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報關員考試必考點:海關行政處罰制度

字號:

海關行政處罰
    一、海關行政處罰概述
    (一)海關行政處罰的含義
    指海關根據(jù)法律授予的行政處罰權利,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海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行為和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由海關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所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
    (二)海關行政處罰的性質
    海關行政處罰作為一種行政制裁行為。
    (三)海關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了解)
    1、公正公開原則
    2、法定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4、救濟原則
    救濟手段包括:行政申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行政賠償
    二、海關行政處罰制度的基本內容(重點)
    (一)海關行政處罰的范圍
    1、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行為
    (1)走私行為(重要考點)
    ①未經(jīng)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批準,從未設立海關的地點運輸、攜帶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②經(jīng)過設立海關的地點,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jiān)管,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③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shù)據(jù)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jiān)管,擅自將海關監(jiān)管貨物、物品、進境的境外運輸工具,在境內銷售的;
    ④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shù)據(jù)或者以偽報加工貿易制成品單位耗料量等方式,致使海關監(jiān)管貨物、物品脫離監(jiān)管的;
    ⑤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jiān)管,擅自將保稅區(qū)、出口加工區(qū)等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內的海關監(jiān)管貨物、物品,運出區(qū)外的;
    ⑥有逃避海關監(jiān)管,構成走私的其他行為的。
    (2)按走私行為論處的行為(2種)(重要考點)
    ①明知是走私進口的貨物、物品,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的;
    ②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載人員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運輸、收購、販賣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沒有合法證明的。
    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貸款、資金、帳號、發(fā)票、證明、海關單證的,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走私貨物、物品的提取、發(fā)運、運輸、保管、郵寄或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同當事人論處。
    2、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行為(重要考點,教材463頁所列舉的行為要熟悉。)
    3、由海關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
    (二)海關行政處罰的管轄
    1、海關行政處罰由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行為的海關管轄,也可以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海關管轄。
    2、兩個以上海關都有管轄權的案件,由最先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
    3、管轄不明確的案件,由有關海關協(xié)商確定管轄,協(xié)商不成的,報請共同上級海關指定管轄。
    4、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由海關總署指定管轄。
    (三)海關行政處罰的形式(掌握)
    1、警告
    2、罰款
    3、沒收走私貨物、物品、運輸工具及違法所得
    4、撤銷報關企業(yè)和海關準予從事海關監(jiān)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yè)務的企業(yè)的注冊登記,取消從業(yè)資格,暫停從事有關業(yè)務或者有關執(zhí)業(yè)
    5、取締未經(jīng)注冊登記和未取得報關從業(yè)資格從事報關業(yè)務的企業(yè)和人員的有關活動
    (四)海關行政處罰的程序
    1、一般規(guī)定(考點)
    (1)案件移交
    海關發(fā)現(xiàn)的應當由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刑事偵查部門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制作案件移送函,及時將案件移送有關行政機關或者刑事偵查部門處理。
    (2)雙人辦案
    調查時,工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且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zhí)法證件。
    (3)回避
    辦案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①當事人的近親屬
    ②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 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與本案當時人有其他關系,可以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案件調查
    (1)立案
    (2)調查取證
    (3)調查中止和終結
    (4)案件審查
    (5)告知、復核和聽證(參見教材466-467頁熟悉舉行聽證的范圍。聽證費由海關承擔)
    3、行政處罰的決定(了解)
    4、行政處罰決定的執(zhí)行
    (1)執(zhí)行
    海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規(guī)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當事人確有經(jīng)濟困難向海關提出申請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申請。海關受到申請后,應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準予延期、分期繳納罰款的決定。執(zhí)行完畢的期限自處罰決定書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不得超過180日。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海關可以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①每日按照罰款數(shù)額的3%加處罰款
    ②當事人逾期不履行海關的處罰決定又不申請復議或者向人們法院提取訴訟的,海關可以將扣留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變價抵繳、或者以當事人提供的擔保抵繳,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應事先通知當事人)
