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進出口合同履行及具體操作程序(1)

字號: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通過洽商交易達成協議后,按國際貿易的一般習慣做法,大都需要簽團一定格式的書面合同,以作為約束雙方的法律依據。
    在交易雙方所訂立的買賣合同中,都規(guī)定了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由于交易對象、成交條件及所選用的慣例不同,每份合同中規(guī)定的當事人的基本義務來看,卻是相同的,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guī)定:賣方的基本義務是,按合同規(guī)定交付貨物,移交與貨物有關的各項單據燕轉移貨物的所有權;買方的基本義務是,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貨款和收取貨物。
    合同簽訂后,買賣雙方都應受其約束,都要本著“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則,切實履行2事同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如合同一方沒有或沒有完全履行他在合同中所承擔的義務,致使對方的權利受到損害時,受損害的一方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取得補償。這種依法取得補償的方法在法律上稱為救濟方法。
    為了有利于合同的履行,現將履行進出口合同的基本程序、各環(huán)節(jié)的基本內容和履行當中的注意事項等,分別介紹和說明如下:
    第一節(jié) 出口合同的履行
    在我國出口貿易中,多數按CIF條件成交,并按信用證支付方式收款,履行這種出口合同,涉及面廣,工作環(huán)節(jié)多,手續(xù)繁雜,且影響履行的因素很多,為了提高履行約率,各外貿公司必須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協作與配合,力求把各項工作做到粗確細致,盡量避免出現脫節(jié)情況,做到環(huán)環(huán)扣緊,井然有序。
    履行出口合同的程序,一般包括備貨、催證、審證、改證、租船、訂艙、報關、報驗、保險、裝船、制單、結匯等工作環(huán)節(jié)。在這些工作環(huán)節(jié)中,以貨(備貨)、證(催證、審證和改證)、船(租船、訂艙)、款(制單結匯)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最為重要。只有做好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才能防止出現“有貨無證”、“有證無貨”、“有貨無船”、“有船無貨”、“單證不符”或違反裝運期等情況,根據我國對外貿易長期實踐的經驗表明,在履行出口合同時,一肌應做好下列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備貨與報驗
    為了保證按時、按質、按量交付約定的貨物,在訂立合同之后,賣方必須及時落實貨源,備妥應交的貨物,并做好出口貨物的報驗工作。
    備貨
    備貨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按合同和信用證的要求巍峨生產加工或倉儲部門組織貨源和催交貨物,核實貨物的加工,整理,包裝和刷嘜情況,對應交的貨物進行驗收和清點,在備貨工作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發(fā)運貨物的時間。為了保證按時交貨,應根據合同和信用證對裝運期的規(guī)定,并結合船期安排,做好供貨工作,使船貨銜接好,以防止出現船等貨的情況。
    貨物的品質,規(guī)格。交付貨物的品質,規(guī)格,必須符合約定的要求,如果不符,應進行篩選和加工,整理直至達到要求為準。
    貨物的數量。必須按約定數量備貨,而且應留有余地,以備必要時作為調換之用,如約定可以溢短裝百分之若干時,則應考慮滿足溢裝部分的需要。
    貨物的包裝。按約定的條件包裝,核實包裝是否適應長途運輸和保護商品的要求,如發(fā)現包裝不良或有破損,應及時修整或調換。
    在包裝的明顯部位,應按約不定期的嘜頭式樣刷制嘜頭,對包裝上的其它各種標志是否符合要求,也應注意。
    -
    報驗
    凡按約定條件和國家規(guī)定必須法定檢驗的出口貨物,在備妥貨物后,應向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申請檢驗,只有經檢驗出具商檢局簽發(fā)的檢驗合格證書,海關才放行,凡檢驗不合格的貨物,一律不得出口。
    申請報驗時,應填制出口報驗申請單,向商檢局辦理申請報驗手續(xù),該申請單的內容,一般包括品名,規(guī)格,數量或重量,包裝,產地等項,在提交申請單時,應隨附合同和信用證副本等有關文件,供商檢局檢驗和發(fā)證時作參考。
    當貨物經檢驗合格,商檢局發(fā)給檢驗合格證書,外貿公司應在檢驗證規(guī)定的有鏟期內將貨物裝運出口,如在規(guī)定的有效期內不能裝運出口,應向商檢局申請展期,并由商檢局進行復驗,復驗合格后,才準予出口。
    催證、審證和改證
    在履行憑信用證付款的出口合同時, 應注意做好下列工作: 催證
