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社會工作者考試:案例分析(二)

字號:

-
    學生心理個案分析
    個案:
    學生A某,男,14歲,初中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平時考試經(jīng)常落后;性格上,膽小、多疑、自卑、不愛動。在交往方面的主要問題有:不合群,孤獨,害怕參加活動;自卑感強,回避與老師同學相處、說話,曾經(jīng)因?qū)W習上的困難流過眼淚。
    學生A的家離學校較遠,是住讀生。他的父母離異,他與母親一起生活。平時母親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與他交流溝通。這是一個缺少愛與溝通的家庭。
    分析:
    (一)、家庭教育原因
    1.父母離異,經(jīng)濟困難
    通過家訪了解到A某的父母已離異,A某與母親一起生活,因此,經(jīng)濟比較困難。母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她成績優(yōu)異,出人頭地。但兩年來,A某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這讓他有些失望。加之母親工作忙,很少與A某溝通,這使得A某長期處于孤獨之中、悲觀之中,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負擔過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自卑、壓抑心理。
    2.母親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A某的母親由于所受的教育有限,加之婚姻的不幸,對某的教育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特別是某的母親工作很忙,沒有時間與他溝通。因此,A某缺乏父愛,也沒有得到足夠的母愛。
    (二)學校教育原因——集體的排斥
    A某所在的班級,大部分同學尤其是男生都很機靈、活潑、性格外向。A某在班上總是很“顯眼”,因為他經(jīng)??荚嚥患案?,題目做錯,古詩背不下來。因此,這樣就被大多數(shù)學生所歧視。這種歧視導致他自卑、自閉,排斥在群體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沒有信心和同學交流。作為一個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體接納,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間的交往,內(nèi)心的孤獨可想而知。
    因此,作為老師,只有給予他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幫助,促使他克服自卑,忘卻孤獨,增強自信,自由地與家長、老師、伙伴交往,才能促進他的心理素質(zhì)不斷優(yōu)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績得到提高。
    措施:
    (一)轉(zhuǎn)變父母的教育方式
    1.主動與孩子溝通
    通過家訪、利用電話等方式,建議A某的母親多鼓勵少批評,多關心,為他營造一個溫馨、和睦、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這樣促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有利于減輕孩子與別人交往時的緊張感,消除家長和孩子的隔閡,增進家人間的親情與溫暖。同時也能幫A某樹立自信心,增強自尊心,這是促使他自信地與人交往的起點。還應鼓勵A某母親把心中對孩子的愛說出來。另外盡管A某的母親與他溝通較少,但她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而這一點,A某卻毫無感覺,這也是造成他封閉、自鎖的原因。因此,建議A某母親能把心中對孩子的愛與關心用語言表達出來,讓孩子知道并以此喚起孩子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體諒,融化他們家庭中阻礙親子關系和諧發(fā)展的堅冰,促進A某與母親交往的重新認識,并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培養(yǎng)A某交往自信心方面,還注意發(fā)揮集體和伙伴的作用,通過同學的關心與愛護,幫助A某在集體中找回自信,學會交往。
    1.用愛心去溫暖
    首先為A某營造一個平等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好安排一個外向、活潑、樂于助人的同學做他的同桌。這樣當A某有困難時,同桌能熱情地幫助他,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幫助他恢復對自己的信心。同時,也能讓A某在與同桌交往的過程中懂得熱情,幫助人是贏得同學喜愛的首要條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A某走好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其次,在不斷接觸中發(fā)現(xiàn)A某沒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開展“手拉手”活動,活動一開始,暗示班內(nèi)好同學和后進生交朋友,互相幫助。同時,通過這一形式促進他大膽地與優(yōu)等生交往,逐步領悟到交往的方法,領略到交往的樂趣。
    2.用信心去期待
    在A某接受全班同學的幫助,逐步改變原來的自卑心理的過程中,有考試,他的成績不理想,老師批評了。他又開始疏遠同學,回避老師。同學們有點泄氣了。這時要及時引導大家懂得:要想幫助A某樹立交往的信心,我們自己首先得充滿信心,這樣才有助于她對自己充滿希望。這一說法不久便得到證實,那天,英語課上,有一道題比較難,沒有人舉手,我看出A某有想發(fā)言的意思,便請他回答,果然是對的。這時全班同學自發(fā)地熱烈鼓掌予以表揚,A某當時沒有喜形于色。但中午休息時,主動與周圍同學交談,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在全體師生充滿信心的期待下,他又回到了我們中間,又走上了自信交往之路。
    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個體的努力才是重要的。因此,我通過激勵的方法,發(fā)揮個體自身的主觀能動
    (三)激勵個體自強,循序漸進,幫助A某樹立交往的自信心。
    1.自我命令定目標
    2.經(jīng)濟方面給幫助
    3.發(fā)掘閃光點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