    ③海關可以制作阻止出境協(xié)助函,通知出境機關阻止當事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出境。
    (2)中止執(zhí)行
    (3)恢復執(zhí)行
    (4)終結執(zhí)行
    5、簡單案件處理程序(2010年教材編排順序作了調整)
    (1)簡單案件的含義
    對行郵、快件、貨管、保稅監(jiān)管等業(yè)務現(xiàn)場及違法事實清楚,違法情節(jié)輕微的案件,經(jīng)現(xiàn)場調查后,可以當場制發(fā)行政處罰告知單的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的案件。
    (2)簡單案件程序的適用( )
    ①②(了解)
    ③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攜帶貨幣進出境,金額折合人民幣20萬元以下的
    ④其他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案件貨物價值在人民幣20萬以下,物品價值在人民幣5萬元以下的。
    (3)適用簡單案件程序的告知、調查取證和制發(fā)行政處罰告知單
    (4)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制發(fā)
    (5)適用簡單案件程序的終止:
    ①海關發(fā)現(xiàn)新的違法事實,認為需要進一步調查取證的
    ②海關對當事人提出的陳述、申辯意見無法當場進行復核的
    ③海關當場復核后,當事人對海關的復核意見仍然不服的
    ④當事人當場依法向海關要求聽證的
    海關行政復議制度
    一、海關行政復議概述(了解)
    (一)含義
    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海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的權益,依法向海關復議機構提出申請,由海關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做出決定的行為。
    (二)特征:(考點)
    1、申請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被申請人是對申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海關
    3、提起海關行政復議的主要原因是被海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海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的權益
    4、復議機關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海關的上一級海關;對海關總署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的,應當向海關總署申請行政復議
    (三)作用(了解)
    1、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維護和監(jiān)督海關依法行使職權
    (四)原則(了解)
    二、海關行政復議制度的基本內容
    (一)海關行政復議的范圍:(重點,參見教材471-472頁)
    (二)海關行政復議的管轄
    對海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為的海關的上一級海關申請行政復議。
    (三)海關行政復議的程序
    1、申請
    申請的期限(重點):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海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的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海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
    2、受理
    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決定,并制作“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和“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
    3、審理
    每一個海關行政復議案件由不得少于3人的單數(shù)的行政復議人員實行合議制審理,由其中一名行政復議人員擔任主審。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案件,也可以不適用合議制,但是應當由2名以上行政復議人員參加審理。
    4、決定
    (1)作出復議決定的期限(重點)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的決定。特殊情況,經(jīng)海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日。
    (2)復議決定的種類
    ①決定維持
    ②決定被申請人嫌棄履行法律職責
    ③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④變更決定
    ⑤撤銷決定
    5、和解與調解(了解)
    不是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必經(jīng)程序
    海關行政申訴制度(2010年新增內容)
    一、海關行政申訴制度概述
    (一)含義
    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海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但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或者是不服海關行政復議決定但在法定期限內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向海關提出申訴的行為。這是對已經(jīng)喪失行政復議和訴訟救濟權利的當事人,本著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再給當事人一次陳述理由、申辯意見的機會。
    (二)海關辦理申訴案件的基本制度(了解)
    申訴成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之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尋求法律救濟的重要途徑。
    (三)海關行政申訴制度的作用(了解)
    二、海關行政申訴制度的基本內容
    (一)海關辦理申訴案件的范圍(重點)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海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但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向海關提出申訴請求的案件;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海關行政復議決定但在法定期限內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向海關提出申訴請求的案件;
    3、海關有關部門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信訪、投訴,如涉及海關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行政復議決定的合法性問題,由申訴人按規(guī)定提出申訴要求而轉送海關申訴審查部門的申訴案件。
    (二)海關辦理申訴案件的管轄
    1、申訴案件的管轄海關(重點)
    申訴人可以向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或者復議決定的海關提出申訴,也可以向其上一級海關提出申訴。對海關總署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或者復議決定不服的,應當向海關總署提出申訴。
    2、海關申訴審查部門
    (三)海關辦理申訴案件的程序
    1、申訴人提出申訴申請
    2、海關受理申訴申請
    (1)海關受理申訴的時限
    海關申訴審查部門收到申訴人的書面申訴材料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
    (2)海關受理與不予受理的處理規(guī)則