    在按信用證付款條件成交時,買方按約定時間開證是賣方履行合同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大宗交易或按買方要求而特制的商品交易,買方及時開證更為必要;否則,賣方無法安排生產和組織貨源,在實際業(yè)務中,由于種種原因買方不能按時開證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因此,我們應結合備貨情況做好催證工作,及時提請對方按約定時間辦理開證手續(xù),以利合同的履行。
    審證
    在實際業(yè)務中,由于種種原因,,買方開來的信用證常有與合同條款不符的情況,為了維護我方的利益,確保收匯安全和合同的順利履行,我們應對國外來證,按合同進行認真的核對和審查,在審證時 ,應注意下列事項:
    政治性,政策性審查。在我國對外政策的指導下,對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qū)的來證從政治上,政策上進行審查,如來證國家同我國有無經濟貿易往來關系,來證內容是否符合政府間的支付協定,證中有無歧視性內容等。
    開證行與保兌行的資信情況,為了確保安全收匯,對開證行和保競任所在國的政治,經濟狀況,開證行和保兌行的資信及其經營作風等,都應注意審查,如發(fā)現有總是側應酌情采取適當的措施。
    信用證的性質和開證行對付款的責任,要注意審查信用證是否為不可撤銷的信用證,信用證是否生效,在證內,對開證行的付款責任是否加一筆勾銷了“限制性”條款或其它“保留”條件。
    信用證金額及其采用的貨幣,信用證金額應與合同金額一致,如合同訂有溢短裝條款,則信用證金額還應包括溢短裝部分的金額,來證采用的貨幣與合同規(guī)定的貨幣一致。
    有關貨物的記載。來證中對有關品名,數量或重量,規(guī)格,包裝和單價等項內容的記載,是否與合同的規(guī)定相符,有無附加特殊條款,如發(fā)現信用證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應酌情作出是否接受或修改的決策。
    有關裝運期,信用證有效期和到期地點的規(guī)定,按慣例,一切信用證都必須規(guī)定一個交單付款,承兌或議付的到期日,未規(guī)定到期日的信用證不能使用,通常信用證中規(guī)定的到期日是指受益人最遲向出口地銀行交單議付的日期,如信用證規(guī)定在國外交單到期日,由于寄單費時,且有延誤的風險,一般應提請修改,否則,就必須提前交單,以防逾期,裝運期必須與合同規(guī)定一致,如來證太晚,無法按期裝運,應及時申請國外買方延展裝運期限,信用證有效期與裝運期應有一定的合理間隔,以便在裝運貨物后有足夠的時間辦理制單結匯工作,信用證有效期與裝運期規(guī)定在同一天的,稱為“雙到期”應當指出,“雙到期”是不合理的,受益人是否就此提出修改,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裝運單據,對來證要求提供的單據種類份數及填制方法等,要仔細審查,如發(fā)現有不適當的規(guī)定和要求,應酌情作出適當處理。
    其它特殊條款。審查來證中有無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的其它特殊條款,如發(fā)現有對我不種的附加特殊條款,一般不宜接受,如對我無不利之處,而且也能辦到也可酌情靈活掌握。
    改證
    在審證過程中如發(fā)現信用證內容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應區(qū)別問題的性質,分別同有關部門研究,做出妥善的處理,一般地說,如發(fā)現我方不能接受的條款,應及時提請開證人修改,在同一信用證上如有多處需要修改的,應當一次提出。對信用證中可改可不改的,或經過適當努力可以辦到而并不造成損失的,則可酌還必須處理,對通知行轉來的修改通知收內容,如經審核不能接受時,應及時表示拒絕,如一份修改通知書中包括多項內容,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絕,不能只接受其中一部分,而拒絕另一部分。
    租船訂艙、報關、投估和裝運
    租船訂艙
    按CIF或CFR條件成交時,賣方應及時辦理租船訂艙工作,如系大宗貨物,需要辦理租船手續(xù);如系一肌雜貨則需洽訂艙位,各外貿公司洽訂艙位需要填寫拖運單,托運單是托運人根據合同和信用證條款內容填寫的向船公司或其代理人辦理貨物托運的單證,船方根據托運單內容,并結合航線,船期和艙位情況,如認為可以承運,即在托運單上簽章,留存一份,退回托運人一份,至此,訂艙手續(xù)即告完成,運輸合同即告成立。
    船公司或其代理人在接受托運人的托運申請之后,即發(fā)給托運人裝貨單,憑以辦理裝船手續(xù),裝貨單的作用有三:一是通知托運人已配妥××船舶、航次,裝貨日期,讓其備貨裝船,二是便于托運人向海關辦理出口申報手續(xù),三是作為命令船長接受該批貨物裝船的通知。
    貨物裝船后,船長或大副則應該簽發(fā)收貨單,即大副收據作為貨物已裝妥的臨時收擾,托運人憑此收據即可向船公司或其代理人交付運費并換取正式提單,如收貨單上有大副經注,換取提單時應將大副批注在提單上。
    后關
    出口貨物在裝船出運之前,需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xù),出口貨物辦理報關時必須填寫出口貨物報關單,必要時還需要提供出口合同副本,發(fā)票,裝箱單,重量單,商品檢驗證書,以及其它有關證件,海關查驗有關單據后,即在裝貨單上蓋章放行,憑以裝船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