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2月四級考試聽力技巧

字號:

2010年12月大學(xué)英語四級考試即將舉行。在這緊張的復(fù)習(xí)中,整理了10年12月四級考試聽力技巧,希望廣大四級考生可以輕松應(yīng)對本次考試。
    10年12月四級考試聽力技巧之短對話聽力理解
    短對話相對而言,內(nèi)容短、信息量少,是考生的得分點。雖然如此,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考生還是覺得做短對話困難重重。歸結(jié)起來,不外乎下面幾個原因:
    1.剛剛進入聽力部分的考試,精神難以馬上集中;
    2.由于對話短,稍有疏忽就錯過重要信息,而且難以根據(jù)簡短的上下文推斷;
    3.聽到生詞反應(yīng)不及,慌張之下漏聽其他信息;
    4.在一道題的上思考太多時間,直到下面一題對話開始,結(jié)果瞬息間錯過對話內(nèi)容。
    5.聽不懂。
    以上種種原因,可以在平時模擬訓(xùn)練中做實戰(zhàn)的練習(xí)來避免考試中這些情況。
    短對話包括明示題和暗示題。所謂明示題就是可以直接在所聽內(nèi)容中聽到答案的;暗示題是指對話中沒有直接說明答案,需要根據(jù)內(nèi)容做一些推測、計算等。四級考試中暗示題是占大部分,但是仍然會出現(xiàn)少量明示題。而對于占絕大部分比重的暗示題可以按照問題類型又分為地點、關(guān)系和職業(yè)、數(shù)字計算、短語、條件、因果、請求建議、觀點態(tài)度、話題主旨、推斷判斷等等。就這些題目,我們總結(jié)了以下一些解題技巧和策略: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熟悉相關(guān)詞匯、短語和表達方式
    地點題中,如果知道某個場所常用的詞,推測地點的時候就容易多了。四級考試中常見的地點包括:餐館、學(xué)校、商店、銀行、醫(yī)院、機場、郵局、旅館和圖書館等。比如,機場的場景下常常出現(xiàn)的詞包括flight(航班)/gate(登機口)/board(登機)/arrival(到達) /departure(離開)/take off(起飛)/land(降落)。能夠熟悉這些詞的話很容易判斷對話發(fā)生的場景。
    又比如表示建議常用的句式有:
    Shall we …?
    Why not …?
    Why don’t you/we/they …?
    You’d better …?
    You should …。
    What/How about …?
    If I were you, I would …。
    對這些句型的熟悉也有利于迅速解題。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虛擬語氣
    虛擬語氣是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一個部分,而虛擬語氣又常常作為考查點出現(xiàn)在條件句中。虛擬語氣,顧名思義,是虛擬的一種情況,換句話說,是和現(xiàn)實情況相反的或者不太可能出現(xiàn)的。使用虛擬語氣的條件句又稱為非真實條件句,它和一般的真實條件句存在很大的區(qū)別。例如:
    W: Will you go to the party tonight?
    M1: I will if I have time.
    M2: I would if I had time.
    M1的回答表明,他如果有時間會去,這是一個真實的條件句;而M2的回答使用了虛擬語氣,是一個非真實的條件句。也就是說,他有時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是不會去的。可見對含有虛擬語氣的非真實條件句的解讀方式是和真實條件句不同的,或者說是相反的。解虛擬語氣的思路簡單說就是“反著選答案”。如果聽到的虛擬語氣是一句肯定的說法,那么真實的情況就是否定的。反之亦然。
    例如:I wouldn’t have troubled him so much if I had known he was so busy.
    這句話使用的是否定——“不打擾教授”——但是因為是虛擬語氣,表示和過去的情況相反,那么事實的情況是“經(jīng)常打擾”。這就是虛擬語氣“反著選答案”的解題方式。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but后面的信息
    據(jù)統(tǒng)計,四級聽力含有but的考題中,考but之后的信息的占到95%,而考but之前信息的題目只有5%。以下一些例子中,可以體會but在各種話題的短對話中的使用情況。
    1)數(shù)字計算題:
    W: How much time did you have for writing the paper?
    M: We were given three hours, but I finished it in less than half the time.
    Q: 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man to write his paper?
    本題中,but后面的信息和前面的信息結(jié)合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數(shù)字題一般不會直接在對話中出現(xiàn)答案,大多數(shù)題目需要計算,而but就是計算的一個重要信息點。
    2)因果關(guān)系題
    此類題中,but后面常常跟著說話人提出做或不做某事的原因。比如回應(yīng)對方的邀請時,說話人常常會這樣表達:I’d love to, but I have to get this reading out of my way。這句話中,說話人沒有直接拒絕,但使用but委婉地提出不去的理由。雖然沒有出現(xiàn)because、since這樣的表示原因的詞,but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3)請求建議題
    例如:
    M: It seems that we’ll have another fine day tomorrow. Let’s go to the seaside.
    W: OK, but we’ll have to leave very early or else we’ll get caught in the traffic.
