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西醫(yī)綜合外科學大綱解析要點提示(3)

字號:

8.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的診斷(腹痛,壓痛,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婦科疾病,外科其他疾病等)、手術選擇(闌尾切除術,切開引流)及術后并發(fā)癥(膿腫,瘺,門靜脈炎,或切口感染,出血,闌尾殘端炎,糞瘺,粘連性腸梗阻,其他感染)的防治。
    9.直腸肛管疾?。私饧纯桑?BR>    (1)解剖生理概要及檢查法。
    (2)肛裂(便秘,疼痛和出血)、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肛門周圍膿腫、坐骨肛管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肛瘺(膿腫的反復出現(xiàn)和破潰)、直腸息肉(大便帶血和便后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治原則。
    (3)直腸癌的的臨床表現(xiàn):早期無明顯癥狀,大便隱血檢查是發(fā)現(xiàn)早期直腸癌的有效措施,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xiàn)①排便不適;②便血;③慢性腸梗阻。直腸癌的診斷(直腸指診)和治療原則(手術根治性切除,術前可放化療,共四種手術方式:①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手術);②經(jīng)腹腔直腸癌切除術;③拉下式直腸癌切除術(Bacons手術);④晚期直腸癌。
    10.肝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
    (2)細菌性肝膿腫的診斷(寒戰(zhàn)高熱,肝區(qū)疼痛,肝腫大,X線,B超檢查)及鑒別診斷。
    (3)阿米巴性肝膿腫的診斷(繼發(fā)于阿米巴痢疾,發(fā)病緩慢,病程長,便常規(guī),纖維結腸鏡檢查,穿刺,診斷性治療)及鑒別診斷。
    (4)肝癌的臨床表現(xiàn):①肝區(qū)疼痛,因肝包膜張力增加所致多為持續(xù)性鈍痛;②有全身和消化道癥狀,晚期出現(xiàn)貧血、黃疸、腹水、下肢浮腫等;③肝腫大:為中、晚期癥狀;④發(fā)生肺、骨、腦等處轉移可產(chǎn)生相應的癥狀。診斷方法(AFP,超聲,血液酶,放射性核素掃描,CT檢查,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檢查)及治療原則(手術切除,全身或局部化療,放射治療,肝動脈結扎或填塞止血,液氮冷凍,激光氣化)。
    11.門靜脈高壓癥:門靜脈高壓癥的病因(肝硬變)、病理(三期)、臨床表現(xiàn)(脾腫大,脾功能亢進,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嘔血,黑便,腹水。體征:黃疸,淺腹壁靜脈曲張)和診斷,并發(fā)癥的治療原則(食管胃底靜脈破裂所致大出血)。腹水形成原因:①毛細血管濾過壓增加;②低蛋白血癥;③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④淋巴液生成增加;⑤醛固酮分泌增加。
    12.膽道疾病
    (1)膽道系統(tǒng)的應用解剖和生理功能。
    (2)膽道系統(tǒng)常用的檢查診斷方法:超聲,口服法膽囊造影,靜脈法膽道造影,PTC,ERCP,術中術后直接膽道造影,低張性十二指腸鋇餐檢查,核素掃描,CT.
    (3)膽石病、急慢性膽囊炎的病因: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由于結石、蛔蟲、腫瘤或狹窄等原因所造成急性膽管完全梗阻和急性化膿性炎癥所致;發(fā)病學:本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膽道的完全梗阻和化膿性感染,膽管擴張,管壁充血、水腫、增厚,粘膜形成潰瘍。臨床表現(xiàn):突發(fā)劍突下或上腹部脹痛或絞痛、寒戰(zhàn)高熱、黃疸,劍突下壓痛及肌肉緊張,膽囊腫大。在此基礎上出現(xiàn)休克和神經(jīng)精神癥狀。診斷:根據(j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疼痛,寒熱,黃疸三特征,加上休克和神經(jīng)癥狀,尤其同時伴有轉氨酶升高即可初步診斷。防治原則。常見并發(fā)癥和救治原則。(基礎疾病要求徹底掌握)
    (4)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病因、發(fā)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防治原則。常見并發(fā)癥和救治原則。見西醫(yī)綜合修訂本P560.
