說明的是(B )觀點。
A,一定的量變引起質變 B,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 C D
6、關于“剪刀差”的問題()
工業(yè)產品的價格高于價值,則農產品的價格低于價值
7、我國在2007年的GDP要增長()%。
A6,B8,C9,D10
8、十一五期間,按照“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xié)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
A生活寬裕 B 生活富裕
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是(C)
A、競爭機制B、供求機制 C、價格機制 D、
10、中國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的標志( 五四運動 )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出自( 孟子 )
12、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
三、多項選擇題 (10題,每題1.5分)
1、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yǎng)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
A,有文化 B懂技術 C有理想 D會經營
2、以下能說明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的是( )
A、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B、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C、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D、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3、我國的基本國策有()
A、改革開放B、計劃生育 C、科教興國 D、男女平等
4、一鎮(zhèn)政府在不經村民的同意下,擅自毀壞農民的莊稼地,后農民起訴至縣法院,這說明()
A、行政機關應該依法行政 B、行政機關不依法行政就會損害人民利益
C、法院應依法審理行政案件 D、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的有法律監(jiān)督權
5. 法律的使用原則( )
A正確 B合法 C及時 D從輕
四案例分析(2題,每題5分)
1、花溪村靠山少田30多名黨員輪流坐莊,人均收入400,群眾上訪告狀意見很大;花港村和花溪村的自然條件一樣,在村支書李剛的帶領下,先興修水利,解決了吃飯問題,然后跑運輸致富,..對比這兩個村,給你將來到基層從事工作的有什么啟示?.
2、有兩家人因為宅基地的緣故打起來了,一場械斗眼看就要發(fā)生如果你是村干部,你怎么處理?
五 論文(30分)
給的資料是網絡上村官論壇的幾個觀點,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是“大材小用”,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是個跳板,是多一個選擇,以獲取更好的機會,也有人說大學生當村官的角色轉換很難等等
以"青春的選擇"為題寫一篇不少800字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