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優(yōu)秀作文賞析及指導-命題作文“出格”

字號:

一、閱卷速度快,扣題是生命線。
    閱卷老師首先評判的是你的作文是否扣題,如果讓閱卷老師認為是離題或有離題之嫌的作文,一般不會得高分,甚至于有被判不及格(四類卷)之虞。
    “出格”,意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又可解為越出常規(guī),做得過分。
    請你以“出格”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題目切合題意 擬題要求很多,關鍵是具體、簡潔,最重要的是切合題意,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題意了。
    本題是已命題作文,考生務必先自解題意,做出正確的解讀,已確立自己的文章主題中心?!俺觥?,超出,跳出,走出?!案瘛?,規(guī)格,格式,格局,格調。出格,就是自創(chuàng)一格,別具一格。對所給的題目本身要反復琢磨,不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梳理出“出格是什么、出格為什么、怎么出格”,然后確立自己的寫作重點。例如,有同學抓住“超出一般,與眾不同”,大談要超出一般與眾不同必須勤奮的重要性;有同學抓住“超出一般,與眾不同”,縱論只有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才能成為“出格”的人才??芍^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命題,對題意的理解都是十分重要的,平時要練就抓準題意的火眼金睛。
    2.開頭迅速點題 開頭的方法很多,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應做到快速入題,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尤其是論述類文章,切勿煩瑣冗長,拖泥帶水;或者含糊其辭,故弄玄虛。試看2009年南京一??紙鲎魑膬?yōu)秀的開頭。
    例1,花開盛了,就要謝;月盈滿了,就要缺;云變厚了,就要雨;水加厚了,就要溢。我認為萬物皆有度,出格了,便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例2,那墻頭的一抹嫣紅,是杏花的出格,不偏不倚,不矜不妖,這樣的美真好。雄鷹超越溝溝坎坎的小山嶺才能搏擊長空;鯉魚不斷沖刺汩汩滔滔的水流才能跳躍龍門;人類必須邁開腳步跳出束縛的圈圈,才能獲得成功的掌聲。
    3.結尾不忘應題 不管你是議論性文章還是記敘性文章,在文章的結尾還是要把主題揭示出來,或呼應或升華。切忌華而不實,故弄玄虛。
    4.中間行文不忘點題 不少同學認為開頭結尾已點題,一般不會出現離題的現象。這種認識固然沒有錯,但忽視了閱卷的實際情況。是在中間行文時,適時地出現點題性質的引領句,過渡句,總括句等,這樣就會給閱卷老師留下緊扣題旨、切合題意的印象。請看在考場獲得好評的作文。
    出 格
    春去秋來,花落花開,大自然的運行自有其規(guī)律。人生當世,自然也有行事之規(guī)矩。有些刻于碑上,書于紙間,不容也不應觸犯,而有些卻并無依據,只是“眾人皆為之”,逆之而行者,就要被斥“出格”。然而那些出格之人,卻常常流芳百世。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歷來改朝換代之人,少不了流血犧牲,而他卻偏是不同。披上象征權力的金黃,一夜之間取代大周柴氏天下,開創(chuàng)大宋百年輝煌。起兵,奪權,篡位,趙匡胤用這之間逆不道的出格,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群雄紛爭,在史書上留下了繁榮開明的“宋”字。宋太祖的出格,奠基了趙氏宋朝百年盛世。
    “忍把浮名,換了淺吟低唱?!痹谀亲分鸸γ摰哪甏瑓s響起這么個格格不入的聲音。少年輕浮玩笑之語,卻招致龍顏大怒?!扒胰\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朱批,斷了一個少年所有夢想。罷了,既已出格,那便出格到底吧。于是滿腹才氣揮灑章臺路上,絕詞妙句只博美人一笑。然而,“凡飲酒處皆歌柳詞”,京城柳七,街頭巷尾誰人不曉?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楊柳岸,曉風殘月?!绷疃嗌俨抛雍诡?柳耆卿的出格,樹立了幾世春秋詞界的豐碑。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边@是怎樣的不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边@是怎樣的放達!白衣袂袂,一壺酒,一首詩,一把劍,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貴妃斟酒,力士脫靴,權勢朝貴在他眼中,不過塵土。他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惆悵,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摯意,更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情。李太白的出格,書寫了千百余載最炫目的瀟灑傳奇。
