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兩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這首詩運(yùn)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擬人;表達(dá)了詩人漂泊在外的孤獨(dú)和強(qiáng)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詩詞鑒賞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1分)
答:
(2)這首小令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1)深秋晚景圖(1分)(2)游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2分)(意近即可)
3.詩歌鑒賞。
教材上有岑參的一首詩歌《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庇型瑢W(xué)在賞析這首詩歌時將第三句理解為“立刻就會相見了,用不著再寫信了”。
①你覺得這種理解正確嗎?為什么?(2分)
答:
②從詩歌賞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學(xué)的理解跟整首詩還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答:
【答案】①(2分)
答:不正確。這種理解,把“馬上”本來的意思是“騎著馬在路上”(或“騎在馬上”)錯誤地理解為表示“立刻”的時間副詞“馬上”。把表示“沒有”的“無”理解為表示“用不著”的“毋”。此詩后兩句的意思是騎著馬走在路上突然遇見了入京使者,身邊沒有紙和筆可以寫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帶話給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訴他們詩人是平安的。
(注意區(qū)分答案是否能從詞和詞性、詞組等方面進(jìn)行解說,酌情給分。)
②(3分)
答:①這樣的理解改變了詩歌表現(xiàn)的詩人遠(yuǎn)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②這樣的理解不符合題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與家人相見。
③這樣的理解與詩歌前兩句描寫的傷心情感不合,既然馬上就要與家人見面了,還傷心什么呢?
4.閱讀下面一詩,回答其后問題。
蒹葭(節(jié)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其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1)簡要分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2分)
(2)請寫出此詩押韻的漢字。(1分)
【答案】(1)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xiàn)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達(dá)了一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1分)。
(2)蒼、霜、方、長、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這首詩運(yùn)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擬人;表達(dá)了詩人漂泊在外的孤獨(dú)和強(qiáng)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2.詩詞鑒賞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1分)
答:
(2)這首小令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1)深秋晚景圖(1分)(2)游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2分)(意近即可)
3.詩歌鑒賞。
教材上有岑參的一首詩歌《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庇型瑢W(xué)在賞析這首詩歌時將第三句理解為“立刻就會相見了,用不著再寫信了”。
①你覺得這種理解正確嗎?為什么?(2分)
答:
②從詩歌賞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學(xué)的理解跟整首詩還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答:
【答案】①(2分)
答:不正確。這種理解,把“馬上”本來的意思是“騎著馬在路上”(或“騎在馬上”)錯誤地理解為表示“立刻”的時間副詞“馬上”。把表示“沒有”的“無”理解為表示“用不著”的“毋”。此詩后兩句的意思是騎著馬走在路上突然遇見了入京使者,身邊沒有紙和筆可以寫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帶話給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訴他們詩人是平安的。
(注意區(qū)分答案是否能從詞和詞性、詞組等方面進(jìn)行解說,酌情給分。)
②(3分)
答:①這樣的理解改變了詩歌表現(xiàn)的詩人遠(yuǎn)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②這樣的理解不符合題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與家人相見。
③這樣的理解與詩歌前兩句描寫的傷心情感不合,既然馬上就要與家人見面了,還傷心什么呢?
4.閱讀下面一詩,回答其后問題。
蒹葭(節(jié)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其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1)簡要分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2分)
(2)請寫出此詩押韻的漢字。(1分)
【答案】(1)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xiàn)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達(dá)了一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1分)。
(2)蒼、霜、方、長、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