    Q: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女性雖然同意,但是還是提出了一個建議。此題中but就是解題的題眼。
    4)觀點態(tài)度題
    在英語中,but經(jīng)常使用在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題目中。說話人往往先做出一個一般性的評論,然后用but引出自己的真實觀點,因此but后面的信息變得至關(guān)重要。例如:
    M: How did you like yesterday’s play?
    W: Generally speaking, it was quite good. The part of the secretary was played wonderfully. But I think the man who played the boss was too dramatic to be realistic.
    Q: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man’s acting in the play?
    女士先表達了整體上戲很好,接著用but來轉(zhuǎn)折,通過but一詞可以推測后面的內(nèi)容是負(fù)面的。可見but不僅引出重要的信息,還可以幫助推測。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上下文
    在錯過或者聽不懂重要信息的情況下,根據(jù)上下文做出推斷有時也是有效的策略。
    例如:
    M: Look, the view is fantastic. Could you take a picture of me with the lake in the background?
    W: I am afraid I just ran out of film.
    Q: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這道題中短語run out of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如果錯過這個信息也沒有關(guān)系,可以根據(jù)女士說的“I am afraid”來判斷她應(yīng)該是拒絕了男士的提議。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其他
    根據(jù)經(jīng)驗,如果對話情景是一個人邀請另一個人去看電影或者去公園等,對方的回答一般是不會去。而給出的最常見的理由就是:學(xué)習(xí)忙,或者有論文要寫。
    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另一個技巧就是根據(jù)常識來排除選項。比如,一般四級聽力中說話人給的建議都是比較積極的,如果選項中出現(xiàn)這樣的建議——不要跟她說話或者放棄這個計劃——類似消極的建議,一般都不是正確的答案。
    10年12月四級考試聽力技巧之長對話聽力理解
    對于聽力長對話,考生應(yīng)始終牢記:不要奢望將其內(nèi)容一字不落地完全聽懂并且記住。因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用母語對話,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是不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掌握自己關(guān)心的信息,而在聽力考試中,我們則要抓住關(guān)鍵的命題點。以下分聽前預(yù)測和聽時抓“點”兩個步驟詳解聽力長對話的應(yīng)試策略。
    四級考試聽力技巧:聽前預(yù)測
    聽前預(yù)測對于聽力長對話非常重要。放音間隔的時間應(yīng)盡可能留作預(yù)測之用。若想有效使用這短短幾十秒的放音間隔時間,需把握以下兩個原則:
    1) 先縱后橫
    所謂“先縱”,就是首先通讀每篇后的3-4個小題,找出關(guān)鍵詞,前后聯(lián)系,預(yù)測全篇大致主題。
    所謂“后橫”,就是在仍有時間的情況下,通看各題選項,看看是否存在生詞,總結(jié)長句的核心意思,以此預(yù)測考點和可能的答案。
    兩步預(yù)測都要注意隨時做出標(biāo)注,劃出關(guān)鍵詞或簡寫長句的大意,因為單憑記憶在“高壓”的聽力考試中是萬萬靠不住的。
    以2007年12月Conversation Two為例:
    23. A) She is thirsty for promotion.
    B) She wants a much higher salary.
    C) She is tired of her present work.
    D) She wants to save travel expenses.
    首先通過promotion, salary和work可得出本對話的大致主題是有關(guān)職業(yè),再聯(lián)系兩次出現(xiàn)的wants,想到或許與求職有關(guān),并順理成章地想到可能會談到離職的原因、新職位的性質(zhì)以及薪酬等等。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先縱”。
    此后我們可對選項中較長的詞語做標(biāo)注,如下劃線所示。通過聽錄音我們發(fā)現(xiàn)本題答案的對應(yīng)信息在原文中是“I’m fed up with my job.”, 正是“tired of”的同義置換。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后橫”。
    可見,事先標(biāo)注關(guān)鍵信息,可讓我們在聽時將注意力集中到更小的“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分清主次
    與生活中的情形相似,雙方對話的時候常有主次之分,如:一方詢問,另一方作答時,關(guān)鍵信息多出現(xiàn)在作答一方,考點自然也就多出于此。分清對話雙方的主次對于我們預(yù)測考點出現(xiàn)的位置很重要,方法也簡單易行。其次,考點的位置多是話輪轉(zhuǎn)換的時候。具體的說,就是對話一方某段發(fā)言的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這也完全符合西方人的思維習(xí)慣,即在發(fā)言伊始多是開門見山,而在發(fā)言結(jié)尾處又總括強調(diào)。3) 重復(fù)率較高的詞或短語多成為考點。
    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理所當(dāng)然會得到說話人的強調(diào),而一個非常重要且明顯的強調(diào)方式就是重復(fù),故重復(fù)的詞語往往能夠揭示對話的主題。
    如問:What is the news coverage mainly about?
    而原文中多次出現(xiàn)rebel forces, conflict, war等與“叛亂”相關(guān)的詞語,也可判斷本題答案為A)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an armed rebellion in Karnak.
    以上就是為了本次考試整理的10年12月四級考試聽力技巧,預(yù)??忌鷤冺樌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