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北京市完成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441.2億元,同比增長29.2%。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只有9.8%。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國富民弱”的格局正在日益嚴重。(6月16日《新京報》)
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為6280元,2010年為19109元,不計物價因素,10年也只增多了3倍多一點兒。而全國財政收入,2000年為1.3萬億元,2010年為8.3萬億元,10年增長了6.3倍。居民收入增速之所以大大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速,主要因為稅費負擔太重,或者說政府在財富“蛋糕”中切割的份額太多。
2010年,全國的GDP為39.8萬億元,政府稅收就抽走了21%,這還不包括大量合法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收費以及不合法的亂收費。據(jù)財稅學者研究,按照最保守的口徑計算,目前中國各級政府的整體收入約占GDP的34.5%,而近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收入(稅收)占GDP的比例還不到15%。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政府收入占社會財富的比例還在擴大,“國富民弱”的格局還可能強化。
我國正致力于建設“廉潔政府”。所謂“廉潔”,不僅意味著公務員不收受賄賂、不吃拿卡要,而且意味著政府的運行成本要盡可能的低。近年來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拉動內需”,但效果一直不彰,為什么?政府占得太多、國人腰包不鼓,顯然是一個主要原因。
怎么才能改變“國富民弱”的格局呢?有三個著力點:一是“祛費”,逐步減少收費項目,直到實現(xiàn)稅外無費;二是“減稅”,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負;三是“國退民進”,國有企業(yè)從競爭性領域退出。
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為6280元,2010年為19109元,不計物價因素,10年也只增多了3倍多一點兒。而全國財政收入,2000年為1.3萬億元,2010年為8.3萬億元,10年增長了6.3倍。居民收入增速之所以大大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速,主要因為稅費負擔太重,或者說政府在財富“蛋糕”中切割的份額太多。
2010年,全國的GDP為39.8萬億元,政府稅收就抽走了21%,這還不包括大量合法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收費以及不合法的亂收費。據(jù)財稅學者研究,按照最保守的口徑計算,目前中國各級政府的整體收入約占GDP的34.5%,而近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收入(稅收)占GDP的比例還不到15%。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政府收入占社會財富的比例還在擴大,“國富民弱”的格局還可能強化。
我國正致力于建設“廉潔政府”。所謂“廉潔”,不僅意味著公務員不收受賄賂、不吃拿卡要,而且意味著政府的運行成本要盡可能的低。近年來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拉動內需”,但效果一直不彰,為什么?政府占得太多、國人腰包不鼓,顯然是一個主要原因。
怎么才能改變“國富民弱”的格局呢?有三個著力點:一是“祛費”,逐步減少收費項目,直到實現(xiàn)稅外無費;二是“減稅”,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負;三是“國退民進”,國有企業(yè)從競爭性領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