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八法”

字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引領孩子們大量閱讀,務必重視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讓閱讀成為孩子童年重要的引路人。以下是我們在實踐中常用的幾種做法。
    環(huán)境熏陶法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杯h(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這點尤為突出。因此,激勵孩子愛讀書,首先要做的就是讀書環(huán)境的布置,讀書氛圍的創(chuàng)設。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班級讀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如在教室四周的墻壁、櫥窗上張貼激勵讀書的名人名言、相關畫像,開辟“棒棒讀書星”“好書大家讀”等讀書評比欄;二是注重學生家庭讀書小世界的布置,通過與家長溝通,幫助孩子建設自己的小書屋(架),組織學生參觀,拍成照片,交流評比。當然,在環(huán)境建設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突出童趣,落實好學校的大環(huán)境。這樣,在好書大家讀、大家讀好書、大家好讀書的環(huán)境中,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就得到健康而有效地培養(yǎng)著。
    故事吸引法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一方面對故事中的情節(jié)感興趣,一方面又容易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感染。因此,我們要求老師經(jīng)常給孩子們講故事。一是講趣味性強的童話故事;二是向孩子們介紹從小愛讀書的名人故事,如吃墨水的陳毅爺爺,鑿壁偷光的故事等;三是采用“365天”的方法,給孩子們講連環(huán)故事,每次巧妙地在“關鍵時刻”吊他們的胃口。這樣,時間一長,對有趣的故事的喜愛與渴求之情,就會悄悄地轉(zhuǎn)化為他們自己內(nèi)心對閱讀的需求。
    榜樣引路法
    低年級的小學生是尤其好勝的。他們的心里頭總有一股“我要比別人厲害”的不自覺的意識。因此,不管在哪個方面,一旦出現(xiàn)了競爭的對手,他們總會有較明顯地“比拼”行為。順應這一心理,及時地、細心地發(fā)現(xiàn)閱讀活動中的“閃光點”,并推介為榜樣,比如,為了推動親子讀書,我們會適時地評比“黃金搭檔”,為了鼓勵孩子自覺讀書,我們定期評選“讀書大王”“小小故事家”,這樣,榜樣的引路,就有效地調(diào)動著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活動推進法
    孩子讀了書,一定要讓其有展示的機會,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幼小的心靈里認識到:讀書是有用的。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好展示的方法應是經(jīng)常開展一些閱讀交流活動。我們學校常規(guī)性的交流活動有:故事大餐,誦讀大比拼,古詩大賽,好書大家讀,親子表演,等等。 這些讀書活動以其活潑有趣,富于挑戰(zhàn),總是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
    親子互動法
    教育孩子,必須由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以共同完成,這是當前教育界里的一個共識。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樣應如此。因此,每學期,我們都要求老師向家長大力宣傳親子讀書的意義,并介紹有效的經(jīng)驗與做法,比如,親子對背、親子互考、親子同讀、親子創(chuàng)作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不同的同伴關系會引起他們不同的情緒、情感體驗,閱讀也不例外。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開展親子互動讀書,不僅許多家長融洽了與孩子的關系,增進了對自己孩子的認識,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更是在親子互動中增進著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閱讀活動的熱情。
    評價點拔法
    畢竟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等都還非常欠缺,因此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中我們應及時地發(fā)現(xiàn)他們克服、戰(zhàn)勝困難所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比如,自覺地按正確的閱讀姿勢讀書,對古詩背誦的超量完成,在言談中、學習中不自覺地對讀書知識的應用,對讀書內(nèi)容的異想天開式的理解,等等,充分肯定,大力表揚,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克服讀書的畏難情緒。
    成長記錄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引進了成長記錄評價法。這是一種激勵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監(jiān)督、自我提高的好方法。我們將它引入閱讀活動中。每個學期,我們都會指導好每位學生收集、整理好自己的閱讀成果記錄袋:將喜歡的一本書,開心的一件事,得意的作品,難忘的獎品,值得珍藏的照片,滿意的合作伙伴等收入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當孩子們打開自己的記錄袋,看到自己一串串成長的足跡,一份份用汗水換來的成果,總會沉浸在甜美的往事中,露出舒心的笑容。
    目標生成法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終目的是要養(yǎng)成他們自覺的閱讀意識,使閱讀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一件常事。因此,我們的努力不能僅停留在外因方面,更應想辦法促進他們內(nèi)因上起作用。我們的做法是,組織學生開展閱讀考級活動。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我們規(guī)定,每讀一本課外書,可得100分,每背5首古詩記100分,每在班級以上讀書活動中得獎,可獎勵300分,一學年中,凡獲得800分的同學便評為“讀書小能手”,凡積滿2000分的同學可獲得“讀書小名士”稱號,凡突破5000分的同學,便冠以“小小學問家”稱號,并舉行頒獎儀式。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我們則改用閱讀量來計分。這樣,考級便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有了目標,他們都更自覺、更投入地參加閱讀活動。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閱讀,與其說是一種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習慣,只有從小培養(yǎng),它才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自然的事情。天長日久,閱讀才會成為孩子知心的朋友,而孩子一旦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就一定可以輕松面對語文學習,樂于終身閱讀,享受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