    對符合本規(guī)定要求的,決定予以受理,并制發(fā)受理申訴決定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不予受理:(重點)
    ①申訴針對的具體行政行為或者復議決定不是海關作出的;
    ②申訴事項已經(jīng)人民法院或者行政復議機關受理,正在審查處理的;
    ③申訴事項已經(jīng)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的;
    ④申訴事項已經(jīng)其他海關作為申訴案件受理或者處理的;
    ⑤申訴事項已經(jīng)海關申訴程序處理,申訴人重復申訴的;
    ⑥僅對海關制定發(fā)布的行政規(guī)章或者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定、決定提出不服的;
    ⑦請求事項已超過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辦理時限的;
    ⑧其他依法不應受理的情形。
    (3)轉送其他海關處理
    符合海關辦理申訴案件規(guī)定,但需要轉送其他海關處理的,應當將申訴材料轉送相應海關,同時書面通知申訴人,由接受轉送的海關辦理。
    3、海關審查申訴案件
    (1)申訴案件的審查內容
    申訴審查部門應當對原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決定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2)申訴案件的審查方法
    申訴案件的審查,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調查情況、聽取意見必要時可以采用聽證的方式。
    (3)申訴案件的審理人員(重點)
    ①原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決定的經(jīng)辦人員不得擔任申訴案件的審理人員。
    ②申訴人認為申訴案件的審理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有權申請該審理人員回避。審理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的,應當申請回避。
    ③審理人員的回避由申訴審查部門負責人決定;申訴審查部門負責人的回避由其所屬海關負責人決定。
    4、申訴案件的撤銷、撤訴
    (1)申訴案件的撤銷
    海關在受理申訴之后,作出處理決定之前,發(fā)現(xiàn)有上述“決定不予受理”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申訴案件,并書面告知申訴人。
    (2)申訴案件的撤訴
    申訴案件處理決定作出前,申訴人可以撤回申訴,撤回申訴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訴人撤回申訴的,海關應當終止申訴案件的審查。
    5、申訴案件的處理決定
    (1)海關作出處理決定的時限(重點)
    海關應當在受理申訴之日起6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情況復雜的案件,經(jīng)申訴審查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2)海關處理決定的種類
    海關經(jīng)對申訴案件進行審查,應當分下列情況作出處理決定:
    ①決定維持,駁回申訴人的申訴請求;
    ②海關有不履行法定職責情形的,決定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或者責令下級海關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③原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需要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由原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海關重新作出:
    A.主要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的;
    B.適用依據(jù)錯誤的;
    C.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
    D.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E.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shù)摹?BR>    ④原復議決定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決定撤銷,由原復議機關重新作出復議決定。
    (3)申訴案件處理決定的送達
    對申訴案件作出處理決定應當制發(fā)法律文書,加蓋海關行政印章,并在7個工作日內將法律文書送達申訴人。
    (四)申訴人的救濟途徑(重點)
    申訴人對經(jīng)申訴程序改變后的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重新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仍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
    海關行政裁定
    一、海關行政裁定概述
    (一)含義(了解)
    (二)適用范圍:(重點)
    1、進出商品的歸類
    2、進出口貨物原產(chǎn)地的確定
    3、禁止進出口的措施和許可證件的適用
    4、海關總署決定可以適用行政裁定的其他海關事務
    (三)作用(了解)
    二、海關行政裁定制度的基本內容
    (一)海關行政裁定制度程序
    1、海關行政裁定的申請
    (1)申請人:應當是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經(jīng)營單位或其代理人。
    (2)申請的期限和方式(重點)
    ①應當在貨物擬進口或出口的3個月前向海關總署或者直屬海關提交書面申請。
    ②一份申請只包含一項海關事務。
    ③申請人不得就同一項海關事務向兩個或兩個以上海關提交行政裁定申請。
    (3)申請書的主要內容(了解)
    (4)提交申請書及其他申請資料的要求(了解)
    (5)商業(yè)秘密的保護(了解)
    2、海關行政裁定的受理
    應當由海關總署或海關總署授權機構受理。
    (1)初審
    (2)資料移送
    自接受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移送海關總署或總署授權機構。
    (3)受理機構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審查決定是否受理該申請。
    海關不予受理的情形,要掌握(參見教材482頁)
    3、海關行政裁定的審查
    審查機構應為海關總署或海關總署授權機構。
    4、海關行政裁定的作出(重點)
    受理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裁定。
    (二)行政裁定的法律效力(重點)
    行政裁定與海關規(guī)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關境內具有普遍約束力。對于裁定生效前已經(jīng)辦理完畢裁定事項的進出口貨物,不適用該裁定。
    (三)行政裁定的撤消與失效
    1、海關行政裁定的失效
    海關行政裁定所依據(jù)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規(guī)章中的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變化,影響行政裁定效力的,原行政裁定自動失效。
    2、海關行政裁定撤銷(由總署撤銷)
    (1)原行政裁定錯誤的
    (2)因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文件不準確或不全面,造成原行政裁定需要撤銷的
    (3)其他需要撤銷的情形
    海關總署撤銷的行政裁定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進出口活動無溯及力。
    (四)異議審查
    進出口活動的當事人對海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并對該具體行政行為依據(jù)的行政裁定持有異議的,可以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的同時一并提出對行政裁定的審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