    (5)膽道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一般了解)
    1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
    14.急腹癥的鑒別診斷和臨床分析。
    15.胰腺疾病
    (1)急慢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腹痛腹脹,腹膜炎體征,休克體征)、診斷方法(癥狀,體征,檢查:胰酶測定、腹腔穿刺、B超CT)及治療原則。(慢性一般了解)
    (2)胰腺癌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的要點(黃疸,上腹痛,發(fā)熱,消化道癥狀,貧血消瘦)。
    (3)壺腹部癌(ERCP的檢查)及各種胰腺內分泌瘤(胰島素瘤,胃泌素瘤)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的要點。
    16.脾切除的適應證及其療效。(了解即可)
    17.腹主動脈瘤和肢體動脈瘤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
    18.周圍血管疾?。ㄝ^詳細的了解)
    (1)周圍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間歇性疼痛,肢體體溫改變,肢端麻木,皮色改變,形態(tài)改變,組織破壞。
    (2)周圍動脈疾?。ㄑㄩ]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性閉塞病,動脈栓塞,雷諾綜合征,大動脈炎)的病因、病理、臨床特點、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
    (3)靜脈疾?。▎渭冃韵轮o脈曲張,原發(fā)性下肢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臨床特點、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
    (三)骨科
    1、骨折脫位
    (1)骨折的定義、成因、分類及骨折段的移位(掌握)。
    (2)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休克、發(fā)熱、局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特有體征),X線檢查和早(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重要內臟器官損傷、重要周圍組織損傷)、晚期并發(fā)癥(墜擊性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損傷性骨化,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僵硬,急性骨萎縮,缺血性骨壞死,缺血性肌攣縮)。
    (3)骨折的愈合過程,影響愈合的因素(年齡,健康狀況,骨折的類型數(shù)量,血供,軟組織損傷程度,軟組織嵌入,感染,治療手法的影響),臨床愈合標準,以及延遲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4)骨折的急救(搶救休克,包扎傷口,妥善固定,迅速轉運)及治療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骨折復位的標準(解剖復位,功能復位),各種治療方法(手法復位,切開復位)及其適應證。開放性骨折的處理原則(及時正確處理傷口,防治感染,力爭將開放性骨折轉化為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關節(jié)損傷的處理原則(同前)。
    (5)幾種常見骨折(鎖骨、肱骨外科頸、肱骨髁上、尺橈骨、橈骨下端、股骨頸、股骨轉子間、髕骨、脛腓骨、踝部以及脊柱和骨盆折)的病因、分類、發(fā)生機制、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和治療原則。
    (6)關節(jié)脫位的定義和命名。肩、肘、橈骨頭、髖和下頜關節(jié)脫位的發(fā)生機制、分類、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診斷和治療原則。
    2.膝關節(jié)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的病因(膝的半屈,內收外展,擠壓和旋轉)、發(fā)生機制、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原則。關節(jié)鏡的進展及使用。
    3.手的應用解剖,手外傷的原因、分類、檢查、診斷、現(xiàn)場急救及治療原則(早期急救包扎止血,徹底清創(chuàng),處理深部組織損傷,早期閉合傷口,術后處理)。
    4.斷肢(指)再植的定義、分類。離斷肢休的保存運送。再植的適應證、手術原則和術后處理原則。
    5.周圍神經(jīng)損傷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常見的上下肢神經(jīng)損傷的病因、易受損傷的部位,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原則和預后。
    6.運運系統(tǒng)慢性損傷的病因、分類、臨床特點和治療原則。
    (1)運勸系統(tǒng)慢性損傷的病因、分類、臨床特點和治療原則。
    (2)常見的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