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專業(yè)課西方經(jīng)濟學考研復習筆記六

字號:

第二節(jié) 需求
    (一)需求需求的定義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shù)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線和需求函數(shù)。
    需求表:它是一張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和與各種價格相對應的該商品的需求量之間關系的數(shù)字序列表。
    需求曲線:需求曲線是根據(jù)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價格與需求量的組合,在平面上擬合的一條曲線。
    需求函數(shù):假定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變化具有無限的分割性,把商品價格視為自變量,把需求量作為依變量,則:D=f (P )。即為需求函數(shù)。
    (二)需求規(guī)律需求規(guī)律的含義當影響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下降而增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需求規(guī)律。
    (三)影響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價格。一般而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即價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則反是。
    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價格不變,而其他相關商品價格發(fā)生變化時,這種商品的需求量也會發(fā)生變化。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則反是,劣等品除外。
    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消費者對未來商品的價格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即將上升時,社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xiàn)期需求量,因為理性的人會在價格上升以前購買產(chǎn)品。反之,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預期需求量。
    人口規(guī)模正常商品與劣質(zhì)商品的區(qū)分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如果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則為正常商品。
    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如果會減少商品的需求量,則為劣質(zhì)商品。
    替代品和互補品第一,替代品,這是指兩種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如,饅頭的價格不變而花卷的價格上升時,饅頭的需求量上升。
    第二,互補品,這是指兩種互相補充使用商品,如照相機和膠卷,膠卷的需求量與照相機的價格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照相機價格上升,膠卷的需求量下降,兩者呈現(xiàn)反方向變化。
    需求求函數(shù)的擴展形式Qd=D(P ,m ,P1)
    在公式中,P 代表商品的價格,m 代表消費者的收入,P1代表其它商品的價格(四)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變動需求量變動和需求變動的含義需求量是在某一時期內(nèi),在某一價格水平上,居民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數(shù)量,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購買量的變動,我們稱之為需求量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該曲線上的點的變動。需求是在一系列價格水平時的一組購買量,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非價格因素的變動所引起了購買量變動(如收入變動等)稱之為需求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需求曲線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