    何謂出格?只不過是與常人有些許不同罷了,如何就不容于世了呢?出格,既是才氣的展現,又是抱負的實現。出格,是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處事態(tài)度,是渾濁之世中的求生之道。千百個出格之人就有千百種無奈。他們特立獨行,我行我素,未必容于當世,卻必定流傳于后世。但特立獨行,并不意味著視規(guī)矩如無物。不擇手段只求與人相異的行徑,只能稱作“出軌”,莫說流芳百世,只怕些許的贊同也是不可能。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不過數十載而已,何必墨守陳規(guī),隱忍于世?不如做個出格之人,即便不能如太祖、柳七一般建豐功、立偉業(yè),能若李太白那樣,不傷于人,不傷于世,只求瀟灑,便也無憾了。
    我們對于考場作文的閱卷還應該進行進一步研究,那就是在一兩分鐘的時間里,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讓閱卷教師一眼就能夠看明白我們自己的文章立意。這不僅是考場作文寫作的需要,也是快速變化發(fā)展的時代的需要,用最經濟的時間讓受眾獲得最準確豐富的信息。
    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以最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將自己深刻獨到的思考表達出來。
    也就是說,構思不能夠過于無限度的拐彎,表達不能夠過分含蓄隱晦,要學會將自己的文章表達方式調整過來,讓人能夠快速把握文章主旨,這樣才能夠適應快速閱卷者的判閱需要,也才能夠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工作中的快速掃描閱讀的需要。
    二、看思路是否清晰
    作文是一種交流,考場作文亦是如此,而閱卷時間短,平均每卷不多于2分鐘,考場作文的這個特點更要求作文清晰快速地讓閱卷老師知道你要表達什么,又是如何表達的。一般情況下閱卷老師不可能花上很長時間反復琢磨一篇文章,來分析你到底寫了什么。
    1、中心突出 構思時已明確自己要表達什么,行文時牢記自己在寫什么,并且考場作文的中心主題相對平時作文而言應該要更明白明顯。切忌中心不明確,不知所云;故弄玄虛,過于含蓄。
    2、思路清晰 或用標志性句子顯示思路,如分論點,或在文章的主體部分的段落之間用一句總括性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來串聯材料,顯示思路。
    或使用排比段顯示思路。除去開頭和結尾,文章主體部分使用排比段,同樣也能使文章思路顯得清晰嚴謹。
    或對比,或層進,或采用小標題皆可,目的就在于能顯示思路,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切忌思路混亂,前后矛盾。請看一篇考場上獲得好評的高分作文。
    出 格
    “這個婆娘不是人”,唐伯虎在給一個老婦人祝壽時寫道,眾人大驚,老婦的兒子更是怒形于色。然而,只見他又緩緩寫出下聯:“九天仙女下凡塵”。眾人大喜,連稱妙對,唐伯虎這出格的對聯贏得眾人的贊賞。我們何嘗不需一些出格呢?人生因出格而多彩,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出格之事,既能顯示自己的才華個性,又能增添情趣。
    出格有真假,它猶如人生畫卷中意外的一筆,有的畫因這一筆意境驟生,相映成趣,讓人贊嘆。有的卻格格不入,難以協(xié)調,成為精心構思的作品中明顯的敗筆。魏晉名士,善于談玄說理,放達不羈,一味地顯示自己超脫不俗,卻于國家無益;保全自我,正如王勃所說:“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倍嬲某龈?,卻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正如牛頓,當蘋果砸在他頭上時,他的智慧大膽出格,將蘋果與月球相聯系,論證了萬有引力定律,開辟了經典物理學??梢娬嬲某龈癫皇浅C揉造作,故意顯示超越一般,而是在一般中發(fā)現創(chuàng)造出常人所未想到的不一般,在為他人做出有益貢獻時表現出超人才華。
    真正的出格有偶然的因素。它是唐伯虎給人祝壽的機遇,是落向牛頓頭上的蘋果,凱庫勒在夢中發(fā)現了苯環(huán)的結構,解決了長期困擾人們的難題。這些的出格之事,都得益于機遇的青睞。然而,偶然中也有讓人痛苦的因素。蘇軾命運坎坷,屢遭貶謫,自己的志向不能實現,在逆境中卻寄情山水,淡定從容,領悟人生與自然的哲理,在出格中留下無數名篇與驚世才華。出格的偶然其實十分常見,只要我們變換角度,擁有敏銳的意識,及時把握機遇,將挫折失敗視為絕好的契機,我們便可能多有出格之事,盡情展現自我。
    真正的出格也有必然。試想如果牛頓沒有深厚的科學功底,強烈的鉆研精神,再多的機遇降臨到他頭上又有何用?李白放達豪放,經歷過大起大落,飽覽名山大川之景,留下佳作無數。然而如果他沒有早年在山中刻苦讀書,熟悉歷史經典,又怎能面對勝景而詩興大發(fā),“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呢?要想真正的出格,我們更需要努力,機遇畢竟可遇不可求,我們惟有在平常不斷磨練意志,提升能力,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展現出出格的不平常,勤奮努力才是出格的必然前提。
    在出格中展現自我,贏得他人尊重嘆服,很多人都希望這樣做。那么讓我們擦亮雙眼,去把握機遇,讓我們刻苦勤奮去提升能力。當我們拿起畫筆在人生長卷上揮毫時,我們定能多有“點睛之筆”!
    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技法行文結構明示于讀者。上海市特級教師黃玉峰先生曾說,一個稱職的考場作文的作者,要做好讀者(閱卷者)的向導。這位同學能得高分,